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流浪地球2的一点碎碎念(纯主观)

2023-03-13 21:18 作者:停止思考了  | 我要投稿

读前提示,UP本人极不擅长撰写长篇大论,观感极度废话连篇,虽尽力客观但仍充斥着成堆的主观看法,影院的不同是为了看流浪地球2最近看视频学的,可以说错漏百出。为人极度小心眼,看到阴阳怪气会浑身难受删评,但热情欢迎一切前来合理讨论的朋友,不能忍受以上缺陷的请酌情观看。

===================

       首先讲一下我到目前在不同影院的观影体验。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刷了四遍流浪地球2,其中数字IMAX一场,二代激光IMAX一场,北京电影博物馆一代IMAX GT一场,中影国际影城党史馆的双120帧CINITY一场。整体观影下来体验排名是CINITY≥一代激光IMAX GT>二代激光IMAX>数字IMAX。

       按顺序讲讲我的体验,党史馆CINITY厅人不算很多,所以比较好抢到好位置,同时屏幕比较宽,视野填充的满,排与排之间落差也很大,所以第7排非常舒适,整体清晰度和亮度都很高,音效也非常优秀,分辨率很清晰,大厅外面还有门框机器人,宇航服和潜水服等的模型,非常有趣,是我最推荐的观影场所。

       其次是北京电影博物馆的一代IMAX,负责任的来说这个应该是条件最好的,屏幕真的非常非常震撼,一眼没办法看到顶,环绕声也很不错,但缺点是太热门,最佳观影位置的票非常非常难买,所以我当时只选到了一个第4排比较靠边的位置,观看全程需要仰着一点头,视角不是很好。但在氛围感里是最优秀的,那个地点比较偏,所以去看的大多是忠实的影迷,电影全部放映完之后至少还有一半的人坐着,还有自发的掌声,出门后还有小姐姐拿着马鸥玩偶拍照合影,整体气氛非常有爱。此外,电影博物馆本身不收门票,所以如果去那里看我建议提前一点去逛逛博物馆,里面也有超大显示屏等很多非常值得一看的内容。

       二代激光和数字IMAX就不细说了,简单来说就是观影体验尚可,激光比数字IMAX要更优秀,有条件可以尽量安排上激光IMAX。

       接下来就是我个人碎碎念的时间了,再重申一遍,我真的不是什么资深电影爱好者,文字表达能力也非常有限,我接下来的评价都是相当主观的,欢迎大家讨论。

       首先讲讲一些问题,第一是信息量大+片长比较长。这两个本身对于喜爱电影的观众来说都是巨大的优点,但放在一起就有些难受了。虽然之前抹黑的那些不好看睡了多久上了多少次洗手间一眼假,但是我也确实观察到一些中年观众和一些理科知识背景缺失的观众,包括周围人的父母等,要不是反应跟不上巨大的信息量导致懵懵懂懂,要不就是不错过信息量不敢随意出门坐太久腰疼。和我去看的同学坐了三个小时都感觉腰累的厉害,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确实有些吃力了。但是!我个人确实不希望第三部特意去妥协这些部分,因为在我看来,一部电影优不优秀和他是不是适合所有的观众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流浪地球2就属于懂得越多,看的越爽的电影,对我和我的同学这样的理科生来说里面的每个元素都能触及我的兴趣,那么带给我的观影体验就非常好。所以我是希望如果三能把这些科学元素进一步的讲解清楚一些,可能会更好的照顾到这部分观众。

       其次是删减的问题,不可否认,MOSS的整条故事线都暗示的非常明显,所有MOSS参与的事件都给到了摄像头的镜头。但是,由于这条线最终是在彩蛋才被确认,所以反过来导致前面周喆直这一条线全程是在和一个观众看不见,难以确定的对手在对抗,进而导致很多人不太能理解周喆直斩钉截铁要求点火的行为,削弱了他这种行为的合理性。而这部分在删减中应该是有补充的,所以我也希望郭导就算没办法把这八十分钟全部做出来,也至少能大概讲一讲这部分具体有哪些内容,使观众能更好理解周喆直行为动机,这样也能更好的补充这条线,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以上就是我个人认为的一些小问题,那接下来就是一些可能比较夸张的赞美了。我首先想讲的是关于“未来”的问题。从我读过的一些科幻作品的角度来讲,科幻讲述的大多是未来的可能性。但之前有些经典的科幻小说非常喜欢将过去的历史带入到科幻之中,比如《基地》,《海伯利安》,《沙丘》等,相比于未来,这些作品更像是在讲一个更先进的“过去”,当然这只是一种科幻的风格,无关高下,但对我而言我更喜欢那些对当前科技发展的展望的科幻,比如经典的亚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而流浪地球小说以及流浪地球电影正是这种展望的具现。

       电影第二部通过一个虚构的太阳氦闪事件,去展望人类社会产生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有迹可循的,包括派系间的明争暗斗,联合政府的成立与内部的对抗,人工智能的大规模使用与紧接其后的失业潮等。流浪地球2通过新闻报道以及不同角色的故事反映了各个阶层在这样的重大事件面前截然不同却又息息相关的反应与行动,做到了合情合理,逻辑自洽,最终汇流成流浪地球计划这一宏伟的史诗,给人以历史纪录片的观感。从没有一部电影能给我这么深刻与现实的代入感,对我来说,看这部电影就像在透过屏幕观看自己,人类和整个星球的未来。第一次看的时候从引爆核弹开始忍住的眼泪到最后再见太阳系那里还是没忍住,无数人牺牲自己,只为了人类的存续,故事没有局限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是放眼于整个人类乃至整个星球上的物种。对于我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浪漫的了,在危难当头,毫不犹豫地选择责任,这是对人类勇气最深刻,最浪漫的诠释。(补充:个人认为全片最感人的就是张鹏坐在核弹边回望地球的那一幕)

       我想讲的第二个部分是关于国内影视作品的。国内的科幻题材常年以来都是空缺的,导演们热衷于讲历史,无论是虚构的还是现实的,抑或是讲当下,都市生活或是农村生活。当然,这部分电影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可是很少会有人想往未来的方向撇上一眼,看一看未来会是怎样,我们又会怎样去做。同时,随着受教育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影视作品的需求也在逐渐上涨,对电影服化道,剧本和特效都有了全新的需求。流浪地球2正是对这种需求最好的回应,在服化道上,大量精细的道具制作满足了观众哪怕最严苛的目光,充分的烘托了背景的氛围。而在剧本上,流浪地球2通过三线,切切实实讲好了未来的我们面对危急关头会怎么做,同时利用特效和讲解填补了大量实在的物理内容,也满足了我这个对实现细节和人物动机有更多要求的观众。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电影应该做到的,不要再用乱作一团的服化道,动机漏洞百出的剧本和五毛特效来敷衍观众,观众应该并且值得电影这样做。

        最后碎碎念一点小事。之前也看到了很多流浪地球2的粉丝提出了“票房不够是中国观众不配”的一些说法,我明白大家想为流浪地球2争一口气的心情,但我也想说几句,观众用真金白银看一部电影这个行为没有任何错,错的是那些使用不正当宣传以及长期以来通过劣质低成本高回报电影来糊弄观众的制片方,这些水平不足的电影使得人民长期以来只能从一堆电影中选取不那么差的电影。我相信随着观众审美的提升,这些电影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电影的水平也会齐头并进,鲜花会重新开满枝头。(完)


关于流浪地球2的一点碎碎念(纯主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