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工程81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经验2024考研真题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工程81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资料辅导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择校
报考生源、报录比、就业、歧视等问题
生源:百分之85左右上岸的都是双非,大部分都是一二本,少量三本。主要是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同大学、吕梁学院、太原工业学院、晋中学院等,以及河北河南山东内蒙的一些双非学校等。
歧视:不存在的。很多同学也会担心普通二本能不能上,双非能不能上,其实对于太原理工大学来说每年的考生以二本都占很大比例,其次是部分双非的一本,最后是三本和一些普通211的考生。完全没有歧视是不可能的,但是影响基本可以忽略,歧视二本不存在,三本同学可能略有劣势。这几年疫情都是线上复试,近年更是只有面试没有笔试,所以最终录取基本上是靠初试成绩决定的,综合而言还是要想办法把初试成绩搞上去。极个别老师有这种行为(不喜欢本科比较差的),但是没用,学校很公平,他不能决定是不是录取你,因为学校是按最后的成绩排名录取的。
跨考:可以跨,不过跨考的不多。
公平问题:
学校不会出来解释的,我来给大家说说真实的情况。一般来讲初试70%,复试30%。2021-2022疫情影响复试只有面试,比例调整为初试85%,复试15%,2023线下复试,只有面试,没笔试,初试复试成绩比例8-2。就是说初试基本决定你能不能考上。但不是说复试就没意义了,每年进复试的各个专业总有那么几个高分被刷,原因很简单,复试不及格:低于50分。复试占比很小这对于那些关系户来说基本没有操作的空间,一般进复试的面试成绩在60-90,有关系的打99,折合一下能加几分?况且一般不敢打这么高。可能有人说复试进的多,录的少,这没办法,学校的政策,最后还是非常公平的按成绩来排名录取的,没录取只能怪自己分数低了。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学校是公平的,录取是按成绩从高到低,这一点大家可以从录取名单看出来。优秀的同学可以大胆报考。
材料一志愿复试的录取率在85%左右,对一志愿进复试的非常友好。材料并不难考,没考上只能说是没努力了。
报录比:我们按近年的情况做了大致统计,报录比学术3-1.专硕3-1.官方不公开,我们的数据虽然不是官方,但基本是真实的。
太原理工难吗:
难度是相对的。太原理工的材料放全国看,结合实力和地理位置报考难度排名80左右了。地理位置是决定报考难度的首要因素。比如,深圳大学,广东工业,浙江工业,北京交通(学科排名靠后)等。这些难度是明显大于理工的,还有:山东、河北、河南、江苏这些高考强省,也是人口大省,这些省份的双非甚至普通一本报考难度都可能跟太原理工一样。人口基本都是山西的2-3倍,报考难度也可想而知。理工作为一个211双一流,就业认可度还是很高的,所以,大家可以认为,太原理工是一块价值洼地,确定无疑。大家都对生化环材有一定误解,所以材料的报考难度其实是很一般的。
专业课:谈不上压分,近年的难度较五年前有明显提升,稳中有增,新考点每年都一些,考察的灵活性和深度也明显增大。题目有区分度,想拿高分就不容易了,120以上就算优秀。专业课考110左右就足够了。
多少分稳:大家知道数学难度是变化的,不管是学术还是专硕,大部分年份310以上就可以稳稳录取,300左右也有较大可能录取
近年录取情况:
一志愿录取人数
材料学术(2021年146,2022年99,2023年109)
材料专硕193(2021年193(非全1),2022年182(非全1),2023年200)
太原理工大学2017—2023录取名单(带成绩,包括大部分专业,持续更新中)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mw_PFrxE-kNPhrj_acufQ 提取码:0000
下面图片是2023考研情况分析



材料专业由于招生数量庞大,所以每年生源都不足,每年都要不少调剂,不过完全影响不了一志愿。认真准备就是了。
调剂:万一遇到,那调剂那真可能是你考研中遇到的最糟心事了,遇到双压年份(专业课、数学)分数肯定高不了,只能去大西北、大西南的双非,双非一般都不是那么公平的,你要想录个好专业是不容易的。研招办的电话一般是打不通的,上午打通概率大。双升年份,也不好调剂,大家都高,一山还比一山高,你还是只能去大西北大西南的双非。说白了只要你的分数相对不高,你调剂是没什么好地方去的。当你发现自己分数排名靠后时,放弃一志愿直接调剂不失为上策。在目标院校有人的可以联络下。(2021开始太原理工没有校内调剂了,就是调剂的话只能等研招网系统开了,和校外的一起去研招网申请,不过一志愿考理工的,调剂一般会照顾的,比校外调剂的录取分数低一些。还有就是你可以复试2次,一志愿被刷了,再调剂别的专业也可以)
材料大部分学校招生都不少,即使来不了理工,只要成绩不是太差,还是能找到调剂去向的。
补充:不卡四六级,本科期末挂科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如果初试分数低,复试各种大奖也很难救命,因为理工其实就看初试复试成绩。
就业展望:
硕士就业比较好的去向是半导体材料(台积电、华虹半导体等),月薪20k-30k,差一些去光电材料(京东方、华星光电)月薪10k-15k。金属材料留太原的去太钢比较多,太重也有,月薪8k+。剩下的比较分散去哪的都有,待遇也不错,硕士整体年薪平均12w左右,待遇不错。比电气电子信息那些专业差的只是行业,电气去电网,电子信息类去银行、电信运营商、研究所等,材料只是工作环境相对差一些,累一些。(下图是理工官方最新的就业报告截图)

二、招生方向、导师、学术专硕区别
学术专硕区别:
1、考试科目,上面的招生目录可以看到,学术数学2英语1,专硕数学2英语2,英语一难一些,比英语二难5分大约。其他科目一样。所以结论是专硕和学术的难度也就差5分。
2、学术可以直博,专硕得考,但是很好考
3、材料学院论文要求高一些,都是sci。
4、住宿、学费:学硕专硕都一样,学费都是8000,材料研究生在迎西校区
5、就业完全没什么区别
导师:
成绩出来之前,不要去联系导师,什么意义都没有,纯属骚扰。人家都不知道你能不能过复试线呢。更不可能给你划重点,透题。成绩出来之后,可以联系,但是此时的联系也仅仅是打个招呼,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千万不要认为导师说欢迎你加入他们,你就稳了。他不会也不能直接把你弄进去!如果你复试表现差,照样刷你没商量。学校的系统是按成绩排名录取的。
还有导师的方向问题,导师介绍那里写的东西,就是导师研究过相关的内容,范围相对集中,那就是他的方向了。你确定被录取之后,再联系下之前联系过的导师,他同意收你,后期学校会安排双选。你写他的名字,你们算是正式确定关系了。
导师也是人,人品肯定有好坏。所以有必要尽力通过各种途径去打听一下导师的口碑,人品等问题。当然,很多时候你没的选,比如一志愿成绩一般,你是调剂的。那你的可选就非常少,只能被选了。
研究方向:

三、初试真题题型、分值分布、考试范围、复试线
指定参考书
《材料科学基础》徐恒钧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81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资料结合最新考点做了全面改版,下面是内容和截图




2023专业课第一名学长负责辅导班讲课答疑(23年专业课110分以上已经属于优秀水平)
报辅导班的必要性:(往届效果反馈)
1、不可否认每个人禀赋不同,你总能发现某些人善于学习,比你反应快,某些人能耐得住寂寞,坐下就不动如山。
2、考研不像中高考,这是直接影响你以后人生的一场考试,你的一点,一些投资对你未来的影响大小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毫无疑问是偏正面的
3、既然花了钱,如果没有效果,那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效果微小,那我们也是不满意的。所以在辅导班的权威、有效性方面我们是下过大功夫的,往届的学姐学长有很多受益者,金杯银杯,不如口碑,无论是用过我们资料还是报的辅导班,可以咨询本校考理工的学姐学长,辅导班授课密度比较大,听完之后一定要多做题才能巩固,彻底掌握,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学长也会全程答疑,千万不要抱着听完课就没问题了,就考上了的心理。
4、我们作为理工的团队,必然能提前或者多比外人能获取一些信息,我们会尽力提供帮助。
四、复试
12月底考完,2月上中旬出成绩,3月中旬出国家线,校线一般在5天左右出,3月底复试(一般是25开始)
复试流程
复试到底是笔试还是面试还是都有一定要看当年理工研究生院官网公告,每年情况不一样,我们也难确定。但是范围基本一样。
材料学院2023复试公告http://cl.tyut.edu.cn/info/1046/4131.htm
12月底考完,2月上中旬出成绩,3月中旬出国家线,校线一般在5天左右出,3月底复试(一般是25开始)
关于复试相关的官方公告。在本公众号 回复 :复试
复试流程
复试占比不大,但是如果不及格,就直接被刷掉了!如果复试只有面试,初试复试比85-15,如果复试笔试面试都有初试复试比70-30.
(一)确认个人信息,需要提前准备证件。
应届生:身份证、准考证和学生证(如无则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往届生:身份证、准考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原件(如无则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个人信息确定无误后,正式开始面试环节。
(二)思想政治与综合文化素质考核级身体健康状况考察
就是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类的问题,相对简单,正常作答即可。
(三)专业知识能力考核【新增】(每人2道题,口头做答)
首先会在电脑上弹出三个题(选择之前不知道题目),随后需要在三个题里边选择两个,之后需要你来作答。
一般会有一些延伸,可能不止2个问题
(四)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
如果上边的2个题答完还有时间,老师就会继续提问,之后的问题就会相对随意。大概就是有没有参加过什么老师带的项目,有没有参加过比赛啥的,一些基本的问题。老师们也会控制时间,如果专业课时间差不多,别的老师也会提醒。
(五)外语能力测试
每人大概只有1-2个问题,会有英文的自我介绍。
(六)面试结束,复试结束。
————————————————————————————————
复试具体内容:
1、英语自我介绍,1-2分钟即可,这部分基本不占复试比例,即使答的不好关系也不大,自我介绍可以百度任意搜一个模板即可,大同小异
举例:为什么考理工,太原你觉得怎么样,你家的情况,研究生有什么规划
2、思政,本部分也基本不占比例。就是政治的那些东西,随便聊聊
3、专业课
疫情影响,2020及之前,包括笔试+面试。2020-2023是线上进行的,2021-2023只有面试。之前都是线下
笔试的内容和面试高度重合,总结下就是:重点(金属热处理,物理化学),次要(材料科学概论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
复试相对简单,初试完了马上开始就是了。来得及,复试考的相对简单很多
如果有笔试:把往年笔试真题考点总结下,刷对应的题库。我们复试资料里都有
面试:问的都是一些概念类问题,不算难,没计算,参考下往年面试问题的难度,考点,把书多翻几遍,多背背。
例如:1.密度最小是哪一种合金 2.mg~al,al~mg 3.开缺口,塑性材料加个缺口,强度怎么变化,塑性怎么变化
4.零度是水分凝固点?冰点?三相成分点 4.球墨铸铁和灰铸铁的区别是什么?5.升高温度,对活化能小的印象大还是活化能大的影响大 6.X射线红外射线分别检测什么 7.材料分析手段有哪些 8.新型焊接方法 9.钎焊的优势 10.X射线红外射线分别检测什么 11.毛坯和零件的区别是什么 12.化学热处理和其他热处理不同之处 13.在材料的单向静拉伸实验中,整个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可分为哪4个阶段。
4、除了专业课问题,还会问本科的实验、课设,毕设等
还可能问你研究生规划,参加的竞赛,获奖情况、四六级等等
复试资料,可以看下我个人资料
————————————————————————————————
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应届生应该尽早,因为在你毕业之前会有很多麻烦事等着你,消耗时间,浪费精力,往届生更是尽早,你得确保今年万无一失。尤其数学,3月份就得开始。不要看别人说的6、7月开始也来得及,你有学霸基因么,学习能力一样么,复习的有效时间能保证么。应届生(就是还没毕业的,你毕业之前有一大堆麻烦事等你,实习毕设期末等等,所以一定要提前,尽早准备)永远不要低估困难,高估自己!
公共课
1、英语
英语的关键是做阅读,不管英语1还是2,你看看题型总结下就是阅读,写作
在掌握一定单词量之后,就是阅读了,考前1-2个月背50篇范文,基础的单词量得背,过了四级,基础量就有了,剩下的单词可以在做阅读过程中背,常见的单词,词组,经典句子,抄下来,读30遍,你就形成永久记忆了
单纯背单词效率低,当然,这个看个人情况,有人就喜欢记单词,我只是推荐一种效率高的方法(个人方法)
2、政治
一般都是9月以后开始,参考资料:肖秀荣、徐涛、腿姐、风中劲草等等,任选一个就行,内容都差不多。
政治说白了就是背,还有一句话:得选择得天下,政治选择题做好了,分低不了。
具体方法:马原基本都是要背的,买一本小册子,考点狂背之类的。毛概一些经典的套话也是要求背诵的。小册子里都有。时政不多说了,模拟题里的做做就差不多了。考前一般各个机构都有模拟题(简单把各种模拟题都做好背好,50分以上没问题),简单搜集下你能找到七八种,也可以去咸鱼买一些电子版做做。选择记得刷题库,随便选个都行,记得刷2-3遍,1遍记不住,考场非常可能遇到原题的,而且很多。
按这个思路复习下来,政治一般在60-70+
3、数学

视频课:一般是张宇、汤家凤,其实别的一些机构也不错,比如考虫等。听完课必须做题,要不然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大量反复做题,做完还要复盘总结,犯过的错一定要让它成为过去时。学习的关键字:练习,复盘总结,循环往复。
最关键的是基础要打牢,很多人定理没搞明白,最简单的一些练习题没做,直接上难度,这是绝对不行的。高数课本的定理其实讲解的挺好,或者你看视频,讲解也非常深刻,看完还是一定记得做题,从简单的题开始,玩游戏也是这么个流程,不打小怪,直接砍boss那是不可能的。学霸可以有自己的方法,不多说了
参考资料:太多了。随便选一个做2-3遍吧。技巧上面说过了。比较推荐的:660,这个是必做的。
很多大神喜欢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尤其超级大神。这也不是说别的不好。很多人还觉得复习全书内容比较混乱
最后说下模拟题:数学做题不能停,尤其考前,各种模拟题也是眼花缭乱,模拟题是为了保持手感,灵敏度,查漏补缺,不是为了打击自己,考前千万不去扣太偏太难的题目。很多超级大神也都总结了:每年的真题,基础题目还是占大部分,你把这些分数都拿到,那也是一种优秀!
对于一些经典题目,背下来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
最后补充一句:不要偏科,这种遗憾千万不要留下。每年都有少数人,被单科卡主。英语它不难,只是你不给它时间,多给它时间,肯定低不了。
最后给二战的一句话:二战是为了找出一战的问题,真正的解决它。不是让你简单的单曲循环,再来一年!
最后给所有人一句话:选一个合适的学校,考上那才是真实的,可以触摸的!这句话,希望你们不要一年以后才明白!学校给你提供的是一个平台,一般来说,211或者双一流已经够你折腾,以后有多大的发展,取决于你的综合能力。
。。。。。。。。。。。。。。。。。。。。。。。。。。。。。。。。。。。。。。
材料科学基础真题展示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RnkpaIOxIEjHvViwr6RxQ
提取码: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