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用再漂亮的碗去装鸡蛋汤,鸡蛋汤的味道依旧是鸡蛋汤。——再评《京紫》

2021-06-04 14:39 作者:钉宫病中毒者  | 我要投稿

  后面有简洁版,嫌长的可以直接跳跃到后面的简洁版

2021年8月24日,文末追加关于剧情是公认有问题的证据

两年前京都动画惨遭悲剧,而前不久正好与友人谈论京都动画的发展战略,谈及本作,都说是京都动画第二阶段战略的开局,但是突遭厄运,京都战略戛然而止,当时友人希望我能进一步分析京都日后发展,但是京都动画刚遇厄运,这时来谈论,不免落得一个吃血馒头的嫌疑,所以搁置了此事。两年后,俗事缠身,此事也就忘记了,而当初谈天论地的友人,也都各奔前程。今天忙里偷闲,偶然瞥见了《京紫》,想到此事,想着也动笔写写吧。

先说京都动画

京都动画,昵称京阿尼。和我之前聊过的几家公司比起来,这是最特别的一个公司,亦或者说是日本最特别的一家动画公司。


  京阿尼成立于1985年。前文说过,日本动画公司可以根据成立时间分为三种公司。一种是和“虫制作”同一时代的老牌动画公司,这些公司基本上是制作了一代经典日本动画业的奠基者;成立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动画公司,成立不久便遭遇了“宫崎勤事件”、“有害书运动”和“亚洲金融危机”与日本经济大萧条的年代,由于经历又创新了“制作委员会”模式,他们基本上是现在日本动画界的中流砥柱;最后一种就是千禧年间的动画公司了,犹如D社和七公司,倒霉的他们只能去改编《国王的游戏》这类烂片,在艰难中求生存。


  特立独行


  但是京都动画很难用一般的动画公司来套,这也是为什么标题要说他是特立独行。众所周知,现在的动画基本上采取“制作委员会模式”来制作和运营。很多人在看了《pop子和pipi美的日常》第一集后,会发现一个叫制作委员会”的,是动画里的反派。那么什么是制作委员会呢?这里就简单的说一下。制作委员会最早是EVA开创的,简单来说就是各个利益方按照自己的收益预期来对动画进行投资。举个简单的例子,一部轻小说改编动画要进行制作,该小说的出版社、手办制作公司、光盘销售方等等各方,开始对动画进行投资,募资结束后,委托动画公司进行制作。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可以分散投资风险,更好更快的为动画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在这个过程中,动画公司一般沦落为给制作委员会打工的打工仔,在制作动画的时候很难发表自己的意见。《pop子和pipi美》那集讽刺的就是这个。


  但是京都就很不同了。首先我们从地理位置来看。日本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动画公司都在东京分布。但是京都动画却在京都。之所以坐落在京都,原因很简单,东京的房租太贵。不过也因祸得福,京都动画公司没有像东京的动画公司一样,有着高昂的房租压力,有更多的资金来干自己的事。而京阿尼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在这个制作委员会流行的年代,京阿尼是唯一一个不采取制作委员会的公司。


  和很多公司不一样,京阿尼在内部采取的是员工制。看过《白箱》的朋友应该知道,动画公司的原画师基本上是采取临时招募制度,在原画师完成工作后,再由公司排人去他们的家中取回原画,回到公司后,作画监督还要对原画进行修正。但是京阿尼就不同了,他们采取员工制,原画都是员工来公司打卡完成。


  京阿尼在公司的运营上其实是偏向迪士尼模式的,也有很多人称作京都模式,以此来区别“制作委员会”模式。京阿尼和迪士尼相似的地方就是,他们都不是用动画来作为收益点,而是利用动画来延长产业链,以此来获利。所以我们在看迪士尼的时候,他的游乐园才是重点。而对于京阿尼而言,它的赢利点就很多了。首先是和地方政府的协定,京阿尼很多动画都是实际的地方,在《幸运星》后,京阿尼看到了动画圣地巡游的潜在利益,于是开始大力发掘这里。除此之外,京阿尼还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KA Esuma文库。这个文库出版的轻小说全部都是京阿尼改编的对象。自己改编自己的东西,自己延长自己的产业链。这就是京阿尼独到之处。


  由于没有“制作委员会”的催债,京阿尼没有工期的限制,员工打卡工作,动画的质量也就有了保障,而且自己也有对动画的最大发言权。这是别家公司所不能相比的。




  盛世危机


 就和辩证法一样。京阿尼的各种优点实际上也是他的各种缺点。远离东京确实远离了高房价。但是为何动画公司要扎根的去东京?很简单,东京有着近4000万的人口,占据了日本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也是日本的政治文化科技的中心。只要在东京,你才能接受到最先进最主流的文化和技术。而京都动画远离了东京,实际上也是远离了动画行业的核心圈子。员工制的确保证了作品的质量,但是由于员工长时间无法和外面的公司进行交流合作,他们的画工进步也遭到了制约。为什么有人戏称有“京都脸”,就是源于此。由于原画师就在一个公司里工作,画风逐渐难以改变,而且没有同行之间的交流,再进步的可能性也遭到了遏制。京都动画公司有150多人,但是能够画战斗画面的画师不过三人,这也是为什么京都动画少有战斗动画,也就只有在《中二病》和《无彩线》中来一些蜻蜓点水的操作。


  除了原画师的进步。导演也是一个大问题。去看一下京都动画的导演,就那么两三位交替工作,由于原画师的限制,他们自身也难以展开手脚。于是就造成了这个场面,京都动画,废萌动画。除了废萌片外,京都动画几乎不会制作其他动画了。


  京都动画有自己的学校和出版社,改编作品也是用自家的作品。这也是个大问题。日本出版业,集英社、讲谈社、角川集团等大头基本上瓜分了日本出版业,京都能签约的优秀作者真的不多。拿《中二病》来说。这部获得了京都大奖铜奖的作品……说实话真的很无聊。就这种作品也能获奖,也能看出京都小说的水平了。这也不难理解为啥京都动画在改编《中二病》的时候要进行魔改。你看看《中二病》里最有魅力的两个角色,学姐和凸守早苗都是京都动画原创的……而《无彩限》,人家原本是一部正经的战斗作,结果京都没啥会战斗场面的人,于是这部作品原创了露露和熊枕久瑠美两个角色,硬生生的改成了废萌卖肉片……


变革时代


京都动画的决策层很明白自己的处境。除去key社的三部曲、米泽穗信等这些原作就很给力的作品外,京都动画前期的废萌片战略在这个时代是越来越不吃香了。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声之形》和《紫罗兰》。这两部作品可以说是京都开始转变应对危机的时刻。这些片子我们已经看不到京都废萌开场的做法了,转而好好制作作品。《声之形》原作就很火热,相关文章见下面连接吧


  《京紫》稍后正文会说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作品


聊了这么多,该说说京都动画的动画了。


  京都动画2003年开始独立制作动画,前期比较重要的作品是这几部。key社的三部曲、《凉宫春日》、《幸运星》。他们的出现可以让关西动画圈突然冒出了一个能打的。当年坚津信之写《不可不知的日本动画史:黎明前的关西圈电视动画》时,作品少到只能拿广告动画来充数,并且不难看出,由于远离文化中心,关西动画一直处于衰败的过程中。京都动画的出现可以说是关西动画复苏的一个标志。可以说,这几部作品奠定了京都动画的地位。而在我个人看来,key社三部曲可以说是奠定了京都动画在业界的地位。而《幸运星》和《凉宫春日》则是京都自我定位的作品。

  京都从此之后,避关东圈锋芒,开始寻找一些原作冷门一点的作品,加以改编。废萌就成了京都动画主要类型动画。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观众不吃这一套了,对废萌片审美疲劳。之后京都改编了米泽穗信的《古典部系列》,并改名为《冰菓》。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推理小说,那么米泽穗信的名字应该不陌生。作为日本推理界新星,目前正在直追樱庭一树(《哥特萝莉事件薄》作者)。在优秀的原作下,《冰菓》自然也就不差。


  之后好长一段时间,京都都是在魔改自家的轻小说,《中二病》、《free》等都是这个时候的作品。轻改起起落落的。但是之后的小说改编《吹》又让人们重新了认识了京都动画。


  总结一下。


  京都动画是日本很特殊的一家动画公司。在众多动画公司开始变革的时代,京都动画反应不算快,但也不慢。在特殊的时代,京都动画究竟能够有怎样的改变,谁也说不准。

  上文,改写自几年前的旧文,当时正值《紫罗兰》热播,所以对京都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京都动画正在求变,可以说京都是日本的迪士尼,正在构建属于自己的新模式。

  而《京紫》就是这个模式的第一步,算是一个试水

既然《京紫》是京都的试水之作,因此动画就要尽可能求稳。


  总的来说,《京紫》的质量在我的意料范围内。本作在画面质量上是十分上乘的,但是,《京紫》的最大优点也就这一点了。

  在剧情内容上,本作大体上是单元剧。每一集的节奏把握都很到位,没有让人昏昏欲睡的地方。一些细节处理也是十分到位。比如第一集的时候,薇尔莉特换上高跟鞋后,身高就变高了,薇尔莉特在医院询问少佐的时候,霍金斯插在口袋里的手微微握紧,爱丽丝回家和离开时前后踩上水潭前后表情的变化。本作的主线是女主了解人心的故事,除了第四集飞跃有些许突兀外,女主内心的成长,从一开始面无表情不知人间冷暖到后面会为了一位母亲、一位即将逝去的士兵流泪。这些都可以看出女主的成长,她最后了解到了爱是什么,也终于可以给少佐写一封信而不是报告书,这些点滴的变化都是我们观众能够看到的。


  这些细节可以写上几万字,但是抛去这些细节,我们来看剧情,就会有些失落。战争时的冷血兵器少女寻找人心这个主题,说实话没什么新颖的。既然主题上没啥新颖的,那就在剧情上多多雕琢一下吧,但是剧情也显得过于平淡。本作主线很清晰,通过女主一次次代笔,让她了解爱是什么。但是这个过程未免过于简单了。每一个单元剧的内容也都没啥新意,你都能在同类型作品中找到影子,尤其是那个母亲在自己去世前留给女儿几年的信件,都快被这几年网上的各种鸡汤玩坏了 。

  除了单元故事缺乏新意,矛盾也是显得过于平淡。

  本作的矛盾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少佐已经死了,但是薇尔莉特不知情,另一个则是少佐的哥哥对薇尔莉特的看法。第一个矛盾点处理的还是可以的,第9集的节奏十分到位,女主伤心、重新振作都不会让你觉得,她伤心的时间太长或太短,振作的太早或太晚,节奏感十分好。但是第二个矛盾点就处理的一般了。从故事的开始,少佐哥的形象就给人一种坏蛋的感觉,一种随时都可能说出:我愚蠢的欧豆豆呦,我一开始以为哥哥在知道女主当人偶后百般使坏,会不停的讥讽的女主。结果哥哥知道女主在代笔后,说了一句:“凭你那沾满鲜血的双手,如何给别人写信?”然后就失踪了数集。。。之后在第9集再次出现后,我们的哥哥又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弟控,他用悲伤的语调对薇尔莉特说道:“没有感情的你,为啥会流出眼泪?”这句话有问题啊,在其他的动画里,这都是大决战后,复仇的悲情反派说的话啊。。。等到了最后一集,咱们的哥哥大人彻底洗白了。。。好像他也没多黑。所以我们的哥哥在整部剧中,几乎没有给女主带来过什么麻烦,这个矛盾点实在是太平淡了。


  总的来说,《京紫》就好像一道用金碗装的鸡蛋汤,餐具十分的精致,但是不管碗多么的好,鸡蛋汤依旧是鸡蛋汤。《京紫》对于细节的处理和对节奏的把控都是教科书级别的,但是这些小打小闹无法改变作品本身平淡的问题。这里我们对比一下《AB》。《AB》的毛病一大推,前期叙事无聊,观众留存率不高,出场角色很多,但大部分都没有展开,好多故事都没有讲明白,很多伏笔都没有解决(最后只能去玩游戏),但是这部作品的剧情却被屡屡称赞,为什么呢?很简单,《AB》虽然有很多毛病,但是亮点也很多,比如世界观的展开,剧情的翻转,结局的高能等等,这些亮点掩盖了毛病,这也是《AB》能留名动画史的原因。《京紫》刚好和《AB》相反,它几乎没有什么毛病,细节处理的十分到位,但是也没啥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到了最后你夸奖《京紫》的话语只剩下,画面挺好,细节挺好。。。却没人说有趣。



  所以不难看出,从《声之形》和《京紫》开始,京都动画在打磨自己的团队,在各种题材上都能够进行试手,弥补远离关东经济圈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不幸的是,在《京紫》刚刚带着京都的改革起步后,京都就遭遇了718火灾。火灾造成了大量的损失,包括财产和人员的损失,一些在企划上的作品基本上告吹,接下来的两年,京都基本上没有新动画问世(这期间上架的动画都是之前的存稿,工作以及完成或者大体完成)

  去年9月,京都动画吸收了大阪的第三工作室,为主公司进行输血。那么算上成员的磨合,差不多今年7月能够上映的《小林家的龙女仆S》,应该是磨合后的第一部作品。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目前疫情导致了很多动画延期播放,京都动画的宣告复活的作品究竟能不能如期上架,实际上还是充满未知数的。


简洁版


总的来说,《京紫》的质量在我的意料范围内。本作在画面质量上是十分上乘的,但是,《京紫》的最大优点也就这一点了。

  《京紫》的剧情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1. 女主内心的成长描写单调和跳跃

  2. 推动故事发展的矛盾弱化


    先说内心成长问题

  本作的逻辑线可以简单概括为:

  女主是战争兵器——不懂得感情,尤其是不懂的她对少佐的感情究竟是什么——女主通过替别人执笔写信体会感情——女主逐渐找回感情,理解感情——女主理解了她对少佐的感情是爱——女主得知少佐阵亡的消息——女主感情爆发——之前替别人执笔写信,尤其是为战争相关人员写信的激励女主——女主振作,体会自己第一次的爱,回扣标题(紫罗兰花语:梦境中爱上你,对我而言你永远那么美。理解为少佐对女主,或者是女主对少佐的话语),顺带体会一些反战观念,可以升华主题(可有可无)

  实际上《京紫》的剧情逻辑是没问题的,如果好好按部就班的走,称不上神作,也是难得一见的佳作。不过在剧情统筹方面出了不少的问题。

  首先一开始 ,女主写信写的就和报告书一样,体现女主缺乏感情。

  在学校毕业写信,女主第一次体会到了人的感情,写出了虽然简单,但是很扣人心的信。这段剧情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女主为经历战争的人写信,她第一次体会到了战场上那些士兵也是有感情人的事实,也是女主第一次感受感情。

  剧情线到这边是没问题的,但是很快就出现问题了。

  之后剧情从服务女主成长变成了女主服务剧情了。

原本的剧情应该是母亲那里感受母爱,战争创伤的士兵那里作为士兵一起感受战争的创伤,公主婚约那里感受爱情,然后理解自己对少佐特殊的感情是啥。

  但是女主在学校那段后,感情突然变成了正常人,写信没问题了,女主成了故事的配角,而不是故事在服务女主的成长。

 


     接着是矛盾,矛盾也是显得过于平淡。

  本作的矛盾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少佐已经死了,但是薇尔莉特不知情,另一个则是少佐的哥哥对薇尔莉特的看法。

  第一个矛盾点处理的还是可以的,第9集的节奏十分到位,女主伤心、重新振作都不会让你觉得,她伤心的时间太长或太短,振作的太早或太晚,节奏感十分好。

  但是第二个矛盾点就处理的一般了。从故事的开始,少佐哥的形象就给人一种坏蛋的感觉,一种随时都可能说出:我愚蠢的欧豆豆呦,我一开始以为哥哥在知道女主当人偶后百般使坏,会不停的讥讽的女主。成为女主成长道路上的阻碍。或者是提高剧情紧张氛围的角色。

  结果哥哥知道女主在代笔后,说了一句:“凭你那沾满鲜血的双手,如何给别人写信?”然后就失踪了数集。。。之后在第9集再次出现后,我们的哥哥又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弟控,他用悲伤的语调对薇尔莉特说道:“没有感情的你,为啥会流出眼泪?”这句话有问题啊,在其他的动画里,这都是大决战后,复仇的悲情反派说的话啊。。。等到了最后一集,咱们的哥哥大人彻底洗白了。。。好像他也没多黑。所以我们的哥哥在整部剧中,几乎没有给女主带来过什么麻烦,这个矛盾点实在是太平淡了。


当然,细节方面,本作是很好的

  比如第一集的时候,薇尔莉特换上高跟鞋后,身高就变高了,薇尔莉特在医院询问少佐的时候,霍金斯插在口袋里的手微微握紧,爱丽丝回家和离开时前后踩上水潭前后表情的变化。本作的主线是女主了解人心的故事,除了第四集飞跃有些许突兀外,女主内心的成长,从一开始面无表情不知人间冷暖到后面会为了一位母亲、一位即将逝去的士兵流泪。这些都可以看出女主的成长,她最后了解到了爱是什么,也终于可以给少佐写一封信而不是报告书,这些点滴的变化都是我们观众能够看到的。


  这些细节可以写上几万字,但是抛去这些细节,我们来看剧情,就会有些失落。战争时的冷血兵器少女寻找人心这个主题,说实话没什么新颖的。既然主题上没啥新颖的,那就在剧情上多多雕琢一下吧,但是剧情也显得过于平淡。本作主线很清晰,通过女主一次次代笔,让她了解爱是什么。但是这个过程未免过于简单了。每一个单元剧的内容也都没啥新意,你都能在同类型作品中找到影子,尤其是那个母亲在自己去世前留给女儿几年的信件,都快被这几年网上的各种鸡汤玩坏了 。


防止岁月史书发动,我是没想到,我三年前的一篇旧文,加了点东西重发竟然突然被篡改历史了。

先看百度关联词

然后再看豆瓣影评

这是按照热度排的前九位影评

挨个看一下

第一位的影评

观点和我的有相同的部分,即冲突塑造的过于单薄,所以导致了剧情平淡

第二位影评

这篇影评也是和我的观点一致,即剧情过于平淡,冲突不够

第三篇,这是一个京吹

首先第一部分是证明了《京紫》不是退稿作品,不过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京都自己的文库奖没啥含金量,其次本作是石立太一导演内定的,因为他喜欢

不过小说遭遇的批评很多,即使是动画,这位京吹也说了,有些问题。

我不认同这位的,技巧不到位,但是细节值得推敲,这叫舍本逐末。

这位也说了,京紫最大的问题在于剧情,但好在剧情是平稳落地了,没有崩坏,但谈不上好,和我的观点差不多

这位存粹的黑子,是个反二人士,不予评论


前不久有人和我说外网评价,摔我一脸mal的评价

那咱们看看

mal评分高达8.65分。

然后这人就开始反驳我说的2018年的时候很多人说京紫剧情不好是假的。

那咱们看看mal里的影评吧

我找了两条评论,还都是京吹的评论。

第一条很长,我简单看了一下。首先这位批判了当时mal里超级多的对《京紫》批评的言论,认为这是一种跟风行为。但是,笔锋一转,这位作者也认为《京紫》剧情有问题,他认为剧情过于割裂,主角的成长没有得到展示。其次,他认为很多角色存在感单薄,以至于他要不停去查这些人叫什么,而且认为少佐哥存在意义没有得到体现

基本上和我的观点一致。

然后第二位,直接看前面几句话:I saw quite a lot of people who dislike this anime forquite few reasons such as boring , no plot ( whichmakes zero sense ) , no character development ( whichmakes zero sense as well etc .)我看到很多人不喜欢这部动画片,原因很简单,比如无聊,没有情节(零感),没有角色发展(零感等等)

所以,咱能别发动岁月史书了吗?《成龙历险记》里说了,随便用岁月史书会被诅咒的。


特别回应:泰坦尼克号

有个人在我评论区里说,我不会觉得《泰坦尼克号》是穷小子爱上富家女吧。

很明显,这位是想说,如果我有很高的鉴赏功底,肯定不会觉得《泰坦尼克号》是穷小子爱上富家女,然后又会因为我的鉴赏功底,应该能看出《京紫》深刻的内涵。


我当时回了一句:连《泰坦尼克号》是穷小子爱上富家女都说出来了,也看出你啥水平了。结果被围攻。

很多人觉得,我是没看清人家写的是啥,误会了人家,自己看东西不细致。

好吧,没想到这么多人,真的对《泰坦尼克号》毫不了解啊。

那咱们附赠一篇《泰坦尼克号》的解析

首先看时间背景。

泰坦尼克号是1912年沉船。

是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为了对抗竞争对手制造的船只,白星航运公司刚刚和美国的公司进行了合并,重新振作,非常需要打败竞争对手。

这里就需要各位注意这么几点了,首先这艘船是1912年的。1912年,大英帝国开始衰落,美国开始崛起。所以出现了戏剧的一幕,英国航运公司需要美国公司的帮助。各位细细品这个细节,有没有发现和啥非常像。对,现在的中美。

所以该船实际上是当时大英帝国衰落和美国崛起的一个缩影。

那么来看电影。

男主角:底层青年,美国人,朝气蓬勃

女主角:英国没落名媛,为了家族和不喜欢的人结婚,被家族束缚,并且在衰败

加上这部电影是1995年,美国赢得冷战后不久拍摄的。

用别人的一句话,这部电影实际上是盛世中的美国人对最高光时刻的一种怀念。

所以,这部剧各位看看。

确实是穷小子爱上富家女,只不过穷小子代表的是冉冉升起的美国,富家女代表的是逐渐没落的英国。

那位用这个例子的,实际上就是看出了什么超越阶级爱情的程度,所以才会用这么个例子反问我。


这就好比,有个人跑到你面前说,你知不知道,鸭子能在路上走也能在水上游,还沾沾自喜。

说白了,low啊。

用再漂亮的碗去装鸡蛋汤,鸡蛋汤的味道依旧是鸡蛋汤。——再评《京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