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2020年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是——写总结

2021-01-02 12:27 作者:Seaweed-Lee  | 我要投稿

 我2020年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是——写总结。

 

写效率手册第5年,到这两年有了体系。今年4月份开始加大写的频率,4-10月平均每月25天,最后两个月全勤。

我迫切需要借助“写下来”的方式,把生活“定住”。

 

6-12月写效率手册累计的笔芯
翻到开裂的效率手册

 

朋友知道我的习惯后,问得最多的是:你都写些什么?

我一下愣住了。我在做的不过记录下每天发生的事,然后总结经验。

这些习以为常的事是否值得被记录?

如果要记录,应该怎么写?

 

20年豆瓣最受关注的书是项飙的《把自己作为方法》。看到书名那刻,突然知道怎么回答。

我利用“写下来”的方式如实记录发生的事情,再以上帝视角审视,分析得失,总结经验,然后投入下一次实践。

 

工作后最大的感受是:日子是重复的。今天和昨天相似,明天也将是今天的复制品。我们渴望改变,更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如果每天的工作内容差不多,遇到的人固定那么几个,环境又一成不变,改变从何而来?

我的办法是向内挖掘,寻找内驱力。我认为当感觉到“日子很难”的时候,是自身能力与任务量不匹配造成的。

长期写总结让我发现,自己常是在同一个问题面前打转,陷在两难的情绪深渊,而离解决问题越来越远。

写总结就是抽离掉自身情绪,专注于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把自己作为方法”正暗合了自己的行为模式,把自身经历当成一个试验场,通过记录反馈,寻找突破口,形成“目标——执行——反馈——执行”的完整行动系统。

 

写总结的第二个收获是组织规划起自己的生活。

我借助写总结把生活分成工作、学习、阅读等几个模块,再通过“设立目标→执行→记录反馈,总结经验→调整目标→再执行”的行动链拆解大目标,递进式攻克。

 

通过写总结我能看清自己几斤几两。

比如从小到大我给周围人的印象都是“那种很用功很努力的学生”,但当面对实实在在的数据,我不得不正视有用功少得可怜的事实。 

6月开始换用番茄ToDo计时,用得最多的反馈数据是时间

 

比如,我2020年阅读项累计时间为225.1小时,平均每天1小时还不到。但是梁文道直到现在还保持着每天4-5小时候的阅读量。光“量”上的差距就很远,更不谈“质”上的区别。 

近5年阅读时间统计

如果我要在阅读这件事上有所成就,现在的阅读量远远不够。所以我常说自己读书少,不是一句谦辞,是事实。

 

以上是通过写总结获得的认知,当我再面对周围人的声音,不论是夸赞、惊讶、不解,都能坦然处之了。

目标在那里,自己在这里,一步一步走就是了。

 

以上是通过写总结对“阅读”的认知,同法运用到“工作”“学习”几个模块,就构成对这一年整体生活的把控。

 

如果说去年看到满满一本效率手册,还沉浸在“日子没白过”的自得中。今年,就能更理性看待投入产出比,更关注输出成果。

行动越来越有的放矢,这是执行力。

 

年初对自己的寄语是成为一座山,于外从容不迫,于内坚定不移。写总结,不论是在自我认知方面,还是对生活的把控上,都让我越来越稳。

有那么一刻,抱着自己的手册,觉得不论遇到什么大问题,我都可以迅速拆解,并寻找解决办法。

我一点也不焦虑了。

我2020年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是——写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