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过完年了,再来谈谈年兽

2023-02-06 12:39 作者:红叶奇说  | 我要投稿

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年,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

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年。

故而每每到了年末岁首,家家户户都在贴对联、放鞭炮,企图吓走“年兽”,欢欢喜喜的迎接新年。

在《金刚钻·说过年》中,年兽外形上更像是狮子和狗的结合体。

在《铁报·年兽》中,年兽头有独角,体型庞大。更甚者所描绘的年兽一身雪白,长着血盆大口,双头,四耳八腿......

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了“年”字,甲骨文的“年”上禾下人,本意指谷物成熟。于省吾所著《甲骨文字释林》中指出:“年乃就一切谷类全年的成熟而言。”

《穀梁传·桓公三年》:“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由于五谷成熟需要一个周期,于是“年”逐渐演变成为时间单位,可见《诗经·豳风》,“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尔雅·释天》也有记载:“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郭璞对此做出解释:“岁,取岁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禾一熟; 载,取物终更始”。这里详细的解读了年的演变。古籍中明确记载了年的由来,却和“兽”没有丝毫关系。

“年”的演变历程

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了“年”字,甲骨文的“年”上禾下人,本意指谷物成熟。于省吾所著《甲骨文字释林》中指出:“年乃就一切谷类全年的成熟而言。”

《穀梁传·桓公三年》:“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由于五谷成熟需要一个周期,于是“年”逐渐演变成为时间单位,可见《诗经·豳风》,“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尔雅·释天》也有记载:“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郭璞对此做出解释:“岁,取岁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禾一熟; 载,取物终更始”。这里详细的解读了年的演变。古籍中明确记载了年的由来,却和“兽”没有丝毫关系。

年兽又称"夕"。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恶兽。相传古时候每到年末的午夜,年兽就会进攻村子,凡被年兽占领的村子都遭受到残酷的屠杀,头上的犄角就是武器。

人们利用年兽的三大弱点,放爆竹,贴春联,驱赶年兽的进攻。为了防止年兽的再次骚扰,放爆竹、贴春联渐渐成为节日习俗,春节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那么“年”什么时候变成怪物的?

据考证最早提及“年兽”的文献出现在1933年《沪壖话旧录·岁时风俗之回忆》里的一篇,“其有悬紫微星画轴者,画家每绘一石柱,柱上锁一似狗非狗之兽,或云是兽即天狗星,或云是兽名年,常欲食人,紫微星故锁系之,不令至下界肆恶,而使人不逢年患,故过年时悬此最宜。”

1959年《新民晚报》上曾刊载一个故事《“年”的故事》详细描述了年兽的外貌:“年”长着两个头,四只耳朵,八条腿,专门吃人过活。

但是‘年’很懒惰,一年四季它都在昏沉沉地睡觉,一直到除夕的夜晚,才从阴暗的山洞里爬出,寻找它的牺牲品。‘年’害怕日光,不喜欢红色,尤其讨厌喧闹的声音。”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年兽并非古代就有,而只是近现的民俗演绎。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年兽是人类世界一年所产生的污秽的集合体,驱赶年兽就是驱赶污秽,好迎接新年

过完年了,再来谈谈年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