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nc/nc4转tif
前几天有幸接触部分降雨数据的处理,但是由于自己对这方面没啥了解,在nc/nc4文件转tif就卡住了,不过在好友的指导下也算成功的完成了这一步的转换,这里分享下整体的做法代码和思路。

一、确定文件路径
定位到储存nc/nc4文件的文件夹位置,并固定当前工作路径。
二、选取文件
读取设定路径中,其格式为.nc/.nc4的所有文件名。
三、读取文件
打开文件并依据文件中的关键词信息确定波段,nc文件一般只有一条信息波段,而nc4波段具有多条信息波段,通过设置关键词确定信息波段。
四、设置范围
这里需要依据降水产品本身设置范围,不同的降水产品其坐标范围是不同,可能从0-360,也存在-60—60的范围。
五、坐标系的设置
获取目标坐标系,这里是直接用已有的shp中的坐标系传递给数据r。但是这里我没成功,没成功问题不大,可以在arcmap中定义投影。
六、转tif
七、设置循环与完整代码
八、数据的转置
在Console控制台输入plot(r)就可以看到具体的产品样子,因为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数据存储方式,可以根据读出来的图像处理data来得到最终想要的效果。
比如:
因为有好友的帮助,常感叹r语言的简洁和处理图像能力之强,同时也感谢xr好友带我体验了一把处理降水产品数据的部分流程,很有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