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还摆谱?布林肯访问沙特大谈“人权”,戳主人心窝

文/刺客
近期,沙特和阿联酋等国不顾美国的反对,先后宣布主动减产,减产幅度均达到每天减产100万桶。对此,有美媒声称,沙特等国此举,将会导致美国政府减轻本国通货膨胀的努力付诸东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日访问沙特,说是修复与沙特的关系,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企图游说沙特不要减产。
现在是美国有求于沙特的时候,求人就得有种求人的模样。布林肯访问沙特,本该说点好话讨对方欢心。然而,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官员日前向媒体透露,目前正在沙特进行访问的布林肯,正就“促进人权和基本自由”等问题进行讨论。
这名官员拒绝透露布林肯“是否在人权问题上要求沙特做出某种保证”,但他同时还表示,“布林肯在会见沙特王储萨勒曼时,提出对沙特人权的普遍关切,也谈及了具体问题”。另外,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随后也表示,布林肯在沙特强调,美沙的双边关系“因人权问题的进展而得到加强”。
2019年,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在竞选期间表示,如果当选,他将把利雅得视为贱民。2021年上任后不久,拜登公布了一份美国情报评估报告,指出沙特王子参与了2018年抓捕或杀害记者贾迈勒•卡舒吉(Jamal Khashoggi)的行动。拜登甚至扬言“在任期内不会与沙特首脑见面”。
不过,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拜登为了说服沙特增产石油,缓解因西方对俄制裁导致的国际油价飙升的经济危机,不得不访问沙特。
拜登背弃誓言访问沙特,非但无法说服对方增产石油,反而因为没有向沙特王室提及所谓“人权问题”,导致他回国后遭到政治对手的口诛笔伐。显然,布林肯此次公开跟沙特谈论所谓“人权问题”,应该是吸取之前拜登访沙挨骂的教训。所以,布林肯就跟阿勒曼讨论人权方面的“具体问题”,指的应该就是沙特记者遇害事件。
这恰恰是沙特方面最忌惮的问题。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沙特都反感美国提及这个问题。现在布林肯不但对沙特人权问题表示“普遍关切”,还提及“具体问题”揭沙特的伤疤,谁会惯着他呢?所以说,布林肯有关“美沙双边关系因人权问题的进展而得到加强”的表态,应该就是他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美国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人权状况最糟糕的国家之一,然而,布林肯罔顾美国内部糟糕的人权状况不说,跑到人家的客厅里对他人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这像是求人的姿态吗?这要搁在以往,沙特方面即便心怀不满也得忍气吞声。但现在已今非昔比,沙特应该不再愿意接受美国这个“人权教师爷”的无端批评。
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地位已经衰落,“不再听命于华盛顿”正在成为地区各国的一种共识。布林肯还在跟沙特谈人权,结果只会招致地区国家更大的反感。按照《参考消息》的说法就是:美国始终改不了充当“人权教师爷”的高姿态,恐怕无助于跟沙特等中东国家搞好关系。
德国之声称,布林肯此行的目的包括重建对油价的影响力,对抗中国和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以及培育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关系最终正常化的希望。
华盛顿智库捍卫民主基金高级顾问理查德•戈德伯格(Richard Goldberg)表示,阻止沙特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可能是布林肯此行最重要的内容。
路透社也不看好布林肯此次沙特之行能够取得什么成果。它评论称,“面对如此广泛的挑战,布林肯要实现其访问任务并不轻松”。显然,随着中东和解列车的启动,团结合作捍卫地区和平与繁荣,已成为了包括沙特在内的海湾国家一种共识。而布林肯访问沙特,充当“人权教师爷”、或者说要求沙特增产,应该只是一部分目的,而破坏地区国家团结,制造地区紧张局势,遏制中国和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才是布林肯此行的重中之重。
沙特王子在周一接待了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他在五月份的阿拉伯联盟峰会上拥抱了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自12年内战开始以来,阿萨德首次受邀重返峰会。此外,沙特拒绝在乌克兰战争中选边站,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积极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在与中国的石油贸易中使用“石油人民币”。从这些举措可以看出,沙特正展现出“战略自主”,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布林肯想要通过游说,说服沙特继续充当其维持霸权地位的附庸,谈何容易?至少,从沙特近期对美国的姿态可以看出,这个国家似乎已决定与美国附庸的身份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