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考生必看 | 陕西师范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
一、自我介绍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陕西师范大学MPAcc全日制的小亢学长,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分享MPAcc的考研经验,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我本科毕业于河北地质大学二本,本科专业是会计,我的上岸成绩初试分数是240+分,2023年陕西师范大学MPAcc一共有50名同学进入复试。其实我的初试成绩是21名,但是在充分的复试准备下,最终综合成绩排名提升一战顺利上岸,由此可以看出复试的重要性,当然初试也要重视!!

二、初试备考经验
(一)数学
就数学而言,这几年尤其是近两年,数学的出题方式呈现出灵活、综合、多变的趋势。但在今年考试过程中出现了数学极端简单的情况,所以对考生心态有较高的要求,在面对简单题时也不要速度过快导致失分。所以在备考期间,建议大家首先要夯实基础(基础好不好不在于做多少题,看了多少教辅书,而在于对考点和解题思路的熟悉程度),在此基础上要提高技巧性的训练频率,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指对一道题在平时练习过程中有必要使用2-3种方法进行解题,自己想不出来可以听网课,推荐朱曦老师),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再提高速度。
我的数学备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3月-6月)扫盲阶段
学习任务:这一阶段主要是将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管综数学考察初高中数学,虽然题目难度不高,但结合考试的时间要求,题目的灵活性大大上升。本阶段务必对高分指南、72技基础版的章节内容以及每一章内的考点熟记于心,事实上数学也是需要“背诵”的,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整理出书中内容的思维导图进行记忆,在解题时判断题目所处的章、节、小考点,按照此顺序来解题效率很高
学习方式:听课+笔记+总结+习题+总结
(1)通过网课听课了解基础知识和老师补充的知识点。
(2)独立完成书上所有的练习题,不会的先跳过,每天数学的学习时间安排出一部分来听今天的错题和不会的题目。
(3)更改错题并誊写至错题本上。(注:最好无纸化学习,将题目按照考点和解题思路进行归类,如果没有设备一定要用活页本来整理错题方便后期加题)
(4)定期看错题本(最好一周一次,高分指南的重点章节在7月前最好能够复习三遍)
(5)总结,学完一个章节后对该单元进行全面复习,并按照自己的思路形成思维导图,并记得刻意记住导图里的内容。
推荐用书:《数学高分指南》《顿悟精炼1000(思维81绝)》《韩超数学72技》
推荐老师:朱曦、陈剑
2、第二阶段(7月-10月)强化突破阶段
学习目标:
这一阶段需要对强化篇的书籍进行学习,例如《顿悟精炼1000题/思维81绝》、《韩超72技强化篇》,强化阶段的书对考点题目的分类与基础篇当然是有所出入的,解题技巧更多,思路更为宽阔,本阶段是形成解题思维加快解题速度的重要阶段或者说,经过本阶段的学习,你才有能力完成今年的管综考卷。同样需要对书进行思维导图整理以及刻意背诵,通过记忆考点提高对题目的判断能力。
学习方式:
(1)没必要刻意布置刷题计划,你的速度往往与计划不一致,但复习计划尤其重要,你的遗忘速度往往比你想象的更快。与上阶段相同,最好一周背诵一遍思维导图和考点加强记忆,同时也要整理和复习之前基础篇的错题本。
(2)在题海中联系其他章节,例如:通过排列组合联系到部分等差数列难题等等
(3)把经典、新颖、技巧题一并写至错题本,本阶段错题本建议按照顿悟精炼所介绍的考点和方法进行整理,通过对相同考点的题目对比,更容易发现考点内题目的通用解题思路。
(4)将前期的思维导图拿出来做对比,重新整理自己在这一阶段的所获所得。
推荐用书:陈剑《顿悟精炼1000题》、《陈剑讲真题》韩超72技
推荐老师:朱曦、韩超
3、第三阶段(10月中旬-12月)模拟冲刺阶段-用真题
学习任务:
在经过前几个月对强化篇书籍的学习后,应该已经具备良好的考点知识体系以及不错的解题能力,在做真题套卷的时候一般来说最多只会错7个,但本阶段仍然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对真题进行研读,掌握解题规律,本阶段推荐使用陈剑将真题,书中将真题按考点分类整理,并且会在每道真题下面出几道相同考点、思路有共同之处的考题,按照这种方法练习有助于强化对考点以及解题技巧的记忆,同时可以帮助你查缺补漏,发现自己混淆的知识点。
学习方式:
(1)陈剑讲真题这本书的学习尤为重要,同时可以配套做一些套卷,真题必做,模拟卷也需要找一些难度适中的来做。(建议:重点是刷题时的状态及错题分析以及对错题的整理,不仅仅是记录在错题本上,在整理时需要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复盘,与老师的思路进行对比,发现不足之处同时按考点整理在错题本上,与之前的错题对比结合起来研究)
(2)反复看错题本(一定要刻意寻找解题规律,以及自己同考点错题的共同错误之处)
推荐用书:陈剑讲真题、陈剑或鑫全模拟卷、社科塞斯模拟卷
推荐老师:朱曦
备考建议
(1)近年来数学题目灵活度不断加大,是很多学生思维不够灵活,但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对考点的掌握不够明确,在见到题目时无法回忆起该题目对应的考点和解题技巧(这一点需要同学们自己刻意练习,非常重要)
(2)时间把控很重要,因为数学的答题情况会极大影响后续逻辑及写作的时间,所以在平常训练时一定要充分地把控时间,一定不能养成“考试我会注意的”习惯。
(3)管综数学往往会有一些陷阱,例如取等号取负号验根之类的小考点,必须时刻注意养成良好习惯,否则一步之差可能导致严重丢分。
(4)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为数学定下一个答题时间范围(我自己平时训练是一小时至一小时十分钟内结束即可),不要过分纠结导致逻辑和写作写不完。
(5)要有良好的心态,遇难则要乐观,遇简则要细心。应试不比平常。例如在平常模拟时,最多只会错3-5个左右,但是在2023年考试时看到题目,顿时觉得如有神助自信满满,50分钟便结束了数学部分,导致最终错6题。
(二)逻辑
1、第一阶段(2-5月)学习知识点阶段
学习任务:逻辑知识点相对数学较少,无论哪个机构的基础篇教材题目都相对简单,本阶段的学习时间不宜过长。需要对形式逻辑、综合推理、论证逻辑的考点和解题党法有一个基础的认知,不要过分纠结正确率和解题速度,教材看过题目做过定期复习过抓紧进入强化阶段。
学习形式:听课+笔记+总结,在每节结束后,自己构建思维导图。主要是对基本的逻辑知识点有所了解。
对逻辑三大考点有初步理解即可,即使速度慢也不必焦虑(速度方面依赖于对技巧的掌握,在李焕和鑫全的强化书中会介绍一些判断方法例如快速代入法,若无法及时判断出使用场景,一定会导致考场上卡壳题目无法完成)
推荐用书:《李焕逻辑72技》、《逻辑精点》
推荐老师:大熊、李焕、李一平

2、第二阶段(6月-10月)强化阶段
本阶段需要对强化篇书籍进行系统学习和训练,逻辑考试中技巧性的东西偏多,通过对网课和书籍的学习可以收获很多技巧和固定规律以及思维定式,以求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提升。
学习任务:掌握综合推理和论证逻辑的方法,做到错误率极低。
学习方式:
(1)听课+笔记,综合推理无论是李焕还是鑫全,都会帮你总结出很好的模型以及相应技巧,按照模型对题目分类积极思考。论证逻辑我更推荐使用李焕的书和网课,他的逻辑相对严谨。
(2)刷题,同样需要对错题进行整理,整理的依据是书上总结出的模型,按照模型来归类整理,快速帮你强化记忆,形成思维定式以及掌握解题技巧
(3)论证逻辑在基础阶段往往会让人觉得很模糊很主观,但经过强化阶段的学习和练习可以迅速掌握题目的规律和思考的方向。
推荐用书:李焕72技、鑫全1000题
推荐老师:李焕。李一平
3、第三阶段(11-12月)冲刺及研读真题阶段
学习任务:继续进行逻辑1000题和李焕逻辑72技的学习,同时搭配李焕讲真题,将之前学到的模型和技巧合理应用到真题场景中,完成对真题的练习。
学习方式:在逻辑1000题的练习中,每篇30题,需要掐时间进行模拟练习,在第一遍做的时候务必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要求正确率和速度都要保证,不要顾此失彼。在结束后对错题进行整理,思路模糊卡壳的题要求听网课补充解题思路。
推荐用书:李焕讲真题、逻辑1000题、李焕逻辑72技
推荐老师:李焕

(三)写作
写作经验之前要说的话:
(1)写作的难度略低于高考语文作文,主要是对逻辑严谨性要求高,文笔属于锦上添花,所以推荐在论证逻辑初步学习结束后再开始写作练习。
(2)书写没有那么重要,但务必要让阅卷老师看清楚你写的内容(尽量整洁即可,考场上势必争分夺秒,因为字迹而耽误了前面的选择题实在是因小失大)
(3)由于高考语文的学习习惯可能会导致你倾向于摘抄背诵,但管综作文只需要对思路进行练习,写一堆例子上去反而是减分行为。
(4)光说不做假把式,一定要勤写多练。并且保证真题练习2遍以上(保证每次都有不同的写作思路)。
(5)真题训练至关重要,保证真题完成后,可以做模拟卷来拓宽思维。
写作备考:推荐课程:王诚的课、张乃心的课
1、论效部分
(1)前期准备(7-8月):掌握常见的逻辑漏洞类型,并且掌握几个结构话语以及过渡句,背模板无用但可以从中总结一些固定的过渡话术和分析思路。
(2)中期构建结构(9-10月):把题目,开头,结尾,每段框架学会,同时每一篇论证有效性分析往往会有许多逻辑漏洞,全部写出来一定是超过推荐字数的,在自己模拟练习后,对照参考答案和网课把每篇素材的逻辑漏洞全部整理出来,并且写出相应分析,勤加练习以防考场上措手不及。
(3)修改润色(11月-考前):总结过去写过的文章,挑选出自己最擅长的结构。固定话术以及最容易分析出的逻辑漏洞,用模拟题进行练习。
2、论说部分
推荐课程:王诚的课
(1)前期准备:论效初步掌握后就开始论说(7-8月),这一过程主要是掌握论说文的考法、结构,我比较推荐王诚的网课,王诚善于给出对写作素材的精准分析,能够为一段素材提供多种写作思路,帮助考生拓宽思路,不至于在考场上碰到生僻素材出现无法分析的情况;张乃心的课同样也值得一看,根据自己的接受度来选择老师。中期准备:(8-9月初)把18年之前的真题刷第一遍,不在于计时完成,在于看完题目独立完成写作。当然第一遍会出现字数不够或者字数超过,这种情况很正常,写完之后自己检查完善。听课后再结合老师所讲进行修改,对于结构不对或者行文方向相反的第二天或者及时再重新写。
(2)强化准备:(9-10月底)本阶段需要计时完成写作真题,保证论点清晰,结构准确,论证严谨三方面,尽量快速完成写作,为考试留出弹性时间。
(3)真题再研读:(11月-12月)论效+论说一起限时完成,争取做到论效20分钟-25分钟完成,论说文30-35分钟完成,或者总体完成时间设置在一小时内。同时对自己写过的文章进行总结,根据王诚的分析模型进行针对性练习。模拟卷的写作也有一定价值,完全可以练习,毕竟管综作文随机性很强,任何话题都有可能考到。
备考建议
(1)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都相当考研对素材的分析 能力,在初级阶段的练习中建议将自己分析素材的思路拿word整理出来,并与老师的思路进行对比发现不足之处。
(2)必须在平常通过反复的训练形成相应的思维。(例如:可以对时事、公众号文章进行剖析的,找准角度并在大脑形成提纲,然后适当行文,也可以与同学对某一事物进行辩论,以求发现自己思维中常常出现的逻辑漏洞。)
(3)管综作文的写作完全不要求语言优美,运用修辞手法和华丽辞藻纯粹是画蛇添足,精炼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才是拿分的必要条件。
(四)英语
我认为英语二的核心就是记单词!
在熟悉了考纲和英语一英语二的真题单词后拿到较好的成绩绝对没有问题。
英语二最看重阅读的练习,可以说阅读掌握了之后,翻译和新题型完全不需要刻意再学习技巧,按照阅读思路解题即可。
1、记单词相关经验
(1)APP:推荐墨墨背单词,基础薄弱的可以慢慢往上加数量,但除了复习旧单词之外,要保证新单词的记忆量,太少不容易提升,后期做真题的时候要摘抄不会的单词。
(2)不限次数,越多越好。到了后期我一天背1000个单词(复习+新增),前期大概一个月能轮一次就可以,必须从备考第一天背到考前一天,把真题中的不会的单词添加到app上,尽量当天添加当天背完。
(3)背诵方式:完全没必要大声朗读,推荐默背,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大部分单词只需要看到英文回忆中文,也就是记忆中的“再认”,在准备英文写作时进行“回忆”,即通过中文意思来默写单词。
(4)背诵时间:按照自己每天的学习计划来。推荐每日三小时以上,早起六点一小时、中午饭间午休一小时、晚饭一小时,睡前半小时
(5)背诵技巧:不要使用任何技巧,往往会导致你背混,一遍一遍重复会让你牢牢记住
(6)记忆模式:前天复盘+当天记忆 定期往回记app会统计你的单词记忆情况,所以复习计划可以放心交给墨墨背单词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帮你规划,不需要自己来计划,节约出大部分时间
2、阅读理解
推荐用书:考研圣经,另外最好有ipad和pencil,将历年电子版真题(word)导入notability,将每篇阅读都拆解开,如果遇到不会翻译或者不确定的句子,务必整理出来,一周复习一次,在此推荐唐迟老师的相关课程,按照他的方法论在整篇文章中标记出来,尤其是梳理出中心主旨、段落主旨、作者态度以及前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推荐老师:唐迟老师
备考建议:刚开始的阶段不用严格计时答题,把不会的单词标记好,当天就加入到墨墨背单词app中进行记忆,最好当天就背会,最次也要第二天背会。这个阶段主要是对长难句进行一一剖析,把语法结构重学一遍。刚开始错误率不重要,因为对题面还不够熟悉,技巧也没有充足掌握。

3、真题研读(开始-结束)
(1)前期先从英语一真题做起,只需要做阅读,按照上述方法解决单词和语法问题,英语一做至2016年后可以开始英语二的学习,英语二需要整张卷子进行学习。配合唐迟的课程掌握方法论(非常有效,一定记得自我复盘和总结)做过的真题一定标记日期,三星期或四星期后进行二刷,再过一段时间后进行三刷,尤其需要留意反复错的题目,也需要留意第一遍做对但二、三遍做错的题目,按唐迟分类的题型整理错题本。
(2)把真题不会的、模糊的句子摘抄至本上,定期复习
(3)梳理文章逻辑,尤其注意段落主旨、句间逻辑关系和文章主旨以及作者感情态度,每篇都需要标注
备考建议
(1)做真题,反复做。做完可以听一听唐迟老师的阅读课。
(2)另外即使听课也要有目的听,学方法比学内容更重要。
(3)单词绝对是关键,不明白单词意思即使拥有再多的技巧也是白搭。
(4)把阅读理解思想贯穿到完型填空当中,很有帮助。
(5)作文一定要积累素材(此素材非彼素材,不是让你总结一些谚语和所谓的万能句,英语二考察图表作文,第一段和第三段可以总结出来自己擅长喜欢的句型模板,考场上直接使用,甚至第二段内容在不断模仿范文和听刘畅老师讲课也可以总结出来一些万能理由)。
三、复试备考经验
Ⅰ、复试时间线
初试成绩公布:2月21日
复试分数线公布:3月21日
复试名单公布:3月21日-3月22日
进行线下复试:3月29日-3月30日
录取名单公布:4月3日
Ⅱ、复试内容
(一)复试科目
复试内容:笔试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笔试、会计专业综合笔试。
笔试:专业综合考试。考试方式:闭卷,满分100分。会计专业综合考试科目为会计综合,只考会计和财务管理两门课。专业综合考试采用在线闭卷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综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为100分。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考试方式:闭卷,满分100分。时间1小时,面试:外语能力面试和学科专业综合面试等环节。
(二)综合成绩比例构成
综合成绩构成与比例综合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综合成绩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初试成绩、复试综合成绩按照50%、50%加权平均。综合成绩=初试成绩*50%+复试综合成绩*50%(初试复试成绩均折算为百分制,会进一步拉低初试的优势)
(三)综合成绩构成
笔试:全部闭卷
面试:专业课、综合素质、外语
(四)复试比例
(1)专业课(满分100分)/同等学力或跨加两门
线下问答+笔试
主要考核内容为(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
(2)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
笔试
(3)综合素质考核
面试,内容包括品德修养(几乎不涉及),专业知识以及英语口语
(五)复试流程

四、学长寄语
考研并非易事,选择考研或许为了提升学历、或许出于名校情结、抑或是放不下高考失利的执念。但既然已经决定前行,那必要意志坚定大步向前。坚持下去,这件事情为你带来的绝不仅有学历的提升,更能为你带来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为你的青春岁月增添一段努力奋斗的辉煌故事,多年后,你一定会感叹并感谢在那段日子里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