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公交】老城新城•特殊骨干——如东公交101路、102路历史发展
如东县,作为南通唯一的县城,公交发展历史与其他县级市相比较短。南通市主城区公交线路可追溯到1952年,启东市尽管刚刚成陆,但公交线路也可追溯到1971年。
如东,曾经仅有的交通只有如东-南通的县际班车。
这果然是不行的。城区内必须要有线路,而且要连接新城区——开发区、碧桂园,和老城区——市中心文峰、节制闸。
这就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101路、102路。
于是,这条连接老城新城的线路开通了。首批投入公交车辆10辆,开通一条贯穿新城区和主城区的城市公交线路。已经确定一条双向循环的线路,线路走向初定为:车站(向东走友谊路)→节制闸→影剧院(向北)→广隆(向北)→农工商(向北)→财政局(向北)→新行政中心后(泰山路)→黄河路(如东经济开发区西向南)→太行山路→淮河路(向东)→钟山路(向南)→老检察院(向南)→通海桥→中医院(向南走青园路)→文峰(向南)→车站。全程约14公里,首班6:00,末班20:00。每10至15分钟一个班次相间,无人售票,单一票价1元。
后来这条线路被命名为101路(内环)、102路(外环)。2012年左右又调整首末站为开发区。

作为当时唯一的线路,环线总得有一些优待。2013年5月,如东渭河路公交回车场建成投入运营,两条线路引入公交回车场。



在2013年开通了103路、2014-2017年开通了105路-109路后,部分路段分担了环线的客流,此时的环线客流平平,可参考BV1KT4y1L72T(102路外环全程,如东公交目前唯一的pov),大概20人左右。
2017年,新开109路用上了宇通e10新能源客车。随后,城市公交几乎都跟着换上了新车,原小熊猫只能在城镇公交上看到了。



环状线维持了9年多。2020年9月29日,随着如东汽车站新站的投入使用,如东全部城镇公交挪入新客运站。当然,城市公交也不放过,101路、102路、105路、106路、118路等线路也进入了客运站。也正是因为此,101路、102路的环状路被拆解为东线、西线,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两条线。与此同时,101路双向绕行中医院,经停南门、西门,城区骨干线路终于以棍状线路的方式重新与人相遇。


曾经的环线骨干,101路、102路已陪伴如东县城走过十年风雨。这十年,城市线路由1条发展到10条;这十年,几乎所有镇都通上了公交;这十年,人们可以坐公交去如皋......观日新月异变化,了今非昔比发展,公交,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默默见证着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