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线变动趋势】考研真的分“大小年”?

考研大小年、奇偶年,这些名词考研er们应该没少听说。听到最多的就是大年会难,小年会相对简单等。
到底是不是像传说的那样?今天和小卫一起来揭晓这个秘密吧!
除了今天的内容外,3月24日周五晚,卫灿公卫研习社还会针对今年的各大分数线的特殊情况,为大家进行详细分析变动情况。
24公卫考研的同学
这节课必须听!!!很重要!!!


考研“大小年”是什么?
每一年的国家线、院校线、报录比和出题的难度都处在动态的变化中, 在考研圈中就有了“大小年”的说法。
● 大年:指某学校或专业在某年内特别火,报考人数多,分数线也随之变高。
● 小年:与“大年”相反,该专业报名人数降低,录取分数也较低。
另外,也存在院校“大小年”的说法。意思是,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录取分数线也会高低不同。

出现“大小年”的原因是什么?
🌰 报名人数原因
录取分数太高,第二年就会有很多人望而却步,报名人数有减少的可能。相反今年录取分数低,大家都觉得上岸门槛低,竞争人数变多了,分数自然就上去了。
除此之外还受到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等的影响。相信公卫圈的小伙伴都能感同身受,这几年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之变革。
🌰 考试难度原因
公卫专业课大多是由学校自主命题,所以在题目难度的调整上也就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 厦门大学考题难度上升是有目共睹的。
● 浙江大学的流统方向,在普遍降分的情况下,它依然涨了。
在这种些情况下,原本明年想要报考的同学可能会望而却步。
● 北京大学今年高分稀少,分数普遍不高。
● 郑州大学今年分数线大幅度下降,像流统这类热门专业也猛降45分。
这些学校明年可能会出现报考人数增多的情况,但是不排除今年阅卷比较严格的情况,大家普遍分数较偏低,这样就可以吸引到更多对该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勇敢报名。

22大,23小,24大?
按照大小年的规律,24考研大概率是大年?经过前面的分析,相信大家也能明白,迷信“大小年”是没用的,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虽然每年情况有变,但是总会有人成为研究生。我们总说考高分,实质也是为了能用更高的分数在竞争者中排在前列。疫情也罢,大小年也罢,不用太过担心,因为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选择和努力缺一不可。
想了解更多公卫考研资讯也可以扫描文中任意二维码,添加老师详细了解,卫灿公卫研习社为你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