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司和好投资的逻辑丨读《段永平投资问答录》
前段时间读了段永平的两本投资问答录,内容都是和网友的互动问答,分类整理而成。两本分别是关于商业逻辑和投资逻辑的,前者讲如何发现好公司,后者则侧重于投资。

这两本都可以在亚马逊买到电子版,0.99元。
个人觉得很有收获,值得一读。缺点是问答体不够理论和体系化,有重复提问的情况,有些案例也是好几年前的。
我在kindle读完,把感兴趣的内容都标记下来,这样便于以后回顾。
最近又回顾了标记的内容,做了两张思维导图。
一张是有关于公司的,商业逻辑。

一张是有关投资逻辑的。

标记的内容只是部分要点,思维导图里面的东西就更只是小部分的摘取了。
下面总结下这些内容对我的启发。
从熟悉的品牌开始,关注和理解公司
投资的前提,是找到有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的好公司,并弄懂它们。
而理解公司,主要分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定性是主要的。
所谓定性,是看它的商业模式,看它的企业文化,看它的管理人员。
商业模式通俗来说就是怎么赚钱。
企业文化就可以理解为它的理念、员工行动的方式、对待客户的方式等等。
管理人员,这部分感觉比较难了解。
想找到一家好公司,从感兴趣的品牌开始了解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但找到一家并且理解它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要做好心理准备。
定量的部分,可以尝试看公司年报/数据。
之前买过一本教如何看年报的书,得空可以看起来了。
按段永平的说法,想要理解一家公司,可以想象自己是这家公司的管理者,换到他的立场上去看。同时把它当成非上市公司理解,心理不受股价变化的影响,而专注于它和它的价值本身。
如果这些原则性、理念性的东西属于理解一家公司的”道“的方面(段永平称为”做对的事“)的话,具体如何从经营数据、现金流折现等方面理解一家公司,则是”术“(段永平概括为”正确地做事“/把事情做对)。
做对的事,关乎理念、认知。相对应的就是不做错的事(stop doing list),我觉得这也是很大的智慧。
把事做对,则关乎能力圈、一定的知识水平。
成为价值投资者
当觉得懂了一家公司之后就到投资这一步了。
关于投资,我读完之后的启发是:
在个人能力圈范围内行动,不了解的不买。书中经常引用一个观点,”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 比 能力圈实际有多大 更重要“。这里的能力圈我觉得是指i包括知识水平、行业经验、分析水平等在内的综合能力
做公司的价值评估,其实这部分书里面一直都没有清楚讲,总结下来只有“毛估估”、“未来现金流折现”这样的表达。我现在的理解是:看公司一年能盈利多少、年增长大概能有多少,资产有多少等,相对细致一些地估一下公司的价值。其实这还是回到了寻找好的公司、理解弄懂公司这一点。
芒格说,四十岁前无价值投资者。这话有一定道理吧。
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自己的能力圈范围,以及寻找好公司,并理解它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和价值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