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视频讲透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的一切!所有省份均适用

本笔记聚焦易忽略的内容!
另一位同学整理的很全面了,我这边聚焦一下容易忽略的内容
一、志愿工具、信息
1.关于志愿填报工具(模拟志愿)
可能有信息偏差,要多用几个不同的工具
2.主观分享网站
框框大学https://www.kkdaxue.com/

大学生活质量指北https://cn.colleges.chat

二、关于专业选择
1.先做大类排除
①兴趣
可以排除,谨慎决定。只有真正学习专业or真正工作才能真正理解一个专业。
②性格测试
人格倾向随着人成长是变化的,仅作参考
2.二次专业排除
注意:出镜嘉宾基本上是b站up主或框框朋友,学历一般较高
从专科到985,覆盖全部教育背景的是嘉宾后的文字版,不要跳过
3.专业具体学习内容
①注意主观认知误区!
如心理学,可能认为是文科,但实际上是理科,会学高数、统计学,甚至生物、解刨
②看培育方案:学校官网
不同的院校、地区,对同一个专业的培养方向可能不同
如果目的校没有公布方案,就去看更好的学习的专业培育方案,毕竟是行业标杆
③具体学习看网课:中国大学慕课、b站
4.专业薪酬
看各大招聘软件,且要看中位数!
如我的收入50,马云收入5000000,两者平均收入依然很高,被马云的收入平均掉了
5.大类招生、专业分流
看学校招生章程,了解分流标准
有可能单独以大学成绩or高考成绩为标准,也有可能两者都看
6.转专业
不同大学的门槛、名额、难易、风险不一样
要了解清楚大学的转专业政策,每个学校不一样
如中科大转专业,没有任何限制
7.招聘公司、招聘软件
上公司网站的招聘信息看公司的岗位工作要求
四、填报方向思路

1.没什么偏好的(没有很喜欢的,也没有很讨厌的)
考虑综合大学
有机会参加各个专业公开课、蹭课等,对各个专业经过个人亲自体验,逐渐了解自己的偏好
2.决定深造的(读研赌博)
当热门应用专业上不了
可考虑基础性专业,如数学、物理等
然后在读硕读博阶段,转向更偏应用性的赛道
3.小口径专业
考虑小口径,要自己很明确要入这一行了。如果去读虚拟现实、区块链等--自己方向被限制住了。
可先读宽口径,比如先读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在入行的时候,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再细分研究。
4.复合、新兴专业
本专科-不推荐所有复合、新兴专业
①符合专业
可能导致万金油、没有学透的情况。如果要学,要找准方向、明确侧重
②新兴专业:还在摸索
可能培育方案不成熟、课程是别的专业的换皮。
如果想了解哪些是新兴专业:教育部发布的文件。
五、手把手志愿填报⭐
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
平行志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
1.一次投档很恐怖---一定要填服从调剂
档案一被提走,专业满员,你没有服从调剂---剩下志愿无了--滑档--只能等征集志愿
2.是否填报提前批要想好
被录取了、提档了,后面就没机会了,只能退学复读。
3.专业级差(要看视频例子讲解)
部分院校有,大部分没设置
要看院校的招生章程,是否有设专业级差!
4.位次法?线差法?位次转换?
①排名靠前的:用位次法
前面变化不大,中后端的排名误差可能较大
②靠近切线:用线差法
③综合:位次转换(上面两个合体)
一分一段表是重要参考资料
五、一些陷阱
1.地理位置:校区位置?
大一大二在一个校区,大三大四到另外一个小区
2.宿舍条件
一些学校还是没有空调的
3.洗浴条件
一大批的学校还是没有独立卫浴的,是公共澡堂
4.混淆相似概念
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专业:生物科学/动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
5.不看招生章程
- 要看录取政策!
- 如专业级差,身体条件或单科成绩要求
6.不服从调剂
面临滑档风险
7.瞎填提前批
提前批填报策略跟其他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