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注柯洁?因为国运盛,棋运亦盛;国运衰,棋运亦衰!
陈毅元帅是新中国围棋事业的奠基人,1960年6月,陈毅元帅在上海对围棋棋手说“国运盛,棋运亦盛;国运衰,棋运亦衰”,这就是陈毅元帅对国运与棋运奇妙关系的著名论述,也是精辟论断。

1962年,陈毅元帅勉励获奖的中国围棋少年棋手
围棋是一种艺术,人只有摆脱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才能有精力研究艺术,国家强大人民才能生活富足,才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源去研究围棋这类非常烧脑的智力游戏,所以“国运盛,棋运亦盛”。
全世界只有中日韩三国在乐此不疲的玩围棋,全世界也只有东亚地区经济活力四射,在全世界分外夺目。
站在2023年,我们回眸过去会发现:1989年竟然是中日韩三国的分水岭,不只是棋运还有国运。
作为美国打造的对抗苏联的桥头堡,50年代开始腾飞的日本,国力蒸蒸日上,在80年代达到了如日中天的顶峰,以东芝、NEC为代表的日本电子芯片行业横扫世界,美国的INTEL、IBM被逼到了要破产的边缘。日本的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占据了美国和欧洲的市场,“日本制造”横扫全球。
与此同时,日本围棋也雄霸世界。从“胜天半子”的昭和棋圣吴清源,到以大竹英雄、林海峰、加藤正夫、武宫正树、小林光一、赵治勋为代表的“六大超一流”,鼎盛的日本围棋让其他国家只有仰视的份儿。1985年的日本,人口约为一亿,围棋爱好者数量高达1208万,10个人里面,就有1个人会下围棋,“围棋王国”由此而来。围棋是人类史上最复杂的脑力游戏,会下围棋代表着一种高素质。全民高素质的日本同时也创造着当时最耀眼的经济奇迹。

日本两大围棋巨匠:吴清源与木谷实
随着苏联的败局已定,美国加大了对日本贸易战打压。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了,日元被迫快速升值,海啸一般涌入的海外资本将日本尤其是东京的房价炒到了天上,最高峰时,一个东京的地产市值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美国则开始准备股指期货的对冲,来接收日本的羊毛。日本的命运实际已经注定,美国要连本带利地狠薅日本一把羊毛,我们后来知道,这把羊毛是10万亿美元。

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战胜日本主帅藤泽秀行
8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开始,世界的大门向中国敞开,眼花缭乱的商品、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多元的学术流派让中国的青年们目不暇接如醉如痴,尼采的强人哲学和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在每一个中国年轻人心中留下了深深地烙印,奋斗奋斗再奋斗,靠奋斗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是当时社会的主旋律。此时的中国像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而又精力充沛的青年,正在朝气蓬勃地憧憬自己的美好和未来。
80年代的中国围棋一鸣惊人的崛起,聂卫平为中国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取得了连续三届胜利,他个人则获得了9连胜,战胜了包括小林光一、加藤正夫、大竹英雄、武宫正树等超一流在内的众多日本围棋高手,聂卫平点燃了中国青年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热情,聂卫平成为了中国的民族英雄,中国青年心目中的偶像。
韩国年轻的曹薰铉放弃了去日本棋坛发展的计划,回国后一直称霸韩国棋坛,只是世界并不关注韩国围棋,韩国围棋像一个偏僻的角落。
1988年,第一届应氏杯世界围棋大赛举办了。为了彰显日本围棋王国的地位,日本抢在应氏杯前面举办了第一届富士通杯世界围棋大赛,“宇宙流”武宫正树九段夺得冠军。

聂卫平与曹薰铉在首届应氏杯决赛中

1989年应氏杯决赛,日本除了大竹英雄,六大超一流中有五人参赛,赛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日本超一流棋手会获得最后的冠军,举办者应昌期先生私下也认为,只要中国大陆或台湾有一名棋手进入四强,就可以接受。中国和韩国的第一人聂卫平与曹薰铉却突破了日本超一流棋手的铁壁杀入决赛。这是赛前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中韩两国的围棋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被彻底点燃,最终韩国曹薰铉战胜了赛前夺冠呼声极高的中国聂卫平,也算是爆了一个不小的冷门。曹薰铉成了韩国的民族英雄。
不过当时很多人认为曹薰铉九段在应氏杯赛上夺冠是一个偶然,日本“六超”才更有资格代表世界围棋最高水平。为了证明这一点,日本举办了武宫正树与曹薰铉之间的王中王三番棋决战,结果武宫正树2:0获胜,日本棋界一片欢呼,围棋王国还是围棋王国。
当我们站在2020年回望的时候,会发现,曾经喊出要“买下美国”的日本,已经不可避免的要走向下坡路,也就是日后被屡屡提及的“失去的二十年”。而曾经强大到需要仰视的日本围棋竟然也要同时进入下降通道。而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中国围棋在整个90年代,都在低谷中探索徘徊,国际大赛成绩不理想,1995年,马晓春获得了东洋证券杯和富士通杯两个世界冠军,之后,基本就是看韩国棋手的表演了。

韩国围棋称雄世界的代表人物:曹薰铉、李世石、李昌镐、刘昌赫
80年代初不被重视的韩国,在90年代迎来了经济上的黄金发展时期。
巧合的是,这一时期,韩国围棋也在称雄世界,90年代的以曹薰铉、李昌镐、刘昌赫、徐奉洙为代表的韩国围棋横扫中日围棋,进入2000年,曹薰铉、李昌镐、刘昌赫、李世石依然维持着韩国围棋的鼎盛,无论在世界大赛还是三国围棋擂台赛,韩国围棋都碾压中日围棋。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中国GDP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并且持续高增长。
1989年至2009年,被日本称为“失去的20年”,实际不止20年,直到2020年,日本经济依然在低谷中徘徊。
日本围棋也宿命般的迅速沉沦了,1996年,日本的围棋爱好者数量下降到了410万人,以每年66.5万人的速度递减,和1985年的1200万人相比天壤之别。而中国围棋人口2016年达到了3200万人,2023年保守估计也超过了5000万人。
日本围棋不仅在世界大赛上一冠难求,在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上也沦落到一胜难求,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围棋在低谷中探索摸索了十几年后,终于在2005年冲破了压制,在第五届应氏杯决赛中,中国常昊3:1战胜了韩国崔哲翰获得了冠军,应昌期老先生希望中国人夺冠的夙愿竟然要在16年之后才实现!而应老先生此时却已不在人世。

仿佛是一种宿命,中国围棋自1989年应氏杯失利后陷入低谷,而获得2005年应氏杯后就开始一飞冲天,全面勃发,直至鼎盛,中国围棋不仅在世界大赛上攻城拔寨,在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上也开始压倒韩国,韩国围棋也体会到了一冠难求的滋味。日本围棋则一如既往的低迷,看不到任何希望。

中国围棋称雄世界,实力之鼎盛在人类围棋史上亦是前所未有,无论是当年围棋王国的日本,还是四大天王时期的韩国,都无法与现在的中国围棋盛世相比,中国柯洁成为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人,不下20名具备世界顶尖实力的棋手组成了阵容鼎盛的中国军团征战世界棋坛,大量的围棋天才少年正在阶梯式的培训和成长,中国围棋爱好者数量达到了5000万级别,中国围棋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都看不到有哪一个国家可以超越中国围棋。
而2020年的中国,是全世界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分外夺目!国运盛,棋运胜!

中国在2020年后进入了抗疫的险峻形势,而中国围棋也似乎一夜之间走入低谷,韩国奇迹般赶超了上来。2022年下半年后,中国取得了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中国围棋也开始了逆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