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观后感
影片讲的是中国在美国投资工厂,在一个福特汽车倒闭的厂房上重新改造成福耀玻璃厂房。其中遇到了有员工想通过建立美国工会来提高员工待遇,但是福耀老板觉得美国工会会降低员工效率让公司持续亏损。所以就有了福耀中高层与想要建立工会的员工之间的冲突。当然最后以解雇了部分员工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工会的问题。影片最后轻描淡写的讲到以后使用机器人代替人的岗位,因为他们“太慢了”。
其实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美国工会有那么大的“主意”,猜测可能是片子里面提到的,员工与工会签订新的协议,这样是不是说工会是一个大的“员工”。企业在法律上是雇佣工会这一个“员工”,然后工会再将工作分包出去。好处是可以与公司有话语权的争夺,坏处是增加员工沟通成本和企业利润损失(这两部分的损失都是工会的收入)。本质上美国工会和公司是对抗中合作的关系。
中国的工会在片子里面也说到了一句。中国公司的员工基本上都加入了中国工会,中国工会和公司甚至于政府都是一条船上的,都不希望船翻,这样大家才有得赚。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绝大多数的人民和绝对少数的领导者是有力量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绝大多数的员工和绝对少数的决策者是有力量的。如果这两个力量不能同心同德往一个方向使劲,那么这条船很难前进。
工会保护员工不被公司机器极限压榨的王牌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打出这张王牌?王牌是让这个压榨工人的公司破产消失么?这应该是片子的核心问题。
在中国,我看来,有政府、法律、市场来保证一个公司不会被少数人操纵来极限压榨工人。美国不清楚,或许真的是依靠工会吧。
拓展开来。如果说工会可以总揽劳动力,成为劳动力的分配中心,就像滴滴公司总揽出租车服务。那么会不会有企业家联合会总揽社会高效组织、总揽生产。在中国社会制度的保证下不会出现威胁大的此类企业家联合会。韩国,我所知道的韩国,很方便的就出现了大家熟知的企业家联合会,或许他叫其他名字,但是本质都是总揽国家生产大权,威胁国家统治。多说一句,韩国政府需要去做这些事情,直接安排国民基本生活物资的生产,分解或直接控制大公司。继续说企业家联合会的事情,在美国会不会有企业家联合起来与政府讨价还价呢?我了解的不多,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像是滴滴公司,其实都是有争议的。滴滴的存在到底有没有提升价值,还是说总揽了社会的出租车服务从中吸血而已。我个人的观点是有价值的提升。我没有很多的资料去做分析计算,但是你想啊,滴滴的收入和利润那么多,如果全是在吸出租车主和乘客的血(即在没有滴滴的情况下提供和享受相同服务所承担的成本比滴滴的价格低),那也太能吸了吧。。。吸是肯定吸的,价值创造呢,也肯定是有的。找到供需双方不直接对面的商业情景,然后建立一个总揽的信息中心,就能通过提供信息来完成利润。如果说一个社会中的生活必须商业必须的供求关系都被现有的公司总揽过了(那也可以通过正经的生产商品参与到商场),那么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就会出现新的被撕裂的口子。举个例子,4G通信技术的到来,激活了个体或组织展示自己与每个人发现世界的供需关系。快手、抖音等公司兴起。而它们又激活了不会使用短视频展示自己或组织和短视频平台之间的供需关系,一些视频制作的总揽平台就有了。这是我今天看到一个视频制作者在大量招收视频制作者时候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