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撞击改变危险小行星的轨道?恐怕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有句老话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这句话里出现的是萧何,而描述的对象却是韩信。成就韩信是因为萧何月下追韩信,并向刘邦竭力推荐韩信。最终才让韩信上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最终又是萧何把韩信引入了未央宫,而被吕后诛杀,才有这个典故。其实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认为人类本身也可以看做韩信,而最近成就人类的“萧何”,其实就是7000万年到6700万年之前的那次天地大撞击。被认为一颗直径至少有10公里的小天体砸在了尤卡旦半岛附近的墨西哥湾。因为撞击加爆炸能量巨大,引发了全球气候大改变,已经称霸地球数亿年的恐龙被基本灭绝。极少没灭绝的品种变成了带羽毛的小鸟。如果没有这次大撞击,那么以恐龙的适应性,恐怕到今天地球仍然是巨大爬虫们的天下。基本没有多少哺乳动物发展的空间,如果哺乳动物都发展不起来,哪里还有人类什么事情。

实际上恐龙一类的爬行动物表现出来的生存和适应突变的能力,远远超过人类,也超过了所有哺乳类。比如乌龟可以数个月不吃不喝也没有生存风险。甚至有人认为有的乌龟几十年都不吃不喝还活着;当然这个只是传说。起码狼山喂养的宠物,最放心的就是一只几十年的乌龟,一个月不去看它一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而其他的鸟类和狗狗们,一两天不去喂可能就已经饿疯了。爬行类还有一个绝技,这就是其父母都挂了。只要蛋还在,一旦温度和湿度合适,仍然可以孵化出来后代。而对所有哺乳类和人类来说,这是完全做不到的“特技”。从这一点来说,如果地球再经历一次维持数年的全球性大难,比如核冬天或者新的大撞击冬天,食物几乎完全找不到。那么人类劫后余生能力,是绝对比不过乌龟或者鳄鱼等爬行类的。因为乌龟和鳄鱼可以大半年不吃不喝;甚至一代全挂后,其部分早期的蛋还可以孵化再生,而人类绝没有这些超级能力。

当然人类也不是一无是处。人类毕竟比恐龙进化的最高形式还高无数倍,有充分的智能和工具,可以想方设法阻止当年提前帮过自己的那个“萧何”再次现身。这就是对外来天体的大型撞击事件进行预警和阻止。其实太阳系天体之间相互撞击本是高概率事件。如果没有相互撞击融合,那么也不会有太阳和8大行星。如果行星的质量足够大,比如木星,那么尤卡旦半岛级别的撞击就不是七八千万年来一次,而是七八十年就有一次。比如前些年的彗星撞木星,其释放的能量级别比尤卡旦半岛大撞击其实还大。只不过木星体积比地球大得多,而且木星表面是气体,因此才显得影响不大。也正是因为木星、土星在外圈吸引了大部分彗星类撞击天体,才让地球这种内圈行星被较大天体直接撞上的概率大大下降。实际上大部分撞上地球的天体都是来自太阳系内部。从太阳系外而来的物体飞到地球附近的概率低得吓人。

比如刚刚有一个叫做“奥默默”的天体是人类观察到的第一个来自太阳系外的奇异来客。因此地球和人类要防范的“萧何”们其实大多数并不陌生。它们的轨道基本都在木星轨道以内,因此木星这个“超级盾牌”也失去了作用。现在提出用大火箭的上面级连续撞击20次以上,就可以让撞击体躲过地球1.4倍半径。不过狼山认为这种做法,即使躲过初一,也未必能躲过十五。因为这些危险小天体的轨道,大多数就像跳华尔兹一样,是不断围着地球外围复杂转圈的。而且其轨道经常受到不明外力的扰动,并不是完全有规律的。就算持续几十次的人为撞击让其轨道暂时偏离地球,但是说不定10年或者20年后又来一次还要撞得更正!因此真想一劳永逸地解除威胁。不如用超级钨合金包裹氢弹,直接撞入这些天体内部以后爆炸将其充分炸碎,如果10公里级的小行星炸成一堆200米半径级别以下的碎块。

即使部分落到地球上,负面影响也不会超过十几颗1000万吨级的氢弹的分别落地。地球和人类是可以整体承受的。而对引爆后轨道仍然威胁加较大的大碎片,可以再次发射钻入型氢弹,直接将其炸碎到最大碎片半径80米以下,这样危险性将大大降低。砸下来也不过是车里雅宾斯克陨星的影响级别。其实大部分小行星和彗星的结构都是很松散的,很容易被炸碎。而且既然撞击改轨道模式,原本就准备发射20到100次,那么如果用几十次撞击加氢弹来炸,足够把一个10公里级的小行星,给重复炸得变成周期性大型流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