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先辈精神,走红色故地
为了追寻苏州红色足迹,加强我校青年学生党史学习,现将社会实践与红色学习相结合展开“启万里红色征程,忆党的峥嵘岁月”红色实践活动。2023年2月10日“诗和远方追光者”小分队的同学们在徐渡安老师的指导下深入探索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苏州烈士陵园、苏州革命博物馆这三处红色文化传承地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感受红色传统,学习红色情怀,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固精神支柱、砥砺意志品格。
2023年2月10日“诗和远方的追光者”小分队来到了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与苏州烈士陵园。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位于苏州吴中区光福镇西太湖中的一座小岛上。在1944年,新四军太湖游击队被日军围困在光福镇的小岛冲山,靠着当地百姓的全力协助20天后得以安全脱险,这就是有名的“冲山之围”。走进纪念馆,队员们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和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了解到太湖游击队发展壮大的曲折历程,切身感受到抗日战争时期,太湖游击队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日救国大业,与日寇英勇战斗的传奇故事。纪念馆内的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抗日将士们用过的生活用品、作战工具,都吸引了队员们驻足仔细观看。革命烈士的赤子情怀和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让队员们深深触动。走出馆后同学们心中感触良多,当走到太湖边写着“太湖英魂”的碑前,大家都情不自禁的自觉排好队,向着石碑深深的鞠了三躬。
天阴沉沉的代表着同学们沉重的心,随后小分队来到了苏州烈士陵园,陵园始建于1956年4月,改建于2000年2月,陵园内安葬了258位烈士遗骸以及52位烈士骨灰。在陵园纪念瞻仰区中,矗立着一块27米高的纪念碑,碑上有陈毅元帅的题词“为人民事业而牺牲是最光荣的”、碑底柱刻了4幅浮雕分别是“百万雄师过大江”、“烽火沙家浜”、“铁铃关大捷”以及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重建陵园的纪念碑文。小分队成员在碑前依次站立,低头默哀并送上鲜花,以纪念先辈们为争取民族解放和革命胜利而做出的艰苦奋斗。陵园的烈士安息区由258位烈士墓群与烈士骨灰堂组成,小分队成员在墓前献上花与书信,书信上写满了对烈士们由衷的赞扬,与对自己未来为祖国事业奋斗的期望。同学们在悼念先辈的同时还都拿起身边的白毛巾轻轻的擦拭着先辈的墓碑,以此形式表达对先辈的崇拜之情。
11日小分队来到苏州革命博物馆。该馆于1993年建成开馆,记录了从中共宿主独立支部的成立,到解放后古城苏州的浴火重生,再到改革开放的“苏州奇迹”……博物馆中的每一个文物都蕴含了那段风雷激荡的峥嵘岁月,一幅幅历史画卷在革命文物、尘封档案、历史场景中缓缓呈现,讲述着苏州百年党史的辉煌历程展现着苏州人民不屈不挠的奋力拼搏的精神密码。
铭记,是为了更好的出发。历史不会忘记,在风雨交加的年代是革命先辈们高举红色信仰的火炬,孤注一掷的踏上了为民族独立、祖国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接续奋斗,这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我们青年学生应该乘起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