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龙和拜登“拿中国说事”,不仅虚伪还掺杂有毒成分

2022-12-03 20:22 作者:火星方阵  | 我要投稿



文/刺客

马克龙访美,摆出一副气势汹汹要找拜登兴师问罪的架势。他公开指责拜登“你不能一面让欧洲协助应对中国,一方面出台极端政策打压欧洲企业”,并在参加拜登晚宴之前,直言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可能会造成西方分裂”。法新社在报道中是这样说的,马克龙直言不讳的话“撕掉了精心设计的国事访问伪装”。

原本以为马克龙就是欧洲的“王者”,谁料到他只是一块“青铜”。美国国会公开拒绝马克龙有关“修改法案”。据环球网报道,马克龙在与拜登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及“双方协调一致应对中国的挑战”,还提到“台海和平与稳定”。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不反对美法之间发展正常合作关系,但美法之间发展关系,不应该伤害第三方利益,更不应该拿中国说事”。其实,美法之间如果没有拿中国、或者俄罗斯说事,拜登和马克龙可能聊不到一块去。因为马克龙此次访美是要吵架去的,不聊点双方感兴趣的话题,那将非常尴尬。

有分析认为,“美法双方往来却那中国说事,这让拜登和马克龙所表现的‘团结‘不仅虚伪,还掺杂了不单纯甚至有毒的成分”。即便如此,马克龙和拜登聊“中国问题”,并不代表两者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就会去落到实处。美国和欧洲在对待中国问题上的态度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意味着,两国是很难在中国问题上“团结一致”的。

马克龙在访美之前,放言要那中国问题当筹码,换取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欧洲企业的豁免。所以说,马克龙与拜登大谈所谓“中国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用于制衡对方的一张牌,目的就是以此作为投名状,换取拜登在政策上对欧洲企业网开一面。

为此,马克龙在与拜登举行会谈之前,他就通过法新社向拜登释放出很多信息,即提醒美国“可以通过修改法案的方式,给予欧洲企业豁免”。法新社还声称,马克龙还在出席拜登为他举办的晚宴时,当面抱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的保护主义政策,对欧洲企业来说极具侵略性”,希望拜登将欧洲“当成一个好朋友来尊重”,因为美方的政策“将扼杀欧洲大量的就业机会”。

马克龙“撕掉精心设计的国事访问伪装”的直言不讳,结果换来的却是美国会政客“我们不想重新讨论这项法案”的回应。这也就是说,美国相关法案“扼杀了欧洲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欧洲人大量失业似乎跟美国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对于马克龙的相关请求,美国人的回应干脆且直接:“不,谢谢”。

欧洲必须参与美国的反华行动,但美国却绝不可能修改相关法案给欧洲企业留条活路,这就是美国对待马克龙的真实态度。美国对此的理由非常“充足”:出台该法案旨在对付中国,符合美国和欧洲的“价值观”利益。所以,在美国人的眼里,欧洲人因此受到伤害,也算是为西方对付中国“做出一点贡献”吧。

拜登虽说没有正面拒绝马克龙的相关要求,但却在给那些对马克龙说“不,谢谢”的国会政客作辩护。据《参考消息》报道,拜登否认《通胀削减法案》损害欧洲的利益,并认为通过吸引欧洲企业投资,在美国创造所希望的就业机会“合情合理”。所以,拜登告诉马克龙:“美国不需要因此向欧洲道歉”。

拜登在做出上述表态,让欧洲各国气得直跺脚。欧洲人认为美国这些花样补贴是“歧视性”措施,且违反了世贸组织的规则,法德两国甚至扬言要为此与美国打一场贸易战。但马克龙访美的结果,却折射出欧洲对美国霸凌政策的无奈。

马克龙访美,除了在“应对中国”问题上能够与美国聊到一处外,其他涉及欧洲利益的问题,例如希望美国修改相关法案给予欧洲企业豁免、或者说美国出口欧洲的天然气价格过高等问题,双方各说各的。可以这么说,马克龙此次的美国之行,想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最终却一事无成。


马克龙和拜登“拿中国说事”,不仅虚伪还掺杂有毒成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