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英国女王去议会演讲,侍卫为啥敲了三次门才把首相叫出来?

2019-10-16 17:43 作者:中国日报  | 我要投稿

当地时间14日上午,英国时隔两年多再次举行国会开幕大典(The State Opening of Parliament),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乘坐马车从白金汉宫出发,在议会大厦发表演讲。

图源:Getty Images

英国议会(有时也被称作英国国会)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关,由上议院(House of Lords)、下议院(House of Commons)和国王/女王共同组成。英国政府从议会中产生,并对其负责。

国会开幕大典这项传统在英国的历史非常悠久,通常在每年5月或6月举行,标志着新一届议会周期的开启。女王主持大典,并代表政府宣读全新工作计划概述。

历史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自1952年继位以来,已经主持了64次国会开幕大典。缺席的两次分别是1959年和1963年,当时女王怀孕,由他人代为主持。

1952年,女王第一次进行议会演讲。图源:Getty Images

去年,时任英国首相的特蕾莎·梅为了让政府和议会专注“脱欧”事务,取消了国会开幕大典。而今年大典的缘起,还是拜前段时间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任性”关闭议会所赐。

在8月28日宣布休会(Prorogation)当日,便定下了将在今年10月14号举行女王演讲。

虽然约翰逊休会引起种种争议,但是吃瓜群众们却有幸能够一睹国会开幕大典的盛况。当天一大早,大量民众便聚集在白金汉宫外,只为一睹女王坐着马车出现。

图源:PA

上午11:05左右,女王乘着钻禧皇家马车(Diamond Jubilee State Coach,又名不列颠尼亚皇家马车)由白金汉宫前往国会大厦,标志着国会开幕大典正式开始。

  • The ceremony begins with a procession, where the Queen travels from Buckingham Palace to Westminster by carriage.

图源:PA

说起这架马车,那可是大有来头。原本它是为庆祝女王80岁生日(2006年)而打造,可由于资金和运输问题,延迟了近8年才交付,最终成为纪念女王登基60周年(又称钻禧年)的礼物。

图源:Agencies

据说,该马车使用了金箔数百片,镶嵌有24颗钻石和130颗蓝宝石,妥妥的宫廷奢华风,一般用于英国盛大庆典和接待重要外国元首。

11:30左右,女王抵达国会大厦,在查尔斯王子的陪伴下缓缓步入上议院议事厅,众人需站立行注目礼,直到女王就坐。

图源:PA
图源:UK Parliament Flickr

女王就坐后,下令召集下议院议员们前来,接着大典便迎来神圣并庄严的一幕。

  • MPs are summoned by a House of Lords official, known as Black Rod.

  • 下议院议员们将由一位上议院官员召集。这位官员被称为“黑杖侍卫”。

“黑杖侍卫”莎拉·克拉克 图源:twitter
  • Firstly however, Sarah Clarke, the first-ever female Black Rod – a senior parliamentary official – knocks on the door of the Commons to summon MPs for the Queen’s Speech.

  • 首先,莎拉·克拉克,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黑杖侍卫”,同时也作为资深国会官员,敲开下议院议事厅大门,召唤议员们来听女王的演讲。

  • As per tradition, she has the door slammed in her face, and has to knock three times to gain entry.

  • 按照传统,大门会先在她面前“砰”地关上,而她不得不敲门三次才能进入。

  • Black Rod is the Monarch's representative in the Lords, and this routine is meant to symbolise the independence of Commons from the Crown.

  • “黑杖侍卫”是君主在上议院的代表。这一关门后再敲门的惯例象征着下议院独立于英国王权而存在(其议事辩论的权力不容英国王室干预)。

这与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1642年,时任英王的查理一世闯入下院议事厅,企图逮捕五名下院议员,但下院议长公然抗命,拒绝供出五人的藏身之所。此事以后,再也没有在位君主进入过下院议事厅干预事务。

“黑杖侍卫”进入下议院议事大厅后,需要先向下院议长行礼,随后向议员们宣布女王“诏令”,召集大家前往上议院议事厅聆听女王演讲。

眼尖的吃瓜群众们应该能一眼看出,所谓的下议院议事厅,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德云社”所在地,梅姨和科尔宾无数次的精彩辩(互)论(怼)便是发生在这里。

接着,“黑杖侍卫”与下议院“班主任”——议长(Speaker of the House of Commons)约翰·伯考一起,带领众议员前往上议院议事厅。

紧随他们身后的,是英国保守党和工党的各自领袖,鲍里斯·约翰逊和杰里米·科尔宾。

众人到齐之后,女王便正式开始演讲↓↓↓

其实,女王手中这份演讲稿是由政府大臣们写好的,女王只负责代表政府宣读,不代表女王本人的观点。

  • Its length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proposed laws and other announcements—such as foreign policy objectives - but it normally takes about 10 minutes.

  • 演讲的长度则取决于拟议法律和其它公告(如外交政策目标)的数量,但通常用时10分钟左右。

本次演讲中,女王代表约翰逊政府就脱欧、医疗、教育等事务宣读了一系列全新施政纲领。报报为大家筛选出一些要点,一起来看吧!

1.脱欧

  • "My government intends to work towards a new partnership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based on free trade and friendly co-operation."

  • “英国政府将努力争取与欧盟发展新型合作关系,基于自由贸易和友好合作的前提。”

距离英国计划的正式“退欧日”——10月31日,只剩下不到三周的时间,约翰逊将会带领英国民众强硬“无协议脱欧”?亦或是在最后关头与欧盟达成协议并获得同僚的支持,带领英国在有保障的前提下平稳离开欧盟?亦或是再次推迟脱欧,目前依旧是未知。

2.法治

  • "My government is committed to addressing violent crime, and to strengthening public confidence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 “英国政府致力于解决暴力犯罪问题,并增强公众对刑事司法系统的信心。”

其中,女王特别强调了关于引渡条例的规定

  • The extradition bill would create powers to immediately arrest suspected criminals who are in the UK but wanted in other "trusted" countries.

  • 引渡条例带来的权力能够立即逮捕被“信任国”通缉的、身处英国境内的犯罪嫌疑人。

3.环境

  •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environmental principles will be enshrined into law."

  • “有史以来第一次,关于环境问题的准则将被纳入法律。”

女王此次宣读的政府工作计划共包括26项法案,几乎覆盖了英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女王演讲结束后,议员们将重新聚集在下议院,对演讲的内容展开辩论。

  • After introductory speeches by two MPs, the prime minister will "sell" the speech to the Commons, setting out their vision for the country.

  • 两位议员先进行介绍性演讲,随后首相通过阐述其对国家的愿景,来向下议院议员们“兜售”刚刚女王的演讲(实际为政府接下来的施政纲领)。

  • At the end of the debate there is a vote. It's normally seen as symbolic, as it is extremely rare for a government to lose it.

  • 辩论结束时将进行表决。这被看作是象征性的举动,因为极少有政府的施政纲领通不过最后的表决。

然而,历史上还真有政府的工作计划被大多数议员投票反对,那还是在遥远的1924年。如今,英国面临“脱欧”的种种不确定性,约翰逊的这份施政清单能否获得议会首肯,顺利实施呢?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记者:韩宝仪

实习生:吕真仪 姚圣琪

中国日报欧洲分社出品

参考:中国日报双语新闻(ID:Chinadaily_Mobile)

运营实习生:李懿

英国女王去议会演讲,侍卫为啥敲了三次门才把首相叫出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