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清朝其实有女科学家吗?她24岁享誉世界却在国内鲜为人知|藏在历史书角落里的

人物荣誉
王贞仪,她在国外早就享有广泛的声誉。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曾经以她的名字命名了金星上发现的环形山。
世界权威期刊《自然》将她评为“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性科学家”。
2016年,她入选海外畅销书《50位杰出女科学家如何改变世界》。
2018年,她再次被收录至《数学的反叛女性》。
人物生平
1768年,王贞仪出生了,当时中国正值清朝乾隆年间,这时在地球的那头正进行着一场关于科学与理性的重大革命,而这一切和遥远的东方并没有什么关系。
11岁那年,因为在一个偶然的傍晚发现了祖父满屋的藏书。
小贞仪的求知欲一经开启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这些书集结了张衡、祖冲之、僧一行等古代科学家的全部智慧,全屋藏书多达75柜,是祖父毕生收集而来。
她“于书无所不窥,于学无所不闻”,仅仅用了5年就几乎看遍了所有的书。
于是,16岁时,在书读得差不多后,她便开始随着家人过上了四海漂泊、四处行医的生活。
她“向东出山海之地,向西游临潼之所”“复历吴、楚、燕、越等地,经行程不下数万里”,豪迈地写下了“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这样的诗句。
除此之外,她在前人的基础上写下了多部数学科普,希望用更简单的方式带领初学者步入奇妙的数学殿堂,她简化了三角函数,用仅仅千字就说清了勾股定理,将自己的成果汇集成了《历算存简》,还翻译了西方的筹算法学说《西洋筹算增删》。
她甚至鄙视封建迷信,在《葬经辟异序》中公开反对风水迷信,在官宦盛行炼丹延年之时,她大胆指出炼丹不过自欺欺人之举,这些行为与认知都大大超出了同时代人的观念。
他们嘲笑她“失闺阁本来面目”,简直是“闺阁狂士”。她却反驳道:“今世酉疏之士,动谓妇人女子不当以诵读吟咏为事,夫同是人也,则同是心性,六经诸书皆教人以正性明善、修身齐家之学,而岂徒为男子辈设哉!”
于是,王贞仪就是这样在反对之声中愈加勇敢、果断,为了传播知识与科学她不仅开设了自己的私塾,还“冒天下之大不韪”招收了男性弟子。
在25岁那年,她还通过自由恋爱遇见了丈夫詹枚,丈夫对她的研究也十分支持,还时常督促她收集文稿、积极撰写。
在研究天文数学的间隙,贞仪也会写写小诗,记录自己的生活与心情。
可她仅仅活到29岁,就因病去世了。
结尾
两百年后,她的文论终于按照遗愿被集结成册,付梓出版,名为《德风亭初集》,而德风亭,正是那个11岁的小贞仪站在祖父的中亭台里,第一次开始仰望星河之地。
而像王贞仪这样既善诗文,又通天象的女子,千百年来只有她一人,我们可以想见,在那样的时代里,王贞仪是多么地孤独。
但我们也庆幸,正因为有她,此后每一位心怀梦想的女孩,就又多了一份遥望星辰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