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宋末遗民诗人)

⑤“宋末四大家”之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会稽人。著有《碧山乐府》,又名《花外集》。史传无生平记载。晚年往来杭州、绍兴,与周密、张炎等人唱和,周密称他“结客千金,醉春双玉”,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
在宋末词人中,王沂孙的咏物词最多,也最精巧。他的咏物词的特点,一是善于隶事用典,他不是直接描摹物态,而是根据主观的意念巧妙地选取有特定含意的典故与所咏之物有机融合,使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相互生发。这就是清人周济所说的:“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山胜场也。”(《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⑥“宋末四大家”之蒋捷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词人。晚年在太湖竹山定居,著有《竹山词》。蒋捷的词多承苏、辛一路,内容多为怀念故国、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词风也是另辟蹊径,不主一家,而兼融豪放词的清奇流畅和婉约词的含蓄蕴藉,既无辛派后劲粗放直率之病,也无姜派末流刻削隐晦之失。他敢于直接表现亡国遗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异族统治的不满情绪,多角度地表现出亡国后遗民们漂泊流浪的凄凉感受和饥寒交迫的生存困境。其《虞美人》,将词人一生心境转折表露无遣。
⑦“南宋遗民词人”和《乐府补题》
南宋被灭之后,国破家亡的巨变带给一批词人难以忘怀的心理伤痛,他们往往选择不仕新朝,在历史上他们被称为“南宋遗民词人”。他们不仅是唐宋词史上一个颇具特色的群体,而且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地位极其低下且各受歧视和压迫下,文人们依旧坚持制作。可以说,创作不仅是南宋遗民词人对这一段特殊历史的一种记录, 更是对这一段血泪心灵历程的一种回顾。其中。取得很大成绩的遗民词人有蒋捷、刘成翁、汪元量、周密、张炎、王沂孙、何梦桂、刘克庄、舒岳祥等。南宋遗民词人的创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具体可以分为四类:咏物词、时令词、送别词、隐逸词。
《乐府补题》是词史上第一部咏物词专集,宋末元初一批南宋遗民词人所创作的咏物词合集。作者14人。词中的龙涎香、白莲、莼、蟹、蝉诸咏非区区赋物而已,皆寓其家国无穷之感。各位作者所使用的典故与意象多有重复,词意句法也颇为相似,惝恍迷离,题旨隐晦而哀感无端,风格十分一致。其中充满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与身世之感,寄慨遥深,婉转多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