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民间投资转正,经济增长信心全面恢复

2020-12-16 09:06 作者:谭浩俊  | 我要投稿

民间投资转正,经济增长信心全面恢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6%,比1-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0.2%,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虽然民间投资增速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但是,能够由负转正,说明民间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已经得到较好恢复。特别是近几个月来,已经克服了此前投资信心不是很足、投资热情也不是很强,部分民间投资者还在等待观望的现象,逐步进入正常投资轨道。

虽然说,衡量和判断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增长信心的指标有很多,如GDP增长速度、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情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判断经济增长信心有没有恢复,经济增长基础是否得到有效巩固的重要指标,甚至可认为是最重要的指标,应当是民间投资者的信心和热情。只要民间投资者的发展信心增强了、发展热情高涨了,那么,经济增长的条件就会越来越好、基础越来越牢固,民间投资已经济增长信心是否恢复的“晴雨表”。

今年以来,在疫情的影响下,民间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受到了一定冲击,投资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的压抑。因此,前10个月民间投资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因此,在分析经济运行情况和判断经济增长前景时,也必然会把民间投资作为非常重要的因素,作为衡量经济增长信心是否全面恢复的重要标准之一。要知道,民间投资与市场的关系是最紧密的,民间投资的热情度高,市场的活跃度就强。反之,市场的活力就不强。

很显然,在过去的10个月时间里,特别是上半年,民间投资的热情并不是很高,信心也不是很足,甚至是比较低的。真正看到民间投资者信心恢复,是从下半年起,尤其是近两个月,已经出现了明显恢复的现象。只要民间投资得到恢复,也就预示着整个经济都已经恢复到了比较正常的状态,出现了比较好的发展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以来,不仅国内机构纷纷预测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经济增长已经全面恢复,中国将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能够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国家,而且2021年也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且国际机构也普遍看好中国经济,给中国经济给出很高的评价。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中国经济将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IMF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幅有望达8.2%。世界银行的预测则显示,中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1.6%,而全球经济整体将收缩5.2%。世界银行还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7.9%。

应当说,国内外经济组织和机构的预测,与民间投资增长也是基本一致的,是密切关联的。国际国内经济机构看好中国经济,是基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比较好,增长的条件具备,特别是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民间投资则是衡量经济增长是否稳健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国内外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民间投资在中国已经全面复苏,并有可能成为明年及以后一段时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重要条件。

各方如此看重民间投资,也主要源于民间投资大多是生产性投资,是可持续能力很强的投资,是能够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大活力的投资。只要民间投资完全恢复,经济增长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同时,民间投资更多的又是中小企业投资,对稳定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民间投资稳了,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才会基础扎实。

我们注意到,除民间投资由负转正外,与经济恢复紧密相连,充分展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高技术产业投资,也出现了持续向好的局面。数据显示,1—11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8%,比1-10月份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2.8%、10.0%。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幅达到12.8%,明显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显然,这也有民间投资者的贡献。

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10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降,也与民间投资稳步恢复、民营企业发展步入正常轨道有着密切关系。毕竟,民营企业是就业的主渠道,也是就业的主要载体。只要民营企业全面进入到稳定发展的轨道,就业就将处于较好水平。所以,民间投资由负转正,也是民营企业正在全面复苏的标志,是民营经济对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贡献率提升的开始。


民间投资转正,经济增长信心全面恢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