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湿盛是什么意思,湿盛有哪些表现?
炎炎夏日,烈日当空,很多人会出现汗出不畅,食欲不佳,神疲乏力的症状,这是不是是“湿”在作祟?合理饮食有用吗?夏日为什么要去湿气健康养生?

炎热潮湿,阴雨绵绵,或久居卑湿之地,或涉水作业,或汗出沾衣,更容易感受湿邪变生疾病。若因夏季饮食不注意,过多进食生冷或误食发霉变质的食物损害脾胃会导致湿邪内生。
夏日因环境温度高,湿度大,容易感染湿邪,若再由饮食不当损害脾胃就可能会发生湿阻。中医药学认为天人相应,自然界将丰富多彩的四季变化授予人类,同样在健康养生方面也应遵照自然规律。
中国地域辽阔,伴随着夏日到来,除去烈日炎炎以外,在很多地区也有连绵的阴雨。夏日,尤其是长夏期间,去湿气是至关重要的健康养生内容。这一个时节有着高温、多雨、潮湿的特性,空气中湿度较大 ,所以说“湿”是长夏的主气,因而《理虚元鉴》尤其强调“长夏防湿”。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脾脏有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液的功能,而且帮助管理气血的形成和统摄,然而脾脏却最容易被“湿”困住。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脾喜燥而恶湿。打1个比方而言,脾脏好似1个机器设备枢纽位于身体中间,假如潮湿生锈,便无法正常工作了。
湿盛症状表现
湿阻最常见全身乏力、肢体困重、胸闷腹满、口淡、胃口不佳、腹泻便溏、小便不利、水肿、舌苔厚腻等表现。因为人的五脏六腑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脾脏被湿所困还能够引起身体内各大系统的病变,临床症状因人而异。
1、纳呆便溏
这指的是容易胸闷,没有食欲,稍微吃一点就感觉饱胀。湿邪也有“浊”的特性,除去大便较稀不成形或黏腻不爽以外,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有着秽浊不清的特性。比如小便浑浊不清、妇女白带增多、湿疹等。
2、舌苔厚腻
正常舌苔应该是薄白的,当舌苔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上有一层油腻状黏液的苔质时,为腻苔;苔质偏厚,望之无法见底,为厚苔。晨起漱口照镜看一下舌苔或许会让您见到身体是否有异常。
3、全身乏力
湿阻的乏力带有“困重”的特性,就好像被湿毛巾裹住沉重而无力的感觉。中医学也有“因于湿,首如裹”之说,喻指头部胀满沉重,如有物裹住亦为湿阻的表现之一。
4、身体酸重
关节痛,乃至屈伸不良,无法转侧,尤在夏日或阴天雨天。
5、口苦口腻
有些人到夏日就觉得口中腻腻的,带些苦涩味,即便 美食佳肴食之也索然无味,不妨注意自己是不是有“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