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齐秦争霸,为何数次合纵没打崩秦国、一次合纵就打瘫了齐国?

战国中期,即公元前334年,发生了“徐州相王”事件,是战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徐州相王”说白了,是魏国国君和齐国国君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即魏惠王和齐威王 。这可不是什么玩过家家,在此之前,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诸侯只能称爵。当然,这里的诸侯不包括吴、越、楚三国,这三国的国君比较牛逼,在春秋时期就无视周边嘲笑,自立为王。
“徐州相王”是一个时代的句号。从此之后,周天子不仅没有了实权,连荣誉称号都被人无情践踏。诸侯各国纷纷称王,战国进入合纵连横的时代。
从“徐州相王”的事件就可以看出,齐国在那一刻站到了各国诸侯的顶峰,号称“最强于诸侯”。魏惠王只是被齐国打服了,才尊称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也就是跟魏国客气一下,才来个互称为王。
“徐州相王”发生于马陵之战后。马陵之战,魏国的魏武卒被齐国打残了,这支无敌之师从此摔下神坛。
魏武卒的陨落,恐怕笑得最得意的是秦国。因为魏武卒一度是秦国的克星,是秦国将士挥之不去的噩梦。阴晋之战,秦国五十万大军对阵五万魏武卒仍遭惨败,这恐怕是秦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次战役。
齐国帮秦国打残了魏武卒,河西之地就再也关不住“凶秦”东进了。从战国中期开始,历史进入齐秦争霸时代。

所谓的“合纵连横”,在战国中期,合纵是指从北到南,燕、赵、韩、魏、楚等国联-合-起-来对付西边的秦国或者东边的齐国,连横则是指秦国或者齐国拉拢一些相对较弱的国家对付其它弱国。简而言之,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是“事一强以攻众弱”。
齐秦争霸的前期,齐国一度占据优势。马陵之战后,魏国被齐国揍趴下,秦国突然对齐国发动桑丘之战,这是秦国自商鞅变法后第一次与齐国正面交战,结果却是惨遭失败。此后二-十-年,秦国再也不敢与齐国正面杠上,转而开展连横策略。
张仪、公孙衍、苏秦、陈轸是战国时期合纵连横“四大策士”。张仪主要是为秦国搞连横运动,公孙衍与苏秦则主要是做合纵攻秦的运动。
桑丘之战后,秦国韬光养晦,张仪为秦国开展连横运动,遭到政敌公孙衍的抵抗。由于“凶秦”越来越凶,这个时候,公孙衍的合纵之策得到各国认可,公元前318年,各国第一次合纵攻秦,参加的有魏、楚、韩、赵、燕等五国。从此以后,秦国有过数次被合纵群殴的经历,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
公元前318年的第一次合纵攻秦,实际上真正与秦军交战的只有魏、赵、韩三国,各国联军各自为军,一盘散沙,组织溃散,在函谷关就被秦军击败。这次合纵,实际上没有哪个国家想真正与秦国死磕到底,都是想等着别国军队与秦军死磕,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所以谁都不卖力。
公元前298-年,齐国与韩、魏等三国合纵攻秦。这次齐国有孟尝君坐镇,孟尝君与秦国有仇,所以攻秦格外卖力。这次合纵时间拼得有点长,历经三年,三国联军终于攻破函谷关。函谷关一破,秦国立马慌了,咸阳震荡。这个时候,秦国能屈能伸的精神发挥了作用,立马断臂求生,以割让三城的屈辱条件,换来了三国联军的撤走。如果当时三国联军一定要跟秦国打个你死我活,估计就要改写历史了。
公元前287年,齐国又联合赵、魏、韩、燕等国组成五国联军,准备再次合纵攻秦。这可把当时破天荒称帝的秦昭王吓了一跳,这动不动就要围殴自己,那还得了!秦昭王赶紧放弃帝号,归还了一些赵国和魏国的城池,并主动向齐国巴结示好。这才让齐国主动散去了五国联军。
从几次合纵的情况看来,齐秦争霸中,齐国是略占上风的,它的经济和实力也是名副其实地走在诸国前列。其他国家,包括实力与齐国相当的秦国,其实都对齐国有多多少少的忌惮之心。
在齐国合纵撤兵后,秦昭王-还专门派使者前往齐国,向齐湣王表示,秦国愿服从齐王,齐秦联合,共分天下。意思就是,秦国愿意做齐国的跟班,一起灭了其他国家,共同瓜分天下,齐国做老大,他秦国做老-二就行。秦国之所以愿意这样自降身份向齐国示好,主要还是因为秦国与齐国互相忌惮,以此来达成一种和平协议,你我双方各打各的,互不干扰,而且这样做也能麻痹齐国,让秦国得到发展的机会。
然而齐秦争霸的破局关键手,并非秦国,而是燕国的乐毅和苏代。
公元前286年,齐国灭掉了富庶千里的宋国。这让秦国惊掉了下巴,齐国一旦吞并宋国,极有可能发展成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头号强国,这让秦国如何受得了?
秦国开始策动各国合纵攻齐,魏国、赵国和楚国也是出于对齐国的恐惧纷纷响应,然而最想置齐国于死地的,还是燕国。
因为燕国曾经被齐国灭掉过,燕昭王每时每刻都想对齐国复仇,所以他派苏代接近齐王作为内应,一度引导齐国攻秦灭宋,招来各国敌视。
公元前284年,燕国的乐毅统率燕、秦、韩、赵、魏等五国军队进攻齐国,齐湣王好大喜功,骄兵应战,又有苏代作为内应为五国联军提供帮助,再加上乐毅一心要与齐国死磕到底,齐国被攻灭70多城,死伤惨重。
这次秦国发动、燕国主攻的合纵攻齐,差点灭了齐国,齐湣王也因此被敌军所杀,后来齐国将军田单反败为胜,将五国联军赶了出去。但齐国经此一役,直接被打瘫了,国力再难恢复,从此一蹶不振,无法再与秦国争霸。
齐国陨落,秦王估计做梦都会被笑醒。
同样是被合纵攻伐,秦国懂得审时度势,认输了就该道歉赔偿割地,低三下四点也没关系。而齐国,不仅是被人设局下套,招来各种新仇旧怨,还在与敌人的死磕中拼掉了全部的国力,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令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