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自述及检查、诊治方案分享

2022-07-28 09:32 作者:荣新奇教授  | 我要投稿

父母的争执、经济的压力将无助的少女推入了无止尽的烦恼与恐惧中,焦虑的感觉使她夜不能眠,她只想要一个安静自由的喘息空间,谁能带她走出情绪的迷宫。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从小学开始,我就思索这个问题。妈妈总是说我太过敏感、想太多了,个性上容易烦恼、操心,什么事情都往心上摆,所以日子才会过得不快乐。妈妈似乎很难了解我的心情。

我在一个复杂的家庭中成长,爸妈的结合是二度婚姻,生下我却给了我一个充满吵闹与战争的环境。爸爸好吃懒做,只会从家里拿钱出去,却不知道自己该尽养家的责任,日子总是在钱的争执中度过,时不时为交不出下个月的房租而不安!他们为什么不珍惜共组的新家庭呢?也不考虑我的感受?


我常想为何我的家庭和其他同学不一样呢?从小我就比同年龄的同学还要成熟,或许是因为家庭的因素,可是毕竟我是个孩子,我不知道如何处理我的担心、烦恼和害怕,我不喜欢他们争执,我讨厌爸爸的不负责任,甚至他又三婚,弃我们于不顾。可是这样的痛苦我要向谁说呢?同学不会懂,妈妈自己也很痛苦,我不想让她担忧,只好压抑自己的感觉。我记得我常用刀片割自己的手腕,幻想只要我死了,或许他们就会停止战争,在伤口与流血的过程中,我可以忘记痛苦的感觉。

后来因为姐姐的帮助,以及我的坚持,妈妈终于同意搬出来,远离父亲的骚扰。搬出来后,吵闹少了,但是我的心情仍然快乐不起来。


上了初中后,我开始失眠,很难入睡,隔天上学都会迟到。初二换了一个年轻的女班主任,她不会一直怪我我迟到的事情,也尝试和我谈话。我很想要表现出好的一面给她看,可是一到晚上即使很累,还是无法入睡,脑子里就是停不下来。

大大小小的事情我都会烦恼,像是未来要找怎样的工作,才能帮家里赚钱?姐姐的工作和身体状况,也让我很担心,还有担心妈妈找不到工作……。想得我脑子都快炸了,也想不出所以然来,更可怕的是我无法停止思考这些问题。


最近失眠的情况更严重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要妈妈对我唠叨或是家里有人吵架,我就觉得快受不了,要崩溃了。我好想要大叫,只要我一个人在家,我一定要把窗户都关起来,让自己一个人静一静。记得有一次上辅导活动课,老师让我们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我画满了整张图画纸,像是一个迷宫,我告诉老师,在画里面好挤哦,快要喘不过气,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我发现我好想要有一个自由、安静的空间,不要有烦恼,不要有吵架,不要有人唠叨,我需要喘息的空间。

我担心自己是不是不正常,在学校时好像很活泼,疯疯颠颠的,脑袋一片空白,没有人知道我有这么多的烦恼。可是当我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时候,我希望全世界都没有人,就让我一个人独处在黑暗的房间中。这样正常吗?我要怎样才能帮助自己过得快乐一些呢?

诊断建议:

配合症状严重程度、影响层面以及持续时间等三方面的信息,初步诊断个案可能有抑郁症倾向或焦虑性疾病。

目前个案出现情绪低落、失眠等情况,若时间超过半年以上,还要进一步观察是否胃口不好、做事兴趣降低、注意力无法集中,若维持生活的功能有退化等状况出现,则倾向于抑郁症的诊断。


另一方面,若个案情绪低落主要是因为担忧、烦恼大小事情、思想无法停下来、无法入睡等,则需考虑焦虑症,若还有伴随其他身体病痛出现,则可能是身心症。

由于个案提到自己的家庭很复杂,和别人不一样,所以也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其中。同时担心自己是不是不正常,在学校与在家中判若两人,也显示个案有病识感。

所以综合上述症状,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很高。但仍须进一步理清目前的症状,是因为初一生活的适应性障碍或压力反应,延续到初二演变成抑郁症;或者是上了初二才有的适应性障碍。若属前者,则抑郁症为首要诊断,同时进一步检查个案目前在学校、家庭、生理、心理等适应状况。

建议:

1.首先,因为失眠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上学以及学习的状况,所以改善其睡眠为首要的治疗目标。短期内可先服用抗焦虑剂或者镇定性的安眠药。假如个案还是持续容易担忧、烦恼,可考虑其焦虑的程度与需要,使用抗焦虑剂。抗焦虑剂的使用,白天可以减轻症状对生活适应与学校学习的影响;晚上则可以帮助睡眠,改善失眠的问题。

2.其次,个案情绪方面的沮丧、抑郁,可考虑使用抗抑郁剂,来帮助她较快速地减轻负向情绪。

3.了解其目前支持系统的状况,是否有人可以理解个案困难的处境,愿意倾听与关心。

4.提供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包括帮助个案看到自己的长处,找到困境中可为之处,并鼓励她做积极与创造性的努力。在认知上,帮助个案觉察自己的负向思考,减少其对事情负面的期待与想法。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可以邀请其家人一起会谈,协助家人了解其内在心理世界,指引家人改善互动与沟通的模式,采用支持与正向的方式来对待个案。最后,在家人的配合与了解下,治疗师会进一步帮助个案与家人改善生活环境。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对生活空间的需要能鼓励其发展独立与自主的人格,而这种生活环境的营造,也可以帮助个案改善与减轻压力症状。

总而言之,通过药物的帮助、支持性家庭系统的建立、以及支持取向的心理治疗,最终的目的旨在帮助个案感受到目前困难的处境是有方法可以改变的,让个案感受生命与未来。

原文原创自荣新奇教授催眠心理工作室,如需转载,请取得许可并标明出处。有任何疑问,可以点击头像私信联系。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自述及检查、诊治方案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