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源解决衰老!日常6大营养素来源,有效降低80%DNA损伤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健康的崩坏和衰老的累积,往往从承载细胞生命信息的DNA损伤开始。每天暴露在电离辐射、紫外线下都会导致DNA损伤,随之而来可能是,癌症、糖尿病、不孕不育、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问题。
DNA损伤将如何影响你的健康?哪些日常饮食有助于修复损伤?澳大利亚基因组健康基金会Michael F. Fenech团队在检索了96篇论文,分析了134种干预手段后,给出了答案[1]。想要健康衰老,还得看这些宝藏食物们!
(营养素指南可直接滑至第二部分阅读)
PART 01 年华似水流逝,DNA损伤如何知?
首先,回答读者朋友们可能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DNA损伤?
从外在因素上看,暴露于电离辐射、紫外线和各种化学试剂会发生DNA损伤;而在我们看不见的身体内部,损伤可能来自于水解、氧化、烷基化和碱基错配[2]。
DNA损伤可能发生在我们生命的任何阶段,无论是在生命早期(例如发育缺陷),还是成年后(例如癌症)。
DNA损伤的细胞会出现基因组不稳定和/或衰老迹象。随年龄增长,这些衰老细胞增加,衰老促炎表型会增加年龄相关病症的风险,如不孕不育、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1]。
图注:DNA损伤促进衰老的机制;橙色外圈表示各种年龄相关疾病
好在,过去50多年里已开发出多种生物标志物,可在分子或细胞遗传学水平上帮助我们判别DNA损伤。在本篇文章中,涉及的DNA损伤标志物包括但不限于:
1.染色体畸变
这种情况下,DNA会出现缺失、多余或不规则的部分,从而表现出染色体结构或数值异常。这也是人类最早能测定的DNA损伤标识。
图注:正常染色体(左二)和染色体畸变(右二)
2.微核
微核来源于细胞有丝分裂期间,没能正常分离的无中心染色体片段或整条染色体,因此被排除在两个子核之外。通过微核计数,能更简单地掌握DNA损伤水平。在红细胞、口腔细胞和淋巴细胞中能够检测到微核。
图注:箭头所指部分为细胞分裂时出现的微核
3.端粒损伤
端粒是DNA染色体末端的重复序列,是防止末端重组和多中心染色体(染色体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形成所必需的。而由于DNA复制压力和自然磨损,端粒会缩短;若出现染色体末端DNA键断裂,端粒可能完全丢失。因此端粒损伤也是DNA损伤检测物之一。
图注:端粒示意图
想要修复DNA损伤,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不二之选,它们在DNA复制和修复中作为底物或辅助因子发挥着重要作用。
PART 02 六大天然营养素,金牌DNA修理工
由于各试验选用营养素不完全一致,以及不同试验针对的DNA损伤生物标志物存在差异。 在一番梳理和对比后,小编整合了出镜率较高或显著修复DNA损伤的几大物质,以供参考:
1.维生素C
维生素C对健康的益处无需多言,同样,在针对DNA损伤这一块,它依旧发挥稳定。有两项研究显示,维生素C能使染色体畸变分别显着减少70%、40%。而维生素C与维生素A的组合能使口腔细胞中检测到的微核减少39%。
食物来源:番石榴、甜椒、柠檬、橙子、猕猴桃 [3]
2. 维生素E
在美国的一项白斑(口腔粘膜病变)化学预防试验中,补充维生素E的参与者口腔微核减少了80%,白斑细胞微核减少了63%,有助于阻止病情的发展恶化。
食物来源:小麦胚芽油、葵花籽、杏仁、花生、牛油果 [4]
3. β-胡萝卜素
多项涉及口腔微核检测实验都证实了,β-胡萝卜素能有效清除口腔中的微核标志物,分别能减少61%、71%和75%。尤值一提,大部分实验选用的是常咀嚼槟榔和烟草等致癌混合物的人群。
食物来源:胡萝卜、菠菜、生菜、西红柿、红薯 [5]
4. 锌
在弥补DNA损伤方面,锌元素对于端粒的保护较为显著。在一项健康老年人12周补充锌的实验中,可见参与者的基因及端粒稳定性都得到加强,而端粒碱基的损伤明显减少了51%。
食物来源:牡蛎、螃蟹、牛肉、龙虾、豆类 [6]
5. 姜黄素+胡椒碱
姜黄素的主要来源包括姜黄或咖喱,胡椒碱则天然存在于黑胡椒中。研究显示,6个月补充姜黄素与胡椒碱的组合可以减少75%白细胞DNA键的断裂和损伤,对暴露于毒性元素砷的受试者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6. 紫锥菊多酚
紫锥菊是一种美洲原住民药用植物[7]。研究显示,常常接触放射性工作的人员通过补充紫锥菊多酚,可使得淋巴细胞中的染色体畸变减少70%;而在另一项检测到染色体畸变增加的放射人员队列研究中,同样发现紫锥菊多酚可使淋巴细胞微核频率降低26%。
图注:紫锥菊多酚提取物示意图
TIMEPIE COMMENT
本篇综述首次探究了各种微量营养素、植物化合物对人类DNA损伤的影响,从这一角度证明了通过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干预手段对大幅降低人类DNA损伤水平是可行的。
不过,大多数研究仅考察一种生物标志物或两种生物标志物的组合,例如淋巴细胞和口腔细胞中的微核、仅淋巴细胞中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等。因此,未来研究需要考虑纳入更多的DNA损伤标志物以判别物质对于修复损伤和减缓衰老之间的差别。
这里是只做最硬核续命学研究的TimePie,专注“长寿科技”科普。日以继夜翻阅文献撰稿只为给你带来最新、最全前沿抗衰资讯,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疑惑;日更动力源自你的关注与分享,抗衰路上与你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