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建议

相较上古三式而言六爻相对来说还是较为年轻的,近些年在易学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六爻也是较为受欢迎的一门数术。这肯定是让人高兴的事情,毕竟不用担心这类传统文化会失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人却失去了求真的本愿。这里借用《乌合之众》里的一句话“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问题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目前在学习六爻的过程中许多人都绕不开的一本书肯定是野鹤老人的《增删补易》本质上这本书是李文辉整理的野鹤老人的手稿,是李文辉对野鹤老人手稿的理解,许多删减已经不可考,对于野鹤老人手稿中的理气与象法在书中也没有真实的体现。所以我们在看增删的时候会发现后很多地方是冲突的。这并不是野鹤老人自相矛盾而是李文辉对理解和野鹤的手稿产生了一些矛盾。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议可以先看《易冒》。初学的人看“增删”很容易被其中的旺衰概念和五行生克困住,也是很多人难以走出的一个大坎。其实易学并不只有六亲五行,也并不是执着于符号的概念,本质上就是:“易者,象也。象者,像也。”这充分的说明了易的本事就是“象”而非“旺衰”。光靠五行生克是旺衰无法解决现实问题。诸如有人要寻物,寻人,问缘由,这些都不是单纯的吉凶问题,旺衰又如何解决呢?如果旺衰是易的本质为什么要遁天干?为什么要纳六兽?为什么要用神煞?这些都是多余的么?既然多余又为什么纳到里面去?显然这是说不通的。再者,书中什么时候说过日辰论破?书中只有月是论旺衰的,但也仅仅是表现一种程度,程度并不能影响事情的发展,不然还要动爻干嘛?日辰论十二长生诀,书上提了,后面没提,也并不代表野鹤不用。不然书中为什么提十二长生,这又是多余的么?
所以在学习易的过程中有很多是我们需要思考的,细细思考会发现书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当你真正去实践的时候会漏洞百出,这事我们就要通过实践来修正逻辑思路,去辩证书中说的是否是真理。而非只是简单的生生克克,如果单纯是这样那么我相信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三天也可以学会,既然这么简单为什么现实社会中掌握的人这么少,显然单纯的生生克克是讲不通的,这不过是大多数人在学习中会掉落的圈套,爬出来的人少之又少,否则想必历史上的易学大家也不会这么少。
一点不成熟的建议
在这里推荐先看《易冒》《五行大义》,初学不建议观看大量的现代书籍,虽然每个作者也都会说一些真东西,但是辩驳起来会很耗费精力和时间。其中的核心也不会因为你花了几十块钱买我一本书就全盘托出。学易的道路是漫长曲折的,唯有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才能踏实的走这条路。
祝看到这里的各位,易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