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需要张雪峰——论“张雪峰风波”与新闻学

2023-07-04 10:26 作者:原来昵称只能写这么短  | 我要投稿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前言:张雪峰火了 最近,张雪峰老师在网上火了。这话说得也许不太对,张雪峰一直都很火。只不过最近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关于他的轩然大波。至于火的源头,是因为他在直播过程中回答家长提问时的言辞,这里给不了解的小伙伴讲一讲。 一位家长在张雪峰直播时问他:“张老师,我家孩子是理科生,高考590分,想学新闻传播专业,您觉得合适吗?”张雪峰当时的反应确实很夸张,他直接对那位家长说:“这么说吧,如果劝不住孩子,那你就在填志愿的时候把他打晕,无论如何也不要让他学新闻。” 张雪峰的这一段直播录像在网络上传开之后,瞬间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对张雪峰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下面我来发表一下我自己对这个事件的整体看法。 一、表面上哗众取宠的张雪峰,却把我们所有人变成了小丑 张雪峰,毕业于郑州大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当年学的是什么专业——他学的是“给排水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很冷门的专业。但后来,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知名的志愿规划师和考试指导师。 我们为什么选择去信任张雪峰?因为他是过来人。他对全中国几乎所有的本科和专科院校了如指掌,随便问他一个学校,他都能给你说明这个学校的详细信息。博学、可靠、真诚,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选择信任张雪峰的原因。他是真正地为普通人家的孩子着想,讲各类专业和高校的真实情况一五一十地介绍给你。没错,张雪峰赚的钱确实很多,但我觉得这是他应得的。他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帮助全国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规划了一个更好的未来。更何况,他本身就是一个不慕名利的人。 张雪峰的课程,以夸张、幽默著称。很多人刚开始都把张雪峰的课当做段子去听,但渐渐地,在看透了这个社会的真相以后,却发现自己根本笑不出来。张雪峰的话,太幽默,太真实,太残酷,他把残酷的社会现实毫不掩饰地揭露出来,造就了一种让人难受得想哭的幽默。真可谓是“有的人看段子,有的人照镜子”。垂死病中惊坐起,小丑竟是我自己。 二、新闻学究竟好不好? 首先,仅仅对于选新闻专业好不好这一个问题,我发表一下我自己的意见。下面是在百度上关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详情的截图。

相信大家很明显地就能看到,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习内容无非是新闻传播、广告、编辑这一类。新闻传播学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其实也较窄,主要包括:记者、编辑、出版商、新闻主持等,其中新闻主持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学播音主持的艺术生。 而目前社会上的现状是:传统媒体越来越少,自媒体人越来越多,许多传统媒体也在改变自己的新闻传播方式,向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去演变。比如说,以前我们获取新闻就只能看电视、看报纸;而现在,央视新闻有官方网站,在各大视频平台都有官方账号,还有软件“央视频”,让我们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获得信息;各大报纸也纷纷开发了自己的App和网站,所以现在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新闻方面的工作需要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少,对新闻专业学生的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每年新闻专业的学生却越来越多。再加上新闻学是一个没有“专业壁垒”的专业(这个概念在下文会有解释),很有可能你辛辛苦苦学了好几年的新闻,最后还不如一个对新闻学专业知识一窍不通的自媒体人。 这就是为什么张雪峰劝大多数人不要去学新闻学。在上文的那个案例中,那位考生考了590分,而且还是理科生!而且还是在新疆!想必大家都知道590分在新疆是什么概念!如果他真去报新闻学,那真的是太浪费他的分数了。他完全可以去学一个更好的、更容易就业的理科类的专业,让他自己拥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但是,新闻学也确实是一门学问很多的专业,我们不能没有新闻学。关于这一点,在下文会有详细论述。 三、关于网上对张雪峰的评价 这段时间网络上对张雪峰的各种攻击和诋毁,真的让我非常恼火。而且,攻击他的除了一些自媒体人之外,也有许多大学教授等等所谓的教育界“权威人物”。他们攻击张雪峰的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张雪峰的言论威胁到了他们的饭碗。于是,张雪峰老师遭到了大量的言论攻击,直接被气进了医院。

可他做错了什么了吗?他什么都没有做错,他只是在为普通人发声,他在为面对高考志愿时迷茫无助的孩子和家长们提供最真实、最可靠的信息和最真诚的建议。但这偏偏就触动到了某些人的利益。

对于这些人,我想说,你们没有作为一个新闻媒体人,或者是一个公众人物最基本的道德素养,那就是——客观公正。网络和新闻在你们眼里不是传播真理的媒介,而是你们捞取名和利的工具。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最近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人民日报关于张雪峰的评论”了。具体见下图。

网上流传的人民日报对张雪峰的评价,把“张雪峰风波”推向了顶点。然而,当我去搜索人民日报的官方网站、百家号、微博官方号、官方软件的时候,我却发现我搜索不到这篇人民日报的文章。在微博上也只能搜到一条2017年发布的内容。有图为证。

这只能说明一点:所谓的“人民日报关于张雪峰的评论”是被捏造出来的谣言。 我虽然不知道这样的谣言是谁捏造出来的,但这种捏造谣言,为自己赚取大量的网络流量,损人利己的行为,真的是没有一点道德底线。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没有新闻学。新闻能够使人们获取信息,而媒体能够让人们自由得发表自己的观点。现在的网络就像是给了每一个人一张大白纸和一支笔,你可以在这张纸上面任意书写。但是,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发言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而新闻学教会我们的,正是作为一个新闻媒体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真实、客观、公正,去传播真相,去传播真理,而不是散布谣言,赚取流量,捞取利益。我们应该以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对待新闻和新闻学,而不是以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去看待这个社会。我们让大众看到的,就应该是真实发生的,是大众本应该看到的,而不是我们想让大众看到的。 一个专业总得有人学,但是适合学不同专业的人大不相同。新闻学就是一个不适合大多数人学习的专业。我们每个人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应该全方位地考虑兴趣、就业、待遇等多方面的因素,要去充分了解有关信息,而不能仅凭一时冲动。 我们学习是为了获得能力,获得能力是为了生存。如果一个人都无法养活自己,难道还能去追求所谓的崇高理想,实现所谓的伟大成就吗?拉倒吧,在这个社会上,挣不到钱,照样被饿死。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学习工作从来都不是为了什么“梦想与价值”,都是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有房有车有存款、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我想就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理想生活。在物质条件满足之后,我们才有条件去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养活自己。“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偏偏有些人就生在了罗马”。这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认来说,就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和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四、关于“专业壁垒” 文章的最后,再来解释一下上文提到的“专业壁垒”是什么意思。它是指一个专业对应的工作对本专业知识要求程度的高低。通俗点说,如果你学了一个没有专业壁垒的专业,那么你将来在相同的岗位上甚至可能干不过那些没有学过你这个专业知识的人。除了新闻传播,市场营销也是一个这样的专业。众所周知,只要你情商高,会说话,就很适合去干销售。 对于那些有专业壁垒的专业,只有当你具备了专业知识才能去工作,那你在就业时面对的竞争就会小很多,就业也容易很多。 那么那些专业是“专业壁垒”比较大的专业呢?对于理工科专业,计算机、数学、自动化、电子信息等与现代电子信息科技有关的专业,既有较大的专业壁垒,又是国家目前急需的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对于文科专业,首选法学、财会、汉语言这三大专业。 六、结尾 不管网上的媒体对张雪峰老师进行怎样的攻击,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有很多人站出来为他发声。这个世界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坏,但正因为有张雪峰,和千千万万像张雪峰这样无私、博爱、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我们的世界才变得越来越好。张雪峰把自己的满腔热血献给了教育事业,希望在未来,能够有更多这样的人的出现。

我们,需要张雪峰——论“张雪峰风波”与新闻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