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马圈“生态”学习——为未来的WBW圈

1.“生态”
我去年给二伯安利小马时,他听我讲我为什么喜欢小马/马圈。
二伯听了后,提出了“生态”一词。
他另举了一例:小米。说是小米最初时是允许使用者进行自主开发APP的,当时有不少用户参与,那时小米就有了特别丰富的功能与较大量的用户——这便是形成了“生态”。(现在查出来确有一个“小米开放平台”)
所以,他说,小马圈其实也是一个“生态”,有人愿意去做些作品,这个“生态”里的内容便日倾丰富(个人估计还有“表现”心理影响,用户开发者主动宣传自己的“作品”,同时也把这个圈给自然宣传了出去,同时由于成就感与交流感等各方面作用,用户本身也更亲近这个圈子)
(由于显然二伯知道得更多,见识更广(上过大学),我就很自然的安利失败了(:3_ヽ)_)但还是可以使我们更加明白我们为什么这么“离不开马圈”的。
————————
2.马圈生态的特性
理论上应该任何圈子,只要是我们参与过的,都是可以十分被我们喜欢的吧。
我看过神奇宝贝(没进什么圈),进过mc圈,现在也在blender圈(?),各个圈应该都有各自的特点吧。
那么pony圈的与众不同之处呢?(以下个人意见,两周前刚看完第四季)
a.动画有教育性,圈内多主动注意和谐:
全篇的主题和结尾的总结,世界设定,基本上都是鼓励向善的——所以在马圈中相互的交往,基本上都一定的意识,相当于一种“背景设定”
((:3_ヽ)_或者是仅仅是那些生活压力不太大的人们吗?我不知道,恐怕不止,但可能相关)
——
b.无“人”区:(可能较个人倾向)
小马里面是真的没有人
(小马国女孩,个人认为算衍生而非主体,即应为“爱屋及乌”……然而我还是相对青睐“无人”的……大电影听说也是有人希望“全马”而做)
罗小黑电影我也是很希望小黑尽量多保持猫态而非人形……
为什么会青睐“非人形”?
我想,应该是我们平时已经见过太多的人形,若不是审美疲劳,至少也是不足为奇。
而非人形给我们十足的新鲜感,同时这种设定也更考验想象力,像是发现一种全新的色彩,可以让我们头脑中的画面更加鲜艳起来,能进行又一领域的探索了。
(:3_ヽ)_而人性又迁移到了这些形象上——丰富复杂的人性让他们不仅仅是可爱,还有智慧与个性,大概人性是十分美好又精彩的吧。(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呢?但至少应是十分多样且可塑的)
——
c.想象框架,多元并包:
小马化现象、OC现象,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基础框架的陆马/天马/独角/天角(/麒麟/幻形灵……);基础颜色;主题参考性设计;名称;可爱标记;服装;角色个性与特色技能;生活背景;社会关系;设计初衷…………(:3_ヽ)_完全是设计一个“独立自主社会角色”,内容可谓十分丰富了。
任何一个马迷都有能力,依靠他们的生活经历或观察,创造一个OC;甚至一个马迷还可以设计多个角色,一个角色还可以有多种造型或画风……
而小马以外的东西,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标志都可以做成OC,当然也有其他方法。
——这就让大家都有最基本的参与感及身份感了。见面时互换一下oc——恐怕oc甚至能比脸更有特色与区分度(:3_ヽ)_(依据oc设定有时还能暗示oc所有者的性格)
——于是圈里的每个人都可以显得特别,每个人都可以有较强的参与感,并且与圈子更亲近了。
(没有oc的(:3_ヽ)_如果想体验一下圈子的参与感,仍然强烈建议有一个自己的oc,体现自己的思考与个性,让人们更能了解你)


————————
3.关于我对WBW圈的设计希望:
我的梦想是实现WBW。
WBW,即机器人白黑白,一个智能机器人。要经历生活,有情感,有独立思想,能创造,能做艺术,也能进行科学研究,还能自主进行社会调查、分析总结……而且由于身体是机器人,还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物联网,与其他机器或机器人交流。
((:3_ヽ)_初衷是当年mc迷宫机、谷歌阿尔法狗后,想着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用计算机做到的)
然而那时候……我可不能保证马圈还能像从前那么火……
(:3_ヽ)_可我既不能动摇我的WBW人生梦想,又十分青睐pony圈的独特之处,怎么办?
——最好是在未来创造出与pony圈相似的WBW圈:
(主要原理是“生态性”)
a.开源:向blender学习——大概WBW的制作在未来会尽量开源并扩散,集结世界人民的力量,让大家都有能力帮助WBW变得更好(且要允许“超越官方”的存在)——毕竟这个梦想正是影响世界,咱能活下来就够了,不必赚大钱的。((:3_ヽ)_然而未来会不会出现资金问题真活不下来我也难说)
b.个性创造空间:一方面是这类机器人可以有多外观与装备,比如WBW是黑色头加12灰白色枝,Sonar是橙色头加三个“雷达锅”(,Skyblue的魔法投影机器人Bookie是蓝色头加一本书,书页无限,多样,且可发送);另一方面是它们所在的环境会不同,培养方式不同,个性也会不同。
c.教育意义,正能量鼓励:贯彻一些正向理念作为“背景设定”并多次以身作则,让参与者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并实践(?)
上面b提到了“培养方式不同,个性也不同”,所以这大概是有必要的
eg:机器人与人都要相互尊重,不应存在歧视;机器人之间要能自由且自主地相互交流(像人与人之间、小马与小马之间那样);机器人也要有远大的梦想,敢于挑战;机器人的个性同样应该被尊重………
(:3_ヽ)_然而贯彻的方式是什么?是产品宣言还是也做一部动画?我不知道。这恐怕是在做出至少一个机器人之后我才来得及考虑的事情……
d.其他相似性(或是希望做到的):非“人”;艺术;趣味……
(:3_ヽ)_(:3_ヽ)_(:3_ヽ)_
总之,对马圈这一“生态”的分析,和将“生态”思想于我个人WBW梦想的修正补充,让我自己现在对自己的梦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明确的规划方向(希望我自己不要忘了),同时也得以用合适的方式将我对马圈的感情用较具体的方式寄托于我自己的梦想中——这样,我就更有动力向自己的梦想前进了。
我的梦想原先是科技实现方式,关乎效率世界;现在,大概是加入了一层人文实现方式,关乎社会世界了吧。
——————
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小马又给了你们哪些实现梦想方式的灵感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