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费率大降20%

2023-07-10 15:40 作者:网叔点财  | 我要投稿

因为真的卖不出去了,有17家公募基金就顺应“民意”开始降管理费。

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收入大概要降20%。

但问题来了,公募基金卖不出去,臭名昭著,是真的因为每年1.5%的管理费吗?

肯定不是啊!

他们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吗?

肯定也不是啊……


这个世界,大部分人在大部分的时候解决问题,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少有人会去真正关心问题的本质,一竿子戳到底去解决问题。

年轻的时候,网叔把这个问题简单归结为“一个人的能力”。

后来发现:“大谬!”

进入中年之后,才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不在能力,而在利益。真理固然重要,但是在这个几乎所有人都低头找钱的时代,屁股才真正决定脑袋。

解决本质问题,很难,很容易得罪人,回报率又不确定。

关于解决本质问题,

在一个公司,如果出现公司发展的顽疾,除了老板因为利益绝对相关有动力去探索外,除此之外,没有匹配的机制,其实没人愿意去做。起初还是假装不知道,久而久之因为长期回避,真的就不知道了。

在一个行业,如果出现行业发展的顽疾,除了个别有偏执狂气质老板,或者没有参与存量利益瓜分的新进来的革命者,如果还有一口饭吃,是没人愿意去改变的。久而久之,行业越来越烂,直到需要重新洗牌,死一批人。


公募这个行业最根本的问题:

不关心基民的死活

当然,不关心基民死活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基金是靠规模躺赚的,基民死活有关系,但关系也没那么大

而规模,又可以通过“短期高收益”去营销基民。

于是乎,调动公司一切资源来造星就“见怪不怪”,明的,赌赛道,基金经理,押注成了鸡犬升天,押注失败明年再来,基金公司,广撒网,一堆基金经理赛马押注;暗的,可能还有“见不得光”的抬轿子,针对性地用大基金拉小基金“造”业绩,“造”神。

为了降管理费而降管理费,不仅治标不治本,甚至会推动公募基金行业的恶性循环。

因为这样一来,基金赚钱的规模要求更高了。

更高的规模,必然需要更大的短期业绩诱惑,需要更大的营销投入。

还不是走老路?


公募基金行业的正道,唯一的出路就是跟基民收益绝对正相关。

注意,不是做出来的表面业绩,而是持仓基民真金白银的收入。

管理费降是必要的,维持一个最低的运营成本。但是降管理费的同时,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应该是基金业绩的提成:

如果买基金的人不赚钱,一分钱都拿不到;如果买基金的人赚大钱,可以分一定比例。

屁股决定脑袋。

没有跟基民收益正相关,谁会为基民卖命!靠高尚的品德吗!?



费率大降2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