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奶酪博士”因不正当竞争被罚:“乳业巨头”加码奶酪赛道,行业或迎“变局”?

2023-02-28 10:16 作者:中食财经  | 我要投稿



“奶酪营养成分是牛奶、酸奶的10倍”,近年来,在西方素有“奶中黄金”、“牛奶精华”美誉的奶酪在国内大众消费中活跃起来,市场竞争亦被推向前所未有的热度。


近日,一则奶酪博士(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奶酪博士)被罚10万元的消息被报道。市场监管部门调查认为,奶酪博士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规定决定对其罚款10万元。


资料显示,奶酪博士创立于2019年,以“奶酪博士,就是营养”为宣传定位,旗下有低盐高钙小圆奶酪、A2β-酪蛋白奶酪棒、佐餐系列奶酪等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奶酪博士的产品此前多由山东君君乳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君乳酪)代工生产。


01

“不当竞争”背后,行业扩容


与百吉福、妙可蓝多相比,成立不到4年的奶酪博士,通过短视频踩拉式宣传,将自己推向舆论风口。


无独有偶,此前,乳业品牌“乐纯”关联方北京乐纯悠品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因在自家儿童乳酪棒电商宣传视频中,将竞品描述为含有“大量的添加剂”,侵害竞争对手商品声誉,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处以10万元罚款。


对此,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从体量上看,我国奶酪消费处于培育期,消费者的认知度还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消费教育能够促进消费者对奶酪的认知,并且能够促进奶酪消费的增长,而歪曲打击竞争对手的宣传对消费教育来说非常不利。”


值得关注的是,诸多不正当竞争案例背后,品牌丛生,奶酪赛道正有扩容趋势。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1100家企业经营范围含“干酪、奶酪、芝士”,行业竞争激烈。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奶酪创新发展助力奶业竞争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显示,到2025年,全国奶酪产量将达到50万吨,全国奶酪零售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


体现在品牌方面,在奶酪行业深耕数十年的行业“老兵”三元股份、百吉福、熊猫乳品等;“后起之秀”妙可蓝多;属于业务延伸的伊利、蒙牛、光明等乳业巨头;以及奶酪博士、秋田满满等初创品牌助力奶酪行业扩容。


02

行业资本推动,行业加速整合?

随着消费者营养意识的加强,以奶酪为代表的乳制品行业被大众看好。


最新动向来看,在国内市占率领先的奶酪品牌百吉福被曝变更公司法人、负责人(董事长),均由杨巍变更为WENXIAN PAN。WENXIAN PAN即潘文娴,据悉,其于2017年出任伊利集团营养品事业部营销总经理。伊利或与百吉福“联姻”。


业内人士坦言,若伊利与百吉福“联姻”,国内奶酪市场竞争格局或将发生巨变。


事实上,蒙牛收购妙可蓝多、伊利与百吉福关系“暧昧”,熊猫乳品上市融资扩张……奶酪行业一边扩容,乳业巨头一边收购加速行业集中度,奶酪行业似乎进入了“叠加式”冲刺整合阶段。


数据显示,2021年,妙可蓝多的市占率从2018年的3.9%跃升至40%。百吉福则以20%的市占率位列第二。前五大品牌合计市场占有率过去五年间持续增长至 64.2%,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妙可蓝多在跃居为奶酪赛道首位的同时,营收增速收窄明显,净利甚至出现倒挂。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妙可蓝多实现营收12.35亿元,同比增长14.68%,净利润1165万元,同比下降63.03%,


在行业龙头妙可蓝多业绩现状背后,相关企业想要真正打开消费者市场,或还有一个巨大的“消费者认知鸿沟”需要跨越。


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品消费量22.72公斤,农村居民人均4.81公斤。而早在2018年,日本人均乳制品年消耗量已经达34.8kg,美国该数据为69.2kg,国内乳制品消耗或仍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及营养认知补充,对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乳品仍是畜产品供给结构和居民膳食结构中的一块突出短板。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另外,从产品来看,目前国内大多奶酪品牌主打儿童零食赛道,配料表上可明显看出高脂肪、高糖,试图从口味上取胜。对此,有业内人士提示,奶酪棒零食尽管含有高钙、高蛋白,但高脂肪高糖等一系列操作,对于消费者接受真正的天然干酪或并没有更多益处。


或正如宋亮所言,“奶酪企业更应该提高自身的产品技术和科技创新的水平。”不论是奶酪博士在宣传中链接头部奶酪品牌、产品上却依赖代工生产,还是当下巨头涌现、行业纷争渐起的市场环境,奶酪行业的发展热度正在不断走高。但就现状而言,行业想要长足发展,或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关注、制衡、助力。



“奶酪博士”因不正当竞争被罚:“乳业巨头”加码奶酪赛道,行业或迎“变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