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吹响吧!上低音号2》监督石原立也&系列构成花田十辉访谈

2021-09-09 21:22 作者:京阿尼信使  | 我要投稿

——被称为制作核心的二人为我们讲述《吹响吧!上低音号2》的魅力物语!


这是关于久美子的故事


——第二季是以什么为中心来展开故事的呢?


石原:应该是久美子和明日香吧。

花田:是啊。

石原:也有久美子通过明日香,关注着霙和希美的部分。

花田:因为是从原作开始构思的,所以在动画里也承袭了同样的风格。

石原:久美子很在意明日香为何如此坚持地反对希美回到社团,也由此引出了希美和铠冢霙之间的问题。因此,要说第二季的轴心,应该是与明日香、希美的故事相关联的久美子。

 

——也就是说,是以这个为中心来写剧本的。


花田:不过,实际上开始写剧本的时候,如何描述最开始的场景着实特别纠结。

石原:读了原作第二卷的开头之后,我本来想把希美和霙在大巴上的那一幕作为二季最开始的场景。但经过讨论之后,我们觉得这样可能会让观众产生“这个人是谁”的疑惑。而且如果希美和霙在前面出场过多,就削弱了久美子作为主角的存在感。不过,我无论如何也想把希美和霙在大巴上的这一幕表现出来,所以在仔细考虑了故事结构之后,将这一幕放在了别的位置。同时13话的结尾也与第1话的开篇形成了呼应。

花田:在决定加长第一话做成一小时特别篇后,我们在最中间放入了希美和霙的回忆情节。

 

——与第一季相比有什么变化呢?


石原:每次制作曾担任监督的作品续篇时,我总想以对待一部全新作品的心情来完成这项工作。不过,《吹响吧!上低音号2》(以下简称《上低音号2》)讲述的是在突围京都府大赛后的故事,所以是以观众看过第一季为前提而继续展开制作的。

花田:是这样的。不过第二季的第1话就突然有一季没出现过的希美和霙登场,很苦恼这样会不会让没有读过原作的观众产生违和感。此外这一话里二人出场的篇幅和主角差不多,也担心这样会让只看过动画的观众产生疑惑。因此,第1话实际上修改了很多稿,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向观众传达久美子是故事主人公为主题,一边试错,一边修改着。

 


故事中的核心,画面中的美


——能否讲讲在剧本的创作过程中,二位想法非常契合或者存在分歧的地方。


花田:迄今为止,以我作为系列构成,石原作为监督这样的组合合作过的作品也有不少了,但是这次我俩意气相投的地方还真是意外的少(笑)。

石原:这是为什么呢(笑)。是不是觉得跟故事情节比,画面看起来过于华丽了。

花田:我觉得合作上,如果对故事的主轴一致认可,分歧的存在有时候对于故事的讲述有着更好的补充完善作用。此外,在整体方针已经逐渐浮出水面,后半明日香篇的制作过程里,我俩的意见逐渐一致了起来。

石原:是这样的。后半部分的剧情需要反复细化剧本的地方也少了很多。最终话里久美子和明日香告别的那一段,我在读原作的时候,脑海里就已经浮现出了画面,所以无论如何也想自己参与分镜的制作。不过既作为监督又要参与演出,体力上实在是有点吃不消,这种艰辛的感觉到现在还印象深刻。

花田:如果问石原“画面完成得怎么样了”,他回答“嗯……谁知道呢”的时候一般都是顺利进行着的(笑)。

石原:老实说,关于最后一幕的情节,我在读原作的时候都哭了,分镜也是一边流泪一边画出来的。但最后看了看完成的画面后,却不知道怎样呈现给观众才是最好的表达。

13话分镜
13话分镜

花田:是看了太多遍的缘故吧。在读原作的时候,关于明日香篇想要展现出来的场景就已经非常明确了,所以在这一部分,我和石原意见一致的地方非常难得的多了起来,也可能是因为我们俩都非常喜欢明日香的缘故吧。最初在观看了第一季第一话的表现方法之后,我就想到石原绝对是非常喜欢明日香的。

石原:我在描绘明日香的时候没有感到很困惑,又或者说明日香这个设定理解起来很简单。可能正是因为听原作者武田老师说过,明日香是基于“实际中存在的一个很难懂的前辈”这样的回忆而诞生的角色,所以才比较容易表现吧。不过第一季的时候,对久美子而言,明日香简直像是最终BOSS一样的存在。

 


充实细节的重要性


——像麻美子的故事这一类情节,比起原作有了更多的细节展开,这样做的用意是?


石原:麻美子的故事,是花田的主意呢。

花田:是的。原作是小说,明日香和麻美子都是通过久美子的视角来叙述的。但麻美子是怎样看待久美子的呢,明日香又是如何想的呢?在动画这样一个客观性更强的媒体里,我觉得必须要补充更详细的情节才行。如果不好好展现这一部分,用画面来表达,第一人称的视角会过于强烈,而且通过明日香和麻美子的故事,可以将更多的信息传递给观众。

 

——还有其他在这一季中被扩写的部分吗?


花田:比如说原作第三卷,丽奈在大吉山把久美子叫出来这个场景,如果仅仅按照原作的篇幅来描写感觉就太可惜了。在仔细阅读了原作后,我觉得很有必要更加深入丽奈的内心情感,这样能够更流畅地把在全国大赛向泷老师告白的场景与之前关于她的各种片段联系起来,所以用了一整话的时间来展现这个角色。为了给阅读过原作的观众们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下意识地将那个场景的气氛描绘得更加厚重浓烈了一些。此外,为了在每一话突出重要的故事情节,我们也会根据需要补充其他的剧情,因此而追加了许多额外的场景。

石原:第2话则是相反,本来觉得游泳池这个部分得用上一整话的时间,结果半话就结束了。

花田:前半部分气氛很热闹,后半部分较严肃的故事结构表现得不错,说的是久美子跑着去找也来游泳池的希美学姐这个场景(笑)。

第二话分镜
第二话分镜

石原:偶尔也需要这样一些吵闹愉快的分镜场景呢。

花田:如果要讲清楚久美子和观众都不知晓的事情原委,台词也会变多,但如果花了太多集数,大家可能会觉得很难整理已知信息,而且会产生“一周过去什么都没讲明白”的郁闷感,所以我们刻意地在前半部分放了非常丰富的信息量。

石原:第一季只表现了原作一册的内容,而第二季需要展现两册的信息量,并且故事内容也更加复杂深刻,所以没有太多时间去展现玩耍的场景,这部分也主要让不是问题当事人的一年级学生来出场引出。此外对于问题的讨论也很少绕圈子,而是直接奔入主题。

 

——有什么印象深刻或者花了特别多心思而精心制作的场景?


石原:有很多印象深刻的场景呢。我很喜欢合宿的氛围,也很喜欢希美和霙之间的故事。

花田:说到合宿,有一个场景是霙戳了久美子的脚一下,久美子吓了一大跳,这个动作是谁的主意来着?

石原:那个是画分镜的武本先生提出来的。

霙戳久美子的脚
霙戳久美子的脚

花田:那部分真的非常棒,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两个人的相对位置。其他的话,第6话中,台风天泷老师开车送半路偶遇的久美子回家,这个场景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里展现的是原作里久美子询问泷老师的过去的场景。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了一些其他要素,并让画面深入人心,这个场景我认为是最好不过的了。

石原:对我来说特别精心讲究的场景,应该是烟花大会了。这几年宇治川都没有举办烟花大会,所以就想着怎么也得在作品里再现这个时刻。久美子和丽奈坐着的那个地方,我自己也去了现场并且拍了照片,是个两个人待着会有点儿拥挤的小位置,在那旁边有垂柳,因为有点影响烟花的效果,所以在动画里没有画出柳树。

久美子和丽奈坐着的地方
久美子和丽奈坐着的地方

花田: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12话大赛结束后,久美子追着去找姐姐麻美子的场景。写剧本的时候,根据建筑的构造来考虑,应该是麻美子从楼梯走下去,而久美子紧随其后地追喊着她。不过观看影像的时候,我发现久美子从楼梯下往上跑让人更加震撼与感动。是啊,果然得麻美子去爬楼,因为她是姐姐呀。这样一个改动我觉得非常巧妙到位。

第十二话分镜
第十二话分镜



正因为和他人的种种交织,才有了久美子的成长


——第一季是以与丽奈的关系为中心来描绘久美子的成长,那第二季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花田:第一季的久美子对身边的人和事态度都比较冷淡,也不容易受到周围的影响。不过在丽奈那儿感受到共鸣之后,开始对上低音号产生了“喜欢”的心情,但倘若要分解这一份“喜欢”的话,其中有姐姐、明日香、以及其他各位伙伴的存在。久美子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一部分,是由许许多多的其他人所构成的。在逐渐变得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进而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的同时,也能够坦诚地与他人产生情感碰撞。在和姐姐分别后,久美子回想起过去与姐姐的种种回忆,在电车里嚎啕大哭的场景,也让我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这对于久美子而言,就是所谓的成长吧。

石原:啊原来如此。

花田:在经历一系列的故事后,久美子意识到与身边人相处的关键性和重要性。也通过希美和霙的故事,开始认真思考和其他人的情感交流究竟是怎样一件事情。

 

——久美子和姐姐的小插曲中,秀一的出场令人印象深刻,对于这段展开,二位是如何考虑的呢?


花田:在看了第一季第1话的分镜之后,就知道久美子和秀一的关系里有着一丝特别的味道。

石原:是觉得久美子相对更冷淡一些吧。

花田:是啊。那个时候想的是“啊,原来是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发展的啊”。可能是站在男性视角上来看的吧,如果男生发现喜欢的女孩子态度这么平淡,是绝对不会主动对她说出喜欢这句话的吧。

石原:不过,在第二季的12话里,秀一在自动贩卖机前将作为生日礼物的发饰递给久美子的时候,他也意识到可以好好地将这份心情传达给她吧。虽然也会害羞,说着“也没什么啦,不过因为是青梅竹马罢了”这样的借口。这样一想,说不定在第6话鬼屋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子了。

第二季第十二话
第二季第十二话

花田:久美子也通过和麻美子的相处,朦胧地意识到与秀一的关系有些许微妙之处。原作里,久美子也是如此才开始意识到的,不过动画并没有展现这一部分。第一季是围绕久美子与丽奈的故事而展开的,而在第二季里,除了和丽奈之外,久美子和明日香以及姐姐麻美子之间有了更多的情感互动,对于和秀一之间的故事,则没有过多的展开。因为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久美子无心去顾及与秀一的感情变化。不过话说回来,因为和秀一是青梅竹马的关系,所以就算两个人之间没发生特别的小插曲,对于久美子而言,秀一也是自然会一直在自己身边的一种存在。正因为如此,在久美子与姐姐麻美子之间,也只有秀一是最适合扮演中间角色的那个人了。

 


个性洋溢的副标题


——《上低音号2》中有一个独特的地方是副标题和音乐巧妙相关,这些是怎么决定的呢?


花田:副标题是在写剧本的时候,大家一起决定的。在小白板上写出一个一个标题,遇到合适的就采用,这样一种模式。

石原:实际上从第一季开始就是这样的,这次的副标题也是沿袭着原作第一卷的氛围,使用平假名和表示音乐的片假名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

花田:我自己想出来的副标题里,最喜欢的是第6话“下雨的指挥家”。

石原:讨论的过程中我喜欢的应该是第1话的“盛夏的开场号”,很明显给人故事开场的感觉呢。

花田:“吹响吧!上低音号”还是不要作为最终话的标题会比较好,在这一件事情上我也少见地与石原达成了一致(笑)。

石原:在这之前,被淘汰的副标题有“夏色的最强音”、“喧闹的台风”之类的(笑)。

花田:“喧闹的台风”啊(笑),倒的确有一种把学园祭要素加进来,展现了大家一齐认真努力的感觉。不过由于有点过于喧闹了,最终还是决定使用“吹响吧!上低音号! ”这个标题。

石原:不可思议的地方是,副标题一旦确定下来,就会给人些许奇怪又非常亲切熟悉的感觉。像“车站大楼音乐会”这些标题在确定之前也经历了不少的激烈讨论,“就这样就很好了吧!”(笑)。

车站大楼音乐会
车站大楼音乐会



《吹响吧!上低音号》的魅力所在是“青春”


——在完成了这部作品之后,回头看来觉得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是?


石原:虽然理解这种感到既艰难又辛苦却又无法逃避的心情,但是如果不经历这些麻烦困扰的事情,也无法得到成长的吧。在这种意义下,能够在动画里将吹奏部这样一个复杂纠结的社团所发生的各种故事展示给大家,我觉得非常难得可贵。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我也在想“吹奏乐部啊,高中时代呀,这些应该是怎么样的呢”。青春的确是令人烦恼的,既没有什么人生经验,也没有钱,这可真是让人感到不怎么快乐的地方。不过,站在我的角度上看,仅仅如此也挺好的,这就是魅力所在的地方呀。

花田:要讲述社团活动和竞技的优点及有趣性,一般会着重描绘它们是如何帮助社团成员得到成长的。不过我一直在思考,这部作品为什么要讲述吹奏乐呢,这样一个似乎没有答案的问题,也许这就是这部作品最有魅力的地方也说不定。虽然找不到确切的回答,但即便如此也会继续寻找着答案,这样一种心境是人类特性的体现吧,这也就是所谓的青春吧。原作的武田老师自不用说了,久美子以及作品里的全部角色也在一直寻找着心中的答案,这就是青春呀,是十分美好的事情。


——最后,请对一直为我们应援的粉丝们说几句话吧。


花田:非常感谢看了这部作品的各位观众。其实我自己一直很想参与这样一部作品的制作,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感到非常快乐。幸运的是作品最后也收到了不错的反响,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也想快点看到久美子他们今后的故事。

石原:我之前就一直想创作这样一类作品,基于现实存在的空间背景,创作出新的角色以及和他们相关的一系列故事。在这一点上《上低音号》非常契合,我打心眼里热爱这部作品。真的非常感谢一直为我们应援的各位,今后也请多多关照。


原文:《吹响吧!上低音号2》complete book

翻译:小慌

校对:阿芬

润色:抚璃梦


《吹响吧!上低音号2》监督石原立也&系列构成花田十辉访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