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对社会化抚养方案,并且有更好的方案

我乐死了,即便是三体的宇宙社会学也是建立在数个没有说明的隐藏条件上,而您这里直接说文明唯一目的就是扩张,其实也包含了土地和资源作为扩张的隐藏必要条件,不过这事我们可以稍微慢点,我先说说所谓的“生存”是什么,以及为何你们搞错了这两字的真正意义。
我们必须意识到,已知的基于核酸-氨基酸密码子遗传系统的生物,即LUCA后裔的生物们本身就是自我复制的冯诺依曼探测器,也可以通过近遗传算法和近似随机图灵机的方式进行对环境的拟合(只是相比人类社会网络的效率更低),也即是说这些生物本身就具有较人类文明极度近似的地方:都是具备认知能力的自我复制和不断扩张的系统,但很显然,经过四十亿年的演化游戏,为什么我们还能形成一个由这些看似不扩张就会死光的生命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和相应的化学循环?
问题就你们自己提出的在所谓的“文明”上,要知道,即便是核酸生物有着真正的生殖隔离的状态下,动态的发展和互动仍然存在,因为生物不只能被动的复制和占用资源,信息的复制必然伴随着随机的错误,即突变的产生,而这样的随机变化是认知能力的基础,同时这也意味着遗传是不稳定的并且不断倾向于在不同环境和隔离中分裂的,所谓的生物的“适者生存”不是对某个过去的重复和维护稳定的单一种群,而恰恰是需要不断的分裂和内部的分支,而这里我们甚至也忽略了水平基因转移和交流的因素的影响。
而“文明”,这个人类通过某种手段建立的双向甚至是单向指认的想象中的共同体,当然也具备了复制的特性和相应的这种自我分裂的趋向,而且相比于核酸遗传系统那种遗传隔离壁垒,人类活跃的认知能力和交流手段,以及甚至不存在生殖隔离的事实都表示所谓的“文明”是个极度不稳定的临时的程序封装,而三体里这种既要假设文明具有活跃的认知能力来扩张和完成生存任务并保持自身不分裂,又假设文明几乎是理想化的前置生存任务为条件且基于这类线性自我认知的沟通困难(因此忽略了事实上猜疑链本身就是沟通)的情况,本身就和一些更早的经济学模型一样是个本末倒置的“真空球形鸡”模型,尤其是对于事实上就是在流动的人类世界而言这类假设就更没有意义。
你说文明的分歧是客观存在,这不假,但是你要说这种不稳定的东西有什么基于其自我指认,名为生存和扩张实为“单纯复制”的准则,那就是开玩笑了,非要说有什么限制,那就是人类的短暂寿命、交流壁垒和线性自我意识导致的完全缺乏长期认知能力的问题,而在我看来,人类画地为牢且为此沾沾自喜的自我指认的“傲慢”才是作为复杂的遗传系统“生存”的最大阻碍,阻碍巨大到人类甚至误解了“生存”本身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