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觉——感觉
感知觉要分开来看,一个分为感觉,一个分为知感觉。
PART1:感觉
(1)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主要分为两大类: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PS:机体觉:感受身体内部疼痛(肚子疼、胃疼)
平衡觉:感觉平衡感
运动觉:运动的时候知道你的胳膊、腿在动
(3)感觉的特征——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①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用感觉阈限衡量

②感觉阈限:是指引起人感觉的刺激量(数值),所以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高,感受性低。

(4)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嗅觉适应:榴莲味道最开始不能接受,但是闻久了也没觉得那么臭了)

视觉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5)感觉对比
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相互作用使感受性变化。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5)联觉和补偿
联觉:一种刺激(感觉)引起另外感觉。看到红色感到温暖等。
补偿:丧失一种感觉引起另外感觉突出发展。聋哑人视力好。

(6)感觉发展
听觉
(1)听觉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分辨声音细微差别的能力
(2)言语听觉
注意出现“重耳”现象。“重耳”是指,幼儿听不清、不完全听清别人说话,但是通过表情,嘴唇猜内容。
触觉
(1)口腔探索:1岁之前,口腔探索是婴儿最重要(最早)的学习方式。
(2)手的探索:手眼协调活动,意味着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出现在5个月左右。积极主动的触觉探索是在7个月左右。
(3)味觉和嗅觉:味觉是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
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