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风云中的风云国王——匈牙利国王贝拉三世篇

在1187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剧本中,下一位将要登场的主角,是匈牙利的国王贝拉三世。在前面几篇中,我们已经把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在耶路撒冷的主要情况都过了一遍了。然而其中几乎没有匈牙利国王贝拉三世的身影,他只在红胡子篇的最后,露脸打了个酱油。前面已经提到,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又被称作“众王的十字军”。前面的英王“狮心”理查,法王腓力奥古斯都,神罗皇帝“红胡子”弗雷德里克,以及吕西尼昂家的盖伊,至少也都是一国之主。而另外一些参与十字军之中的国王,比如西西里的威廉二世,甚至都没能成为这个剧本的主角。那么匈牙利国王贝拉三世,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使得他成为这一剧本推荐人物中的“异类”呢?

一、幼年王室遇动荡,质子入赘拜占庭
贝拉三世出自中世纪时期匈牙利的著名王族阿帕德家族,这个家族同样是个十分古老的家族。在阿帕德家正式获得国王头衔前,他们便是匈牙利的大公。加在一起家族总共统治了匈牙利四百余年的时间,几乎占据了CK时间段的大半。当贝拉三世出生时,阿帕德家的势力十分强大,除了匈牙利他们还拥有克罗地亚的王冠。因此除了德英法,匈牙利完全有资格竞争成为当时天主教世界的第四大国。而贝拉三世的父亲盖扎二世,在前篇弗雷德里克的章节中也有登场。当弗雷德里克跟随叔叔康拉德一起去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关系对立的匈牙利国王便是盖扎二世。而之后弗雷德里克与教宗亚历山大三世相争时,盖扎二世也选择支持罗马教宗。另一方面,由于匈牙利的地理位置夹在德意志和拜占庭之间,因此他们同君士坦丁堡之间的关系同样很复杂。而这种复杂的关系,也将在我们这篇的主角贝拉三世的经历中有所体现。
贝拉三世出身高贵,他是国王盖扎二世和基辅大公女儿欧弗洛绪涅的第二个儿子。他出生的时间,大概正值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期间。等小贝拉逐渐长大后,盖扎二世便将达尔马提亚,可能还包括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作为留给二儿子的遗产。不过没等到贝拉成年,盖扎二世便英年早逝,年仅32岁。盖扎二世死后,继承匈牙利王位的应该是其长子斯蒂芬三世。不过两位被放逐的王叔拉迪斯劳斯和斯蒂芬,在拜皇曼努埃尔一世的支持下,从君堡返回匈牙利争夺王位,并将刚成年的小国王史蒂芬三世赶到了奥地利。

小贝拉并没有卷入这场权利争夺中,而他哥哥斯蒂芬三世则在太后欧弗洛绪涅的帮助下,从德意志和波希米亚的领主处获得了军事上的支持,重新打回了匈牙利。拉迪斯劳斯的统治并不得人心,且仅仅加冕半年后就离开人世。其弟斯蒂芬继承了王位,他拒绝承认自己侄子的继承权,因此称自己为“斯蒂芬三世”。不过即使在拜占庭军队的支持下,王叔“斯蒂芬三世”还是在塞克希费黑瓦尔被小国王史蒂芬三世击败,而且他自己也成了侄子的俘虏。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王权后,斯蒂芬三世在埃斯泰尔戈姆大主教卢卡斯的建议下,释放并驱逐了王叔斯蒂芬。随着王叔斯蒂芬的彻底失势,拜皇遣使同小国王斯蒂芬和解。曼努埃尔一世承诺放弃对王叔斯蒂芬的支持,而小国王斯蒂芬则同意将小贝拉送至君士坦丁堡做人质,并允许拜占庭控制属于贝拉的领地。不过拜皇还答应将自己的女儿玛利亚许配给小贝拉,作为加强两家联系的筹码。
于是小贝拉就这么被安排去了拜占庭,并在显贵格里格尔 巴列奥略的护送下,于当年年底到了君士坦丁堡。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贝拉改名为阿莱克修斯,并被曼努埃尔授予驸马继承人的头衔。由于拜皇此时只有玛利亚这一个婚生女儿,长公主和驸马爷阿莱克修斯(贝拉)实际上就是拜占庭的继承人。因此当第二年夏天,匈牙利国王、贝拉的哥哥斯蒂芬三世亲率军马,入侵盖扎二世留给贝拉所继承的西米乌姆时,曼努埃尔一世出兵介入打的也是贝拉的旗号,宣称自己并非想破坏之前的和约与匈牙利人交战,而是要帮助贝拉收复失地。小贝拉以及之前战败的王叔史蒂芬,也随拜皇一并出征。与曼努埃尔相比,斯蒂芬三世的军力终究是弱了一些。没过多久双方再次达成和约,斯蒂芬三世放弃对贝拉所继承领地的宣称;而拜占庭的军队则入驻西米乌姆,并将其编入军区之中。

又过了一年后的春天,匈牙利国王斯蒂芬三世再次出兵占领了西米乌姆,小贝拉同前次一样随拜皇起兵迎击。这次占上风的仍然是拜占庭,帝国军团很快夺回了泽蒙,又收复了达尔马提亚,迫使斯蒂芬三世承认曼努埃尔一世对贝拉的领地有宗主权。于是在这之后,达尔马提亚和波斯尼亚,也被编入了帝国的军区。

在这两次随军出征后,贝拉基本获得了拜皇的信任。1165年秋天,曼努埃尔一世召集拜占庭的贵族们,隆重的宣布贝拉和玛利亚将是自己的继承人,并要求众人向长公主和驸马宣誓效忠。只有拜皇的堂兄弟安德鲁尼科斯 科穆宁公开质疑这一决定,拒绝由一个外国人成为罗马人的统治者。不过安德鲁尼科斯显然不能改变这一局势,贝拉还是以拜皇继承人的身份,随曼努埃尔一世及普世牧首卢克一起出席了布雷契耐的议事会。第二年春天,他还同骠骑大将军、土耳其裔的阿莱克修斯 阿克苏库斯一起,领军对抗第三次入侵西米乌姆的匈牙利国王斯蒂芬三世。

二、客居异地遭排挤,返乡继位复本名
虽然贝拉几年间并没有什么突出功绩,但至少也没犯过什么大错。不过也许在拜占庭内部,对他一个外国人成为拜皇的继承人,还是存在很大的抵触情绪。尽管曼努埃尔一世之前一直强推贝拉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很多贵族就算明面上不说,背地里也并不赞同。而普世牧首卢克也宣称由于贝拉和玛利亚之间存在七代内的血缘关系,因此两人间的婚姻应当无效。这明显是反对贝拉成为拜皇继承人的贵族们,为了削弱其继承合法性使出的手段。也许是迫于贵族们的压力,曼努埃尔一世转变了自己的态度,承认贝拉和玛利亚的婚姻无效,这也几乎等于放弃选择贝拉作为自己的继承人选。

尽管贝拉并不受拜占庭贵族的欢迎,但他仍然暂时只能留在君士坦丁堡,并受到曼努埃尔一世的保护。考虑到他与自己哥哥、匈牙利国王斯蒂芬的关系,贝拉根本不可能回去匈牙利。而且单凭他自己的力量,也不可能保住他老爹留给他的领地,因此贝拉只能依附于拜皇。不过既然曼努埃尔一世无法说服拜占庭的贵族接受一个外国王子继承王位,那么贝拉也只能另寻出路。这个出路其实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返回匈牙利争夺王位。毕竟贝拉自己本来就有王位的强宣称,且匈牙利人无疑也更容易接受自己。
于是在1167年,贝拉在拜皇的支援下反攻匈牙利,并得到了一部分匈牙利人的支持。由于曼努埃尔一世自己身体抱恙,因此拜占庭统军的是他的外甥、海军提督安德鲁尼科斯 科穆宁 康托斯蒂法诺斯。他手下的军马三分之二是拜占庭人,剩下三分之一则是外籍佣兵。当年7月,双方的军马再次在西米乌姆展开激战。贝拉和安德鲁尼科斯 康托斯蒂法诺斯按照拜占庭的传统战法,将军马分成左中右3队,背离萨瓦河一段距离列阵。然后他们又让土耳其和库曼弓骑掩护阵线,并将西欧雇佣骑士排在阵线之前。中路是瓦良机卫队和同伴骑兵等精锐,以及伦巴底佣兵和塞尔维亚的盟军,这部分由安德鲁尼科斯亲自统领。左翼是拜占庭的常规军团和其他盟军,由4位将军分别统领。右翼是精英军团和德意志佣兵,以及部分土耳其辅助军团,由财政官安德鲁尼科斯 兰帕达斯指挥。除此之外,三军之间还部署有支援部队,并有部分步兵和弓手被留在后方,充当预备部队。
贝拉和安德鲁尼科斯 科穆宁 康托斯蒂法诺斯的对面,则是由匈牙利宫廷总管、巴奇伯爵丹尼斯统帅的匈牙利大军。他将匈牙利的军马排成一线,前排同样是重甲骑兵,其后则是轻步兵和弓手。战斗以拜占庭军中弓骑的骚扰战术拉开序幕,他们在双方阵线前来来回回。每当匈牙利的军马发起反击冲锋时,拜占庭的弓骑就仗着轻装速度快的优势立刻撤退,并不与对方接战。很快匈牙利的部队不堪其扰,整条阵线开始向前推进,打算压缩弓骑在两条阵线间活动的空间。面对对方的推进,安德鲁尼科斯和贝拉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阻止,只能正面接战。匈牙利军马的冲击力还是很强的,两军接触后没多久,拜占庭左军四个军团中的两个就被击溃,向后一直撤至萨瓦河畔。好在拜占庭的其他部队抵挡住了对方的进攻,左军另外两个军团则缠住了匈牙利的右翼,直到后撤的部队在重整后再次投入战斗。随后拜占庭右军的精英军团在兰帕达斯的指挥下发起了反攻,利用己方的重甲骑兵直接冲击匈牙利军马的指挥官巴奇伯爵丹尼斯。安德鲁尼科斯 康托斯蒂法诺斯见战局出现了转折点,立刻将准备好的预备队投入战场,命令步兵在战场中心反推进,将对方的攻势顶了回去。失去冲击力的匈牙利步兵战力大减,阵线被打乱后他们开始溃散,连军旗台都顾不上便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巴奇伯爵丹尼斯见大势已去,也不得不弃马而逃,自己的战马同样成了拜占庭的战利品。然而匈牙利人的噩梦还没有结束,当他们逃到多瑙河时,早有一支拜占庭的船队截断了其退路。许多匈牙利人在离家只差一步的地方被杀,还有5位伯爵和大约800名士兵被俘虏。
随着贝拉和安德鲁尼科斯 科穆宁 康托斯蒂法诺斯在西米乌姆取得这场大胜,匈牙利国王斯蒂芬三世不得不向曼努埃尔一世求和,将波斯尼亚、达尔马提亚、克尔卡河以南部分的克罗地亚和法兰戈乔亚山区割给拜皇掌控。同时匈牙利还被迫成为拜占庭的附庸,且有义务按照拜占庭的要求上贡及派兵。然而对贝拉来说,他自己并没有从中获得更多利益。由于北方边界已定,曼努埃尔一世并不愿意为贝拉争取王位,而将军马再用于攻打匈牙利。此时拜皇已将重心转到和耶路撒冷国王阿尔马里克一世的合作中,并调集军马准备攻打埃及。这种情况下,贝拉的利益对曼努埃尔一世来说,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到了1169年,随着曼努埃尔一世的儿子阿莱克修斯出生,贝拉在拜占庭的处境变得更加尴尬。拜皇有了自己的儿子后,彻底放弃了贝拉和长公主玛利亚的婚事,还收回了他驸马继承人的头衔。不过作为弥补,贝拉得到了凯撒副帝的称号,并在1170年春天和拜皇的小姨子、沙蒂永的雷纳尔德的女儿、安条克的阿格尼丝成婚。婚后贝拉带着妻子前往圣地朝圣,顺便回门见见自己老丈人和丈母娘,并向医院骑士团捐献了一大笔钱作为住宿费。在耶路撒冷,贝拉称自己为“匈牙利、达尔马提亚和克罗地亚的公爵阿莱克修斯”,丝毫不提拜皇授予自己的“凯撒副帝”头衔,可见他对曼努埃尔一世的种种安排实际上十分不满。
不过两年之后,贝拉终于等到了转机,他的哥哥、匈牙利国王斯蒂芬三世突然去世,年仅25岁。虽然有流言称其是被贝拉派人毒死的,但是没有证据能指出元凶。无论如何斯蒂芬三世死后,匈牙利的王位继承就成了问题。斯蒂芬三世娶了前面红胡子篇中提过的、巴本堡家奥地利公爵海因里希二世的女儿阿格尼丝,两人曾经生过一个儿子贝拉,但是没满周岁就夭折了。当斯蒂芬三世去世的时候,阿格尼丝肚子里正怀着第二个儿子。然而一个没出生的孩子是不可能肩负起国王的重任的,阿格尼丝很快被其父接回奥地利,这个孩子出生后也再没了消息。于是斯蒂芬三世的继承人,就只能在他两个弟弟中产生,也就是贝拉和三弟盖扎。因此几个匈牙利贵族前往拜占庭,觐见曼努埃尔一世并找到了正在保加利亚撒尔底迦的贝拉,要他返回匈牙利继承王位。拜皇当然很愿意支持贝拉返回匈牙利获得王位,毕竟留下一个被废黜后心怀怨恨的前继承人,即使是个不受拜占庭贵族欢迎的外人,对他自己的幼子也是有害无益。而通过帮贝拉在他老家获取王位,则相当于给他找了另一个出路,且能够继续维持拜占庭北方边界的稳定。于是贝拉在对曼努埃尔一世立下“有生之年不会损害拜占庭利益”的誓言后,启程返回了匈牙利。
三、世俗教会总相争,铲除异己乱世平
很快贝拉就到达了王城塞克什白堡,并被匈牙利的大贵族推举为新任国王。但是尽管有拜皇曼努埃尔一世的支持,他还是不可能这么轻松就继承王位,毕竟他已经离开了匈牙利将近十年。而且整个巴尔干和小亚细亚都只知道他叫阿莱克修斯,而不是匈牙利的王子贝拉。他要面对的第一个麻烦,还不是一直留在匈牙利宫廷中的兄弟盖扎,而是埃斯泰尔戈姆大主教卢卡斯。这位大主教指控贝拉买卖圣职,因而拒绝给他行加冕礼。当然这其中可能还有更深层的理由,红胡子篇中提到过,这时正是神罗皇帝弗雷德里克一世和教宗相斗、教会处于分裂之时,卢卡斯显然惧怕贝拉会支持自己的对立派。好在贵族们仍然支持贝拉,于是他绕开卢卡斯直接派人觐见教宗亚历山大三世,表达了自己的善意并向圣座寻求支持。而亚历山大三世也投桃报李,授权考洛乔大主教斯蒂芬一世为贝拉主持了加冕礼,称贝拉三世。此时前国王斯蒂芬三世已去世10月有余,而离贝拉返回白堡也已经过去八、九个月了。
由于加冕一事上的种种不快,贝拉在继位后无视了埃斯泰尔戈姆大主教卢卡斯,而将匈牙利宗教上的很多事物都交给了考洛乔大主教斯蒂芬一世。包括自己长子埃默里克的受洗礼,也是由考洛乔大主教主持的,尽管传统上这项工作一直是埃斯泰尔戈姆大主教的职责。不过卢卡斯毕竟身居圣职,贝拉也不能真把他怎么样。但是他的三弟盖扎就不一样了,由于太后欧弗洛绪涅一向偏向自己的小儿子,几次尝试将盖扎扶上王位。忍无可忍之下,贝拉****了自己的母后欧弗洛绪涅。但是盖扎却在斯蒂芬三世统治时任大法官的劳伦斯的帮助下逃到了奥地利,并向公爵海因里希二世寻求庇护。当贝拉遣使向公爵要人时,海因里希二世拒绝了他的要求。于是贝拉联合波希米亚公爵索别斯拉夫,一同入侵了奥地利,但是却没能抓到盖扎。
贝拉在奥地利没能抓到盖扎,而此时拜皇又派人来要求匈牙利出兵协助其对抗罗姆苏丹“剑狮”基利杰 阿苏兰二世,因此他只能选择暂时从奥地利退兵。然而不幸的是,拜占庭的大军却在密列奥塞法隆吃了一场耻辱性的败仗,这是另话在这并不多提。另外一边对于贝拉来说,则有一件意外之喜。他想抓却没抓到的弟弟盖扎,不知道是自己吃错了什么药,还是想要说服波希米亚公爵索别斯拉夫与神罗皇帝改善关系以作为送给“红胡子”的见面礼,居然直接和索别斯拉夫面对面碰到一起。然而索别斯拉夫本就不是弗雷德里克一世的支持者,又和贝拉走得很近。因此不管究竟是盖扎在去见“红胡子”的路上被逮了个正着,还是他自己主动去见的波希米亚公爵,总之索别斯拉夫可没给他好脸色看,直接将他逮捕送到匈牙利交给了贝拉。
贝拉抓到盖扎后,便像对太后欧弗洛绪涅那样,将他也囚禁了起来。但是因为此事,神罗皇帝大怒并收回了索别斯拉夫的公爵头衔,并将头衔交还给同为普雷密斯利登家的弗雷德里克,还授意刚刚继承奥地利公爵头衔的利奥波德五世(本系列中的又一个老朋友)领军进入波希米亚稳定局势。贝拉当然也不能对帮了自己大忙的索别斯拉夫坐视不管,威胁利奥波德五世如果不退出波希米亚,便将进攻奥地利。利奥波德五世知道没有神罗皇帝的帮助,自己无法独力面对匈牙利的军马,只得退出了波希米亚。然而由于索别斯拉夫树敌太多,又因为攻击教会领地而被教宗亚历山大三世绝罚,最终还是被赶出了波希米亚客死异乡(个人认为可能就在匈牙利)。

与此同时贝拉也有自己的麻烦要应对,考洛乔大主教斯蒂芬一世去世后,安德鲁接替了他的职位。起初贝拉三世和安德鲁关系还不错,然而蜜月期过后,两人间的关系却因为一些争执急转直下。贝拉认为自己受到了冒犯,便剥夺了安德鲁在塞克什白堡宫廷牧师的职务,还将考洛乔大主教的收入也一并没收。对此教宗亚历山大三世自然十分不满,宣布教会将惩戒贝拉。但是贝拉坐稳位置后,也不会再这么对教宗服软,反过来和之前闹过不快的埃斯泰尔戈姆大主教卢卡斯重归于好。卢卡斯不仅赦免了贝拉的惩戒,还在匈牙利绝罚了考洛乔大主教安德鲁。此时才刚刚返回罗马的亚历山大三世,显然也不愿意在这些无关自己根本利益的事上多做纠缠,又反过来做了和事佬,让安德鲁向贝拉认错请求其原谅。而贝拉也就势下了台阶,恢复了其考洛乔大主教的权益。
在和两位大主教先后发生争执后,贝拉对此二人都没了什么好感,便从法兰西请了几位西多会修士,在匈牙利的埃格雷什、齐尔茨、圣哥特哈德、皮利什等地开始修建西多会修道院,还把自己的王室城堡和新的大教堂修到了埃斯泰尔戈姆的门口。贝拉的这些行为,无一不透露出他要打击匈牙利现有教会的信号。不仅仅是教会,贝拉还对整个统治体系做出了改革,将他在拜占庭见识到的一些管理制度带到了匈牙利,如设立独立的王室法庭及法令文书化。当然这些都是渐进的过程,而此时南方的另一件事,则立刻影响到了整个地区的局势。
四、烽火四起巴尔干,巨变将至无日宁
到了1180年9月,当贝拉在匈牙利坐稳王位开始推行改革之时,拜皇曼努埃尔一世去世,其刚过11岁生日的儿子继承皇位,称阿莱克修斯二世。而主君年幼,辅佐之臣又不给力,太后玛利亚还有自己的小算盘。这种情况只会给拜占庭带来无尽内乱,也给了周围邻居趁虚而入的机会。当年贝拉离开拜占庭返回匈牙利时,曾对曼努埃尔一世许诺有生之年不会损害拜占庭的利益。如今故人已逝,贝拉自然也不再受自己誓言的限制,立刻率军南下,很快就重新控制了达尔马提亚。且在这一过程中,贝拉几乎没遭到什么抵抗,似乎拜占庭主动把这一地区让给了匈牙利,以免沿岸的城市落入威尼斯人手中。
不过贝拉的野心还不止如此,随后他又不费吹灰之力夺下了西米乌姆。由于北方边境不断失守,拜占庭的分歧和内乱越发严重。阿莱克修斯二世的堂叔,之前反对贝拉继承拜占庭的急先锋安德鲁尼科斯 科穆宁,又站出来指控太后勾结自己的妹夫贝拉,想将贝尔格莱德等地再送给匈牙利。而他在得到海军提督、曼努埃尔一世的外甥、前面提到过的安德鲁尼科斯 科穆宁 康托斯蒂法诺斯,和将军安德鲁尼科斯 安杰洛斯等人的支持后,直接武装进入了君士坦丁堡。控制了君堡后,安德鲁尼科斯清洗了城里的拉丁人,其中很多是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地中海商共的商人。而皇室的待遇也没好到哪去,安德鲁尼科斯先毒死了长公主玛利亚和驸马蒙费拉的雷尼尔,又将太后玛利亚下狱,并逼着阿莱克修斯二世同意下令处死了太后。这下小拜皇完全落入了安德鲁尼科斯的掌控之中,而拜占庭的混乱还将继续下去。
趁着拜占庭内乱的彻底爆发,贝拉继续将战线向南方推进,在1183年上半到达了尼什(拜占庭称纳伊苏斯)-撒尔底迦一线。攻破撒尔底迦后,贝拉还缴获了里拉的伊凡的圣遗物,并大张旗鼓地把自己的战利品送回了埃斯泰尔戈姆,重新埋藏在自己新建的大教堂中。贝拉取胜之后没有再继续进攻,有人称其退回了多瑙河以北,也有人称他停下脚步是为了巩固新收服的领地。考虑达尔马提亚等地曾经是贝拉父亲留给他继承的领地,贝拉应该不会是来劫掠一波就走,再说匈牙利人也已经不再是那些迁徙的游牧民族。不过再进军南下其实也没什么必要,因为贝拉对君堡不会有什么想法,即使他在对拜占庭的战事中没有受到太大损失,也很难攻克君堡坚固的城墙。

这边贝拉见好就收,而君士坦丁堡的乱局还没有结束。到了下半年,安德鲁尼科斯在阿莱克修斯二世继位三周年庆典那天谋杀了可怜的小拜皇,随后自己登基即位。此举自然招致了拜占庭许多贵族的不满,他们向许多领主送信,其中也包括贝拉,希望他们能来击败安德鲁尼科斯。于是贝拉在1185年初再次开始进攻拜占庭,双方的战事一直持续到安德鲁尼科斯被推翻,他都没能撑到自己篡位两周年的日子。随后贝拉和新任拜皇、阿莱克修斯一世的曾外孙伊萨克 安杰洛斯达成和约:拜皇伊萨克和贝拉的女儿玛格丽特订婚,贝拉则将尼什等领地作为玛格丽特的嫁妆,圣伊凡的遗物也被一并归还给撒尔底迦。为了达成这份协议,想必伊萨克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可能包括放弃达尔马提亚等地的宣称及大笔的金钱补偿。在把女儿嫁给拜皇伊萨克 安杰洛斯后,贝拉自己也续弦娶了法兰西公主、英格兰太子小小亨利的遗孀玛格丽特,当然这也是场政治联姻。
除了拜占庭,贝拉和其他邻居间的各方面交流也愈发增多。到了1187年,也就是第三次十字军剧本的这个时间,威尼斯企图围攻达尔马提亚沿海城市扎达尔(扎拉),但是由于城防准备得很好并没有成功。第二年年底,留里克家的哈利奇领主弗拉迪米尔 雅罗斯拉维奇,由于失德丢掉领地后跑来邻居贝拉这里避难。哈利奇则被弗拉迪米尔-沃利尼亚领主、留里克家族的另一个成员罗曼 米斯蒂拉维奇占据。为了帮弗拉迪米尔 雅罗斯拉维奇夺回领地,贝拉三世随后率军介入,迫使罗曼 米斯蒂拉维奇撤出了哈利奇。赶走罗曼后,贝拉又派人和基辅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三世联系,共商如何处置哈利奇。不过在双方都想控制这块领地的情况下,谈判当然不会有什么结果。于是贝拉索性无视了之前的承诺,将弗拉迪米尔囚禁了起来,然后让自己的次子安德鲁坐上了领主的位置。同时贝拉自己还加冕了加利西亚(东欧)国王的头衔,以示他对新征服领地的统治具有合法性。然而加利西亚人对此并不买账,并在一些贵族的领导下反抗匈牙利人。

另一方面,被贝拉关押的哈利奇领主弗拉迪米尔 雅罗斯拉维奇又从匈牙利逃脱,跑到德意志去见了神罗皇帝“红胡子”弗雷德里克一世。弗拉迪米尔请求弗雷德里克一世帮助自己夺回哈利奇的领地,并许诺将支付一笔不菲的酬金。但是红胡子这时正忙于准备十字军东征,因此并没功夫管这些事,便介绍弗拉迪米尔去波兰找大公爵卡西米日二世“公正者”帮忙。当初弗拉迪米尔被赶走时,其弟奥列格就是在卡西米日二世的帮助下夺下了哈利奇。如今弗拉迪米尔再来求助,也不过是同样的路再走一次。而在波兰人的帮助下,弗拉迪米尔 雅罗斯拉维奇将贝拉的儿子安德鲁赶出了哈利奇,重新夺回了自己领地的控制权。

另外一边,贝拉则被弗雷德里克一世本人拖住,留在匈牙利无暇再顾及哈利奇。前一篇中已经提过,红胡子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仍然选择走陆路经君士坦丁堡前往圣地,那么匈牙利就是神罗皇帝的第一站。除了之前盖扎和波希米亚公爵索别斯拉夫的事外,贝拉和弗雷德里克一世其实并没有什么直接冲突。再加上十字军对异教徒作战的旗号,匈牙利作为罗马教廷的天主教兄弟也没理由将其拒之门外。因此当神罗皇帝路过时,贝拉以合乎规格的礼仪接待了他,并派出一支军马护送十字军穿过巴尔干半岛。当然也不能排除贝拉同拜皇一样,实际是派人监视十字军。毕竟这支打着“神圣十字”旗号的军马,素来可不是什么真的仁义之师。在双方友好交流的基础上,贝拉还同意了弗雷德里克一世的一个要求,释放了关押着的弟弟盖扎,让他作为匈牙利的代表随同红胡子一起去圣地自谋生路。毕竟对于贝拉来说,盖扎除了是王位威胁之外别无他用。与其留在身边的监牢里,还不如让盖扎彻底远离匈牙利的王位,也算给神罗皇帝一个面子。如果他死在圣地也就罢了,如果他能给自己争取到领地,那也不失为另一个合理的出路。

更让贝拉头疼的是,即使德意志十字军离开了匈牙利,他们对整个欧洲东南部的影响却还没有结束。在前篇中已经写道,弗雷德里克一世在进入拜占庭的领地后,和拜皇伊萨克 安杰洛斯的关系就不那么融洽了。双方不仅剑拔弩张,还在菲利波波利斯直接干了一架。结果贝拉又被卷入这场纠纷之中,他凭借自己和拜占庭间的种种关系,在两皇之间做了和事佬,促使伊萨克 安杰洛斯同意将红胡子的军马送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终于消除了本地区最大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红胡子和他的十字军虽然离开了,但是欧洲东南部的乱局才刚刚开始,而这其中贝拉自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当“红胡子”弗雷德里克一世被阻挡在巴尔干半岛时,帝国北部边境的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也趁势出招打算进一步摆脱拜占庭的控制。而拜皇伊萨克 安杰洛斯无力阻止这一切,在北方被打的节节败退,只好向自己的岳父贝拉求援。于是两人在菲利波波利斯和西米乌姆先后碰了两次面,不过似乎并没能达成什么明确的协议。贝拉绝对是愿意介入巴尔干乱局中的,但他显然也不想为女婿白打工。贝拉想要的目标,自然是匈牙利和克罗地亚旁边的塞尔维亚,这是伊萨克不愿接受的。
虽然拜皇拒绝了贝拉的提议,但是匈牙利国王并没有放弃进攻塞尔维亚的打算。于是贝拉转向罗马教宗塞列斯汀三世寻求支持,还请圣座将他高叔祖拉迪斯劳斯一世追封为圣徒。有了教宗的支持后,贝拉在1193年初还是攻入了塞尔维亚,尝试向巴尔干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拜皇伊萨克对此自然不会坐视不理,要求贝拉撤出塞尔维亚,否则将全面开战。与此同时,威尼斯总督恩里克 丹多洛再次尝试攻打扎达尔,贝拉只好撤军返回达尔马提亚,击退了威尼斯人。为了防备威尼斯人再次攻打扎达尔,贝拉任命威尼斯出身的克尔克岛主巴塞洛缪,驻守克罗地亚西部的莫德鲁斯,随后便返回了匈牙利。
回到匈牙利后,46岁的贝拉开始提前安排自己的继承人。他除了让已经年满20岁的埃默里克提前加冕为未来的国王,还让自己的长子管理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作为预科锻炼。另一方面,巴尔干的乱局还在继续发酵,保加利亚联合库曼汗国和瓦拉几亚人一同在阿卡狄奥波利斯(今土耳其称卢勒 柏加兹)击败了拜占庭。为了避免巴尔干地区拜-匈双极的局势被打破,贝拉转而想要帮助伊萨克 安杰洛斯。可是还没等到他出兵介入,伊萨克就被自己哥哥阿莱克修斯 安杰洛斯夺走了权利和地位。阿莱克修斯将伊萨克刺瞎后扔进了牢中,然后自己登位称阿莱克修斯三世。失去介入的机会后,贝拉只能留在匈牙利,继续观望巴尔干的乱局。虽然新任神罗皇帝海因里希六世想从中取利,但是贝拉显然不打算再卷入这趟浑水,明令臣属禁止加入神罗的阵营。
第二年贝拉接过了十字军的十字架,承诺将参加新一轮对圣地的东征。但是不久之后他就因病离世,被葬在塞克什白堡大教堂中,最终没能完成自己参加东征的誓言。
总的来看,贝拉三世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之中,其实并没有起到什么关键性的作用。只在匈牙利内部来看,平定盖扎二世死后乱局的其实是他哥斯蒂芬三世,贝拉只是延续了这一稳势。不过必须要肯定的是,贝拉推行的一系列制度改革,还是对匈牙利有一定影响的。同时相对欧洲东南部其他地区的动荡,贝拉三世至少始终保持了匈牙利在局部的竞争力,很多时候这种平稳其实就是很不错的成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