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百科』身材不好怪爹妈?! | 老肖恩 #8


0. 开场闲白..
毅力不够, 知识来凑, 三分娱乐, 七分干货, 欢迎来到NuttyBeast, 我是老肖恩.
虽然科学家们自称对基因的了解还处于学龄前阶段, 但目前已知 “人类个体间基因差距仅为0.1%”, 毕竟负责呼吸/消化/睡眠等底层行为的部分大致相同.
但也就是这少的可怜的0.1%却决定了你我:
是怎么吃都不胖; 还是看别人吃都长肉;
是随便练练就浑身 ‘五花趾’; 还是恨不得抱着单杠睡却依旧 ‘瘦骨嶙峋’;
是体育课跑跳投回回满分纵享丝滑; 还是只要迈腿就一顺边, 走路蹒跚, 跑步撞栏杆的类型.
甚至在对身材的影响上, 基因也扮演者举足轻重, 中流砥柱, 自认老二没人敢说自己是老大的核心地位.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基因到底是如何影响我们健身(尤其是身材)的!
1. 什么是基因?
首先还是说一下定义, 虽然绝大部分看视频的小伙伴都比Up有文化, 但还是防止有些年纪较大的老伙计们忘却了这初中生物的概念, 这里啰嗦一下什么是基因: 基因/gene, 在生物学中指 “携带遗传信息的基本物质单位”.
如果把人体看成一座工厂, 那基因就是这座厂子里负责 ‘蓝图’ 的部门, 任何行为都是在它的指导下完成的. 从发色/瞳孔色/毛发颜色, 到五音不全/凑合能唱/绝对音准, 每一步都有基因在里面掺和.
至于健身, 自然也逃不出基因的 ‘魔爪’, 无论增肌/减脂/力量/爆发力, 甚至恢复能力等, 都时刻受到基因的影响, 至于它具体怎么做的, 咱们一个一个说..
2. 基因是如何影响我们身材的?
a. 骨骼结构
身高(脚的厚度+腿+躯干+脖子+头)
这个最直观, 身高遗传父母或隔代遗传的程度肉眼可见, 虽然也有个例, 但除去后天影响(营养缺失等), 大部分人的个头都和父母的身高成正比. 而身高对于身材的影响也一目了然, 所谓身材魁梧, 第一个看的就是身高, 俗话说的 ‘身大力不亏’ 也并非 ‘空穴来风’
四肢长度
和身高略微不同, 四肢一般指 ‘腿和手臂’. 以手臂骨骼为例, 骨骼越长, 上面可以附着肌肉的潜力就越大. 虽然也有胳膊不长但肌肉量特别大的个例, 但大部分人确实更符合 ‘骨骼和肌肉量(注意是肌肉量不是横截面面积)’ 成正比的趋势.
骨骼比例
骨骼比例对身材的影响有两个常见例子:
肩/髋比: 肩关节结构越宽, 可以横向附着的肌肉量也越大, 整个人看起来也更 ‘倒三角’ 一点; 而髋关节结构越宽, 整个人则更容易看起来 ‘正三角’ 一点. 这点在男女性别差异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男生肩比髋宽, 倒三角的更明显; 女生则反过来, 正三角的更明显(当然这只是趋势).
上/下半身比: 有些人上半身更长, 有些人下半身更长, 这些区别很大部分都是由于骨骼比例上的不同造成的. 顺便说一句, 在职业运动员中, 上半身长的擅长游泳, 下半身长的则多为长跑选手.
b. 肌肉形状
肌肉连接点
同样骨骼长度的两个人, 肌肉连接点近的人会看起来更 ‘粗壮饱满’ 一些; 而肌肉连接点远的人则会看起来更 ‘纤细修长’ 一些. 以二头肌长头为例, 它起始于肩胛骨盂上结节, 止于桡骨粗隆和小臂筋膜, 越近越粗壮, 越远越修长.
顺便补充一点, 肌肉连接点这个属性对 ‘慢速力量*’ 的输出至关重要, 也会侧面影响我们增肌的方式, 即肌肉连接点越近, 你的动力臂越短, 对抗重物时的优势越小, 慢速输出力量的能力越小, 但最大速度更大; 而肌肉连接点越远, 你的动力臂越长, 对抗重物的优势越大, 慢速输出力量的能力越大, 但最大速度越小; 用人话说就是, 连接点越远, 劲更大, 但速度慢; 连接点越近, 劲儿更小, 但速度快.
**慢速力量是对比爆发力来说的, 大部分力量训练中使用的都是这种 ‘慢速’ 力量.
肌纤维角度
最常见的例子就就是 ‘腹直肌’, 假设两个人的腹肌肌肉量和体脂率一致, 但俩人可能是一个整齐镜像般四块腹肌, 另一个是错落不对称的8块腹肌.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基因对胸大肌锁骨头的影响, 鉴于图片过于下饭, 我把研究的链接放在置顶帖里, 方便需要 ‘电子榨菜’ 的小伙伴们自取(手动狗头).
c. 运动能力
可能有些小伙伴会问: “不是说身材吗, 跟运动能力有什么关系?”
答案是: 你的运动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身材走向(注意是走向, 而非初始值).
一项2021年的研究整合了24项相关实验, 发现 “基因对不同类型运动的运动表现影响也不同..”, 其中:
“对有氧能力影响为44%;
对爆发力影响为10%;
对肌肉力量影响为72%.”
而众所周知, 肌肉力量与肌肉围度之间不但正相关, 还关系紧密; 用人话说就是, 想更高效的解锁更大块的腱子肉, 还得看咱力量训练的!
这也再次证实了基因对于我们肌肉增长的深远影响!
d. 对训练的反应
除了对我们运动能力的影响, 基因还会让我们对同一刺激源(训练)的反应不同.
两个同性别, 同年龄的人, 吃/睡/练全一样的人, 在同一段时间内, 一个就是可能比另一个增加的肌肉量大;
类似的事情还包括: 有人用 ‘大重量/低次数’ 的方式更能增肌; 而有些人则对 ‘中等重量/高次数’ 的训练方式更有反应.
e. 饮食(食欲)
研究发现, 一个叫做FTO的基因常出现在 ‘肥胖人群’ 中; 当然, 这个基因并不是让你直接变胖, 而是会使你一直饿, 所以咱们也可以叫它 ‘饿人基因’. 换句话说, 如果拥有FTO这个基因, 则你也更容易全天都处于食欲旺盛的状态, 体重过大的风险也会有所增加.
f. 荷尔蒙(睾酮)
大伙肯定清楚睾酮对肌肉合成的作用, 且不单是男性, 女性同样会产生适量的睾酮来辅助肌肉合成. 但有些人天生睾酮水平比较低, 这就让Ta们的增肌之旅更加艰难, 同时也会降低新陈代谢, 以及更容易储存过量脂肪.
g. 恢复速度
一个叫做IL6的基因一般会产生于肌肉收缩的过程中, 它的作用是防止肌肉受伤以及加速恢复. 这会让有IL6基因的小伙伴练后恢复时间更短, 可以更高频的训练, 间接增加了肌肉的增长效率.
h. 其他方面..
不仅如此, 还有很多基因会间接加快/减慢我们增肌的效率, 有些是影响睡眠的, 有些是影响最大摄氧量的, 咱们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老规矩, 相关文章在评论区置顶帖里, 英文不好的小伙伴可以直接上翻译软件, Up我也只能帮大家到这了_ಠ).
3. 身材差赖爹妈?!
说了这么多 ‘基因对身材的影响’, 想必屏幕前的你已经感受到了基因在我们健身中扮演的主导地位了. 甚至某种程度来说, 我们 ‘最终’ 能练成生么样, 在出厂的时候就已经大致决定了.
所以, 你身材不好是应该赖父母喽?
我倒是认为: 大可不必!
当然, 这并不是守在道德高地 ‘何不食肉糜’. 说句实话, Up我曾经也 ‘埋怨’ 过父母为什么不把自己生的再高一点. 谁还不是从 ‘中二’ 的年纪过来的?
而之所以 ‘劝’ 大家没必要, 是因为: 那样做没用!
毕竟在座各位的父母也是凡人二枚, 不具备逆转你基因的能力, 就算你赖破大天, 也只能弄的双方不欢而散, 改变不了任何事实!
所以, 我还是那句话: 把注意力放在你能改变的事情上!
比如就本期的主题来说, 你不能改变基因序列, 但可以改变的包括: 训练/饮食相关知识, 训练/饮食的执行, 睡眠环境, (防晒后的)日照时长, 压力和情绪的调整等.
把它们都做到位, 你一样可以拥有非常好的身体/身材.
更不要说, 看咱节目的大部分人又不用去穿个三角裤衩上台让陌生人品头论足(略带调侃, 但绝对没有不尊重健美比赛的意思, big fan!), 谁要人身攻击你身材, 你就人身攻击Ta智商, 反正我的原则是 ‘丫要让我焦虑, 我就让丫怀疑人生’.
分享出来, 给有类似困惑的小伙伴们宽宽心_ಠ
4. 收个尾..
a. 基因会影响我们身材的 ‘上限’;
b. 主要体现在对: 骨骼结构, 肌肉形状, 运动能力, 训练反应, 食欲, 睾酮水平, 恢复速度等等的变量上;
c. 身材不好你就练, 合理预期咱上限, 每次都比上次强, 今儿个比昨儿强, 明儿个比今儿强, 俊男靓女回头见, 与君共勉!
得了, 关于 ‘基因和健身’ 的话题咱今儿就先聊到这, 希望上述内容能对大家伙有所帮助,
喜欢的话也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打赏, 老肖恩在这谢过大伙了..
有问题的话, 也欢迎在评论区礼貌留言,
咱下期见…Peace_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