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晌江湖 20:过往也没那么美好,那怀念青春到底图个啥?

2020-11-24 11:17 作者:黑马聊乒乓  | 我要投稿

这江湖,到底是人的江湖,还是乒器的江湖?  — 写给青春,以及未来的哲思。


01


抱着“打造更圆满的自己”的年头,同时为年岁渐长做准备,今年以来,黑马君仍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练习正手发球和反手进攻上面。虽然进步还是有的,但有一个晚上:竟然忘了怎样正手侧身爆冲了?!


这是个不好的信号。但在某个技术成长阶段,是会发生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的。所以,不得不间隔性地上有质量的对抗赛才能避免弯路越走越远。


而且,正手一直是笔者的特长。正手利者相对反手利者,也确实在比赛中更容易“打疯”。正手的动作更舒展,杀伤力更强,而且因为人们的常规习惯以及乒乓球运动规律,正手位总是更主动去进攻;而反手位更多的是借力、防守或者搓、摆、拨等技术运用。尤其对于业余选手来说,即便反手连续拉了好几个,到关键时刻,仍然不像正手拉冲那么有底。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格林卡。


正手位更容易一击致命。我们看昨天马龙和樊振东的比赛。一旦正手利的马龙顺风顺水,他是更容易靠正手一板的杀伤就能直接得分的。而反手利的樊振东,反手位要得分,往往不是靠简单的球质杀伤,更多的是“套路”和“线路”。这样下来,得分难度就更高了。


正手比较水的选手,会越打越没有信心。反手弱的,尚可以通过侧身来缓解。一般情况下,正手强者,也会比反手强者,更容易打出“杀气”。


02


过往也没那么美好,那怀念青春到底图个啥?


比如怀念手持亚萨卡YE横板四处冲杀的岁月。那时还是个精神小伙。有的是不知疲倦的精力,可以整晚地侧身抢冲,感觉赛璐璐时代YE那酥脆的手感,那么迷人的吃球,简直丝丝入扣。有的球友则写过千帆过尽皆不是,烧了好几万拍子,回到最初的原点:打回了孔五木。而学球初期,启蒙老师那把铁牌的蝴蝶底板也一度让俺魂牵梦绕。


过去的球拍已然如此,更何况那些过去的岁月?毕业后好几年,在汕头移动的球室跟几位师兄球友打球。时至今日,都有些怀念。但怀念的,是明亮的、还算宽敞的空间,还是那种闲适与放松的情怀?


时光境迁。若YE重新登场,即便百里挑一,你也会更懊恼它在40+塑料球时代的乏力和慢吞吞,而非它醉人的手感。曾几何时的梦中情人“玻璃鸟”(那时口袋里没有多少银两,上千块的底板望尘莫及),到了如今,也是支撑不够,起不了速。完全没有与她约会的兴致。而那把老师手里的老铁牌,一睁眼看清,不过是一把Shamanda(沙曼达)。Wow,过往的青春不过如此,到底没有那么美好。



当时的我们,也同样孤单、无聊、繁琐,也有压力和焦虑。我们怀念青春,可能并不是因为原来多么美好。不过是,我们以为:当初有的是闲适,而非无聊。以为可以有很多闲散的时间做很多喜欢的事。而人入中年,拥有的则更多是匆忙。


除此之外,怀念青春,也是因为“如果回到从前,还有很多可能性”吧。眼前的日子,虽不能说“一眼望到生命的尽头”,然而大致接下来会是什么样,大多数人心里是有数的。毕竟家庭、婚姻、工作乃至收入,都有些尘埃落定的无奈。如果回到以前,那么一切尚有更加美好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人老了,就会坐在门槛上发呆。一发呆就是一个下午。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以来笔者心中发闷、发慌啊。当打了很多很多球板,只有选手注才有一点吸引力的时候,顿觉“球生”没有了多少期待,少却了很多可能性。(这并不妨碍各位品牌大佬继续发“佳作”给黑马君试用。


原来,拥有并不一定就幸福,期待拥有才是。



一晌江湖 20:过往也没那么美好,那怀念青春到底图个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