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你们说一个利用女性身份混过安检进行袭击的案例
刚刚那条介绍629劫机案,利用残疾人拐杖藏匿爆炸物的,有人可能要说了,那这针对拐杖轮椅仔细检查没疑问,但人家一姑娘,是不是也要这么严格?
错,有利用残疾人身份的,那自然也有利用女性身份的。
这就是2008年南航6901恐袭未遂案。
2008年3月,正值全民喜迎北京奥运会举办之际,南方航空的6901航班上,却出现了一次非常惊险的恐怖袭击。这趟航班是飞往北京的,有恐怖分子企图在飞机靠近首都机场时用汽油引爆飞机,引发恐慌和国际舆论。好在被机组人员及时发现,最后飞机迫降兰州阻止了这一次恐怖袭击。
想象一下,在2008年3月这个时间点,如果我国出现了如此规模的民航恐怖袭击,对于全民心态,对于北京奥运会有多少打击?
那么,这个恐怖分子是怎么将汽油骗过安检带上飞机的呢?
事后评价是,她很好利用了女性身份掩护
我查看资料后也觉得这个操作,绝对是深刻把握了心理学。
(强调一下,我说这么细不是让人搞模仿作案,只是让你们理解现在很多安检规则是怎么来的)
和很多把汽油藏起来企图混过安检的操作不一样,南航6901这个案子的思路是把汽油大大方方的放到明面上去打思维盲区。
事发当天,该女子带着一瓶矿泉水和两罐易拉罐去安检。并用香水味遮盖了汽油味。
可安检人员按照规则必然要求她打开喝一口对吧?
没错,她早就猜到了这一步
然后她顺从的照做了,大大的喝了一口矿泉水瓶子里的水。
然后向安检人员恳求。
安检人员思路是什么呢?
一个,易拉罐密封的,
再一个,女生刚刚在你面前,非常顺从的按照你的要求,大大喝了一口矿泉水的水,女性食量小,现在喝不动剩下的了,好像也能理解对不对?
放到今天网上,你去发帖,一个女生带着三个瓶子过安检,安检人员居然要求每个瓶子都打开喝一口,这是不是不近人情?
我敢说大部分人可能真就会骂安检不近人情,
你要人家喝人家也当面喝了,你为什么要她把剩下的都打开喝一遍?这不过分了吗?易拉罐打开了还怎么拿?懂不懂人性化?
在这个拿三瓶喝一瓶的操作下,安检人员还真就让她过去了。
那么,剩下的安检和机组呢?都没发现不对吗?
事后机组报告来看,其实有空姐看见了,但都没警惕
因为大部分人思维定势都是去盯着行李箱检查,你手上大大方方拿着饮料,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你肯定在安检那喝过了,是正常饮料。
该女生就这样直接当着安检和机组人的面,大大方方的拿着两罐汽油上了飞机~
并在起飞后到厕所中打开易拉罐倒出汽油
但可能是紧张,也可能是飞机颠簸,这个过程中汽油大量泼洒,浓烈的味道直接吸引了外面空姐的注意力,一位空姐闻到刺激气味后很快发现不对,叫来乘警及时制止了该女子,飞机最终迫降兰州机场。
一起恐怖袭击就这样被及时扑灭。
我个人感觉,这个案件策划者绝对是心理学大师,深刻把握了安检人员心理,
一个小姑娘听从你的要求喝完第一瓶水后,大部分人绝对都是放松警惕的。
但故事还没结束,刚刚说了,这起恐怖袭击,目的地是北京首都机场,
那么,起飞地点是哪?
猜一猜?
没错——又是他,乌鲁木齐机场。
所以,事实是,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辩解
“你们对一个残疾人女性这么严格,难道会有人利用残疾人身份女性身份做坏事吗?”
乌鲁木齐机场:巧了,我还真经历过!
所以现在遇见那种每瓶饮料都要你打开喝一口的安检,你们明白这规则怎么来的吧?
再复读一遍:
每一个看起来不近人情的规则,背后肯定都有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