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温周情】温周第一次“四目相对”是一眼万年吗?

2022-03-05 15:44 作者:迷途-Judy  | 我要投稿

要说明温周第一次相见的情景,我们先了解一下温周二人相遇前各自的背景。

周子舒艺成于四季山庄,其师重情重义,培养出的弟子也是个“小周圣人”。对亲人、友人他深情厚谊,为人风光霁月,心有大义,并为此不惜代价。正直的门派,重情的师长,顺遂的少年人生,导致他“少年庄主,年幼可欺”,轻信晋王而带领山庄部下前去投靠。直到师弟秦九霄身死,才终于看清晋王的真面目,自认身负罪孽,不可饶恕,自我评价是最清醒的薄情人。

本以为所做的“恶”事,所付出的代价可以换来一个盛世明君,但事与愿违。以这些来讲周子舒此时人物的基调是:心怀苍生,却错估人心,所以唯愿以身偿还。

我们用两件事来说明一下,天窗时期周子舒的心境是怎么转变的。

事件一:不识江湖人的心。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明-曹学佺】。朝堂诡谲,山庄旧部为江湖儿女自然不服朝堂规则。他们个性单纯,桀骜不驯,逐渐成为晋王行事的绊脚石。然而天窗羽翼渐丰,晋王已不需要山庄旧部来支撑,遂使其逐个凋零。

事件二:不识权控之心。

晋王权倾西北,可称雄主,岂容他人违逆。“蒋大人事件”中,周子舒所为导致师弟悔恨远走。但他未料及晋王的杀心,终使秦九霄战死城下。周子舒台词中“他误以为我被困孤城”,这里的“误”其实是晋王散播的消息。以秦九霄四季山庄少庄主的身份,周子舒及师伯、师叔必将其父绝学转教于他。在他不主动露面的情况下,晋王难绝后患,是以须引出秦九霄。所以周子舒“吐血晕厥”是两件事触发的,一、秦九霄因假消息枉死,二、晋王灭绝四季山庄的杀心暴露无疑。

周子舒台词

对比七爷我们知道,景北渊是诈死脱身(晋王台词:北渊没了)。七爷从小与晋王一同教养,擅谋的他(周子舒台词:七爷向来谋定而动)知晓非死不可脱身,所以诈死远走。秦九霄身为天窗的一份子,又是首领至亲至信之人,岂能不知内幕。现在又生出违逆之心,任一当权者都难容他逍遥在外,何况晋王又意图谋反。

于情,周子舒是晋王的表弟,他寄希望于表哥与他所求一致;但于理,晋王是谋逆者,他的所为也无可厚非。重情重义的周子舒怎么在反叛当朝的西北势力生存?他以情义夹杂于朝堂规则中,终令他亲友全失,大义无望。

忘记是哪位作家写的,“政治从正面看是孔雀开屏,从背面看不过是一个秃毛的屁股”。一段天窗桎梏,周子舒左右不了武人风骨,也见识到了政客的冷漠无情。这段人生使他失去了同门长辈、手足,也失去了亲情(表哥),更没有了施展抱负的希望。遂自请“七窍三秋钉”,愿四处飘零,醉死即埋。

周子舒生于官宦之家,艺成于江湖名门。他即不是纯粹的世家子弟,也不是纯粹的武林中人。师门的教导使他品质纯粹,风光霁月;十余年庙堂生涯,又使他普爱黎民,心怀苍生。但他既不同流于朝堂阴晦权谋,又不适于江湖的法外规则。以一腔热血投靠晋王,又仗一身孤胆行走江湖。

周子舒心性纯良,温和柔顺,不懂拒绝,信宿命因果。这种宿命感根植心底,是他半生困苦的来源。人生的几次重大转折,都因不忍拒绝而迫使自身受困。少时受制于情义背负四季山庄重任,青年受制于苍生大义困于天窗。退出天窗又受制于良知自请七窍三秋钉,远走江湖却受制于不久人世而不敢与人深交。

他每一次的接受同时也预示着失去,虽逃离庙堂,却心困囹圄,自我封闭,不惜己身唯愿偿还罪孽。


温客行生于神医谷,父母是江湖中极为少有的品性高洁之人。他本应生于优境,却沦落鬼谷。神医谷和鬼谷,救人之地与杀人之地,两个极端的对比,却不足以道出他人生境遇的艰难与残忍。

神医谷的生活和逃亡途中的片刻温馨成为温客行心中仅有的光,支撑他活到捡回个可以暖人心的阿湘(阿湘17岁,温客行在鬼谷20年,有3-4年时间他是独自挣扎求生)。

“一入鬼谷,或是噬人,或被人噬”、“日日提防着有人要杀我,也整天算计着怎么弄死别人”。温客行生于光明,却长于阴暗。在成长的最重要时段,无人教导文武艺,却也文才出众、武功莫测,可见其心性坚韧,毅力卓绝。他成长的一方天地不容许有片刻迟疑(阿湘台词:即便有百分之一的几率,也宁可错杀绝不放过,连被保护的阿湘都如此,何况温客行),所以他宁知世间的恶,也容不下改过的善,因这世间从未给过他选择的机会。


他认定只有至纯之心才是人间至善,他不愿人间掺杂污秽。所以他说,“我要不属于这世间的魑魅魍魉都滚回他们的十八层地狱去”。在他的眼里,不论其行,只观其心。

所以,心性纯粹无私的周子舒是善,不论他天窗的所作所为;

温暖的阿湘是善,诚挚纯朴的成岭是善;全心爱护阿湘的曹蔚宁是善;

惩戒负心人的罗姨是善(即使没有照料他,罗姨台词:我没能好好地照顾你);

亡羊补牢的龙雀是善(即使没有改变结果);

救温家于危难的秦怀章是善(他从不曾怨秦师傅的迟到)。

于他而言“从一而终”才是人间的善,他不认“知错能改”,也不理“悔过向善”。他认为那是掺了杂质的伪善,是魑魅魍魉,所以他恨五湖盟,恨江湖污秽。

温客行不理世情,不讲苍生,不信因果,只想用极端的手段惩戒世间的所有肮脏。


他的前半生都在与命运抗争,少时因父亲的义气被正道压迫,受邪门歪道追杀,沦落鬼谷日日为活下去而使尽手段。他本应有一对温柔可亲的父母,风光霁月的师门,学一身光明磊落的功夫。艺成后,或可货与帝王家,也可携一知己逍遥天涯。

然而,世道不公,每次人生际遇他都无从选择,只能被迫接受。每一个人生节点都把他推向地狱的深渊,他苦苦挣扎却无力回天。家破人亡的惨痛经历,师门堕落的冤屈悬案,丧失气节的求生行径,背离光明的阴晦内心,无法摆脱如影随形。


周子舒说,“能好好的活,谁又想死”。然而,一个伤病在身,命不久矣;一个天理不容,众矢之的。可又有谁能摒除俗世人伦,独善其身?温客行的“道”疯狂决绝,这世间的魑魅魍魉自然也少不了纵鬼入世的鬼主。所以,虽掀起了俗世间的腥风血雨,但最终只是百鬼照日沦落个灰飞烟灭。


相遇前两人背景大相径庭,心境却微妙相似。而在越州初遇时,矛盾的二人更是直接碰撞。

温客行的一袭白衣:立誓出谷的温客行一袭白衣,和颜悦色、温文尔雅。从地狱到人间,他深知身负罪孽不容于世。所以,他精心遮掩,以纯洁无暇的白遮掩内心的“污秽肮脏”,只为在人间逗留片刻。

周子舒的乞丐妆容:周子舒易容本就可以躲避追捕,却扮成邋遢的乞丐。是因为他自闭心门,不欲与旁人多有牵扯。对比张成岭随从小五、张玉森、张成峰父子,还有镜湖派小厮的反应,邋遢的外表可以轻易减少他人的关注。

但让周子舒没想到的是,心地善良的张成岭心生怜悯,好奇心旺盛的顾湘主动招惹是非,而温客行却一眼看出了他的本质,并不是乞讨者,而是在晒太阳的“高手”。当他孑然一身时,三人以不同的姿态闯入他的人生。


两人的相识,是在双方掩藏自己的真实内心开始的。一个虽身在闹市心却与世隔绝,一个心不容于世却极力伪身在世间。

越州偶遇,周子舒功力虽只剩下五成却仍能听到对面楼上的谈话(周子舒说“乞丐做三年,皇帝也不换”后,阿湘的台词:那要饭的到是想的开啊。说明阿湘听到了周子舒的话,那么以周子舒的功力自然也能听到温顾对话)。

顾湘台词

所以当他回阿湘“不过是晒晒太阳罢了”后,因阿湘回望的动作也下意识地跟着看了过去。而他的动作也让阿湘立刻意识到此人会武,之前与主人的对话被他听了去,遂恨道:“想骗姑娘酒喝!”

刚离开天窗的周子舒,心门紧闭欲了却残生,他拒绝并反感他人的窥探。然而即使反感他也坦然面对,连陌生人(阿湘)也不去诓骗。虽然他诚实地回答了阿湘的问题,但对于被他人察觉内心真实想法的行径却异常排斥。而温客行此时恰好回眸,周子舒因被对方窥破内心下意识收敛笑意,面容转而冷峻。他不仅警惕戒备,还有着被看穿的尴尬与羞恼。

温客行回眸(赌赢后,应是看向阿湘)

所以,两人的初相识一方是反感、警惕与恼怒,而另一方则探究与玩味。探究是因对方四季山庄的背景,玩味则来源于周子舒的反应,一个江湖高手怎会羞恼于被他人识破行径。所以接下阿湘的鞭子后,温客行意味深长地打量周子舒。

温客行人生的记忆多来源于鬼谷,而群鬼又有哪个在乎过脸面呢。不过都是“脸皮”被揭到底,不容于江湖才投身鬼谷的。温客行独霸鬼谷前为了活下去无所不用其极,尊严和脸面于他最是无用。这样一个不同于江湖“正派”道貌岸然的人(在他看来江湖人极擅伪装,都是披着人皮的魑魅魍魉),也不同于鬼谷能舍弃脸皮的鬼众,于他而言自是新奇不已。

所以,初识并不是两人感情的萌芽时期。两人的感情转变是在第4、5集,这里先不多做说明了,后面会专门说到这个话题。


再借用后面剧情来说明一下,这个片段是否可以听到对方的谈话。

剧中第15集、16集的情节,可以辅证。也就是武林大会这一段,两人在很远的距离仍可以清楚知道高崇等人的言词。

【温周情】温周第一次“四目相对”是一眼万年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