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冥契的牧神节》杂谈。

2021-05-15 22:40 作者:一之上调和  | 我要投稿

这作推完了,我没能玩懂,但是神作不解释。

彻底玩通透本作可能所需要到的工具:入门级的基础文学与戏剧理论,尼采的意志论和艺术论,加缪的荒诞主义,最好还能带点认识论和现象学的基本功。

翻译发布暂告一段落,各位等着汉化补丁吧。

通完这一作后我心绪起伏难定,关于游戏的内容,我是已经整理清楚了,包括其哲学区间的广度与深度,也看了个七七八八。但我依然是没玩懂这个游戏,我觉得我是玩不懂了。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

活着,值得吗?

如果加缪把这个问题给解释清楚了的话,那么加缪的哲学地位就不会如此尴尬。

虚饰与权力就是生命的意志,而生命的意志就是价值的金本位吗?

如果尼采真想这么说,那他本该在废墟上建起新的房子。

可我们都知道

尼采他没有盖房子,也不想盖

没人知道查来图斯特拉是否还会再离开,也许不会再回来

可以说,这一作狠狠地把问题扎在了人类的痛处上

真如加缪所言,要与那无穷尽的荒诞争斗吗?

可没有尽头的争斗,又怎么算得上荒诞

没有死亡、没有屈服、没有结束,就不叫荒诞了。

所以

加缪不是在劝导人们反抗荒诞,而是叫人们活着

荒诞其实是加缪撒的弥天大谎

没有荒诞

只有活着,和不再活着

许是我最近读尼采读累了。


这一作本身并不难懂

虚构世界的设定是基于尼采的戏剧艺术理论,包括意志论,现在也不是少见的设定了。

异常的才能的设定是基于加缪的荒诞主义,其实说到底,还是起自叔本华的意志论。

但尼采要让天才作为更高类型的种类压倒凡人,这是力学的,是权利的意志,是生命的质量,尼采认为,天才对于凡人的压制并非是产生实际力量上的压制和统治,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光,换而言之,天才对于凡人的影响是出于极宏观层面的物理学因素。

于是,问题就来了。天才也是人,超人也是人,人活着就得依靠虚构,唯X主义提供最简单实用的蓝本,而辩证逻辑提供双重标准的眼睛。那为什么要拟造出一种更高类型的种类出来呢,因为有的人就是耐不住虚构,有的人生来就要靠近真实一点,但又不能完全堕入真实中去,这样一来,他就不能再作为人类而“活着”了。

如此说来,天才也是苟活罢了。

尼采的乐观积极情绪正是出自于此,他的哲学目标是要将这种苟活给解释为一种上升的力量,他在所有的活着背后找到了一种意志,而不是在世界背后,所以他每每回头,都要嘲笑叔本华一次又一次,他回头看见的,是藏在背后的生命意志,是力的结构,是权力的美学。

他的解释才是他的力量。他在不满与斗争中察觉到了他所设想的力量的本质。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

活着,值得吗?


真正的哲学——

就是在对活着这件事找借口


要么在自身身上找意义

要么在集体的必然性上找意义

要么让意义成为一种不断生成的东西

要么让一切意义都垮掉,让一切都成为价值

总而言之

人就是娇气到需要给自己所做的一切寻找理由。而回顾既往哲学的进步,就体现在人们最后终于把目光放在了自己凭什么活着身上。自此,哲学本身,再无寸进。

如果说这是荒诞的话,那就是荒诞吧。


带着太多太多的问题,我没能看懂这部作品。

1、爱,源自于对压制的反抗(双叶、环与未来)(虐待、分化、手势问题的深入探讨)

2、认识论与结构的绝对前提(剧团四人组、环与未来)(论外不可知论前提下的结构主义)

3、反抗荒诞的死亡(未来)(对于荒诞的解构)

4、虚饰的生命意志(true end)(戏剧永不落幕,活着就是扮演)

5、古典的回归(剧团四人组)(理性主义最大量的胜利,周期性回归,力的表观遗传学)

这么一想,其实还是能写一篇或者几篇解析出来的。

但我没能看懂,重要的是,我享受没能看懂。


以本作的翻译结束为一个阶段,或者说以玩完这一作为一个阶段。

我也是时候该告别Kotori-Sora了。就像曾经的神户小鸟のfan一样。

让我们下次再见吧,也许最近的一次不会是在B站,而是在别的什么地方,希望能给各位带来惊喜。

《冥契的牧神节》杂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