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时光(50)◆ 从实力的地位
“菱角湾的赤麻鸭家庭系列”是夫人一直坚持的观察日记,之前已编发了十三篇。近一个月,她因身体不适暂停了下来。这两天,身体逐渐康复后,又接着整理了后面的观察记录。为了支持她观察的热情和保持观察的完整性,因此,今、明两天,集中编发夫人的观察记录。特此说明。
本文来源于:老谷的自然笔记

菱角湾的赤麻鸭家庭系列之十四
从实力的地位
孙巧菊
(一)从实力的地位
2023年5月26日,早晨6点。多云,退大潮。
流浪家庭依然不见现身。北方家庭依然在河道觅食休息,成长继续,无新意。而南方家庭现在就有了变化。
它们在菱湾桥下面的滩涂上觅食,此时正与之前避之不及的鸥鸟混杂,和平共处,各自坦然,看来它们都在从实力的地位说话。鸥鸟自知已不是这个逐渐成长壮大的家庭的对手,所以也不再去骚扰。这个家庭也知道自己的实力足够抗击来犯之敌。所以,并不畏惧。

就这样,南方家庭与鸥鸟在这个小小的海湾因实力的平衡达成了一种生存状态的平衡。
说到实力的地位,先生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繁殖季,经常看到一个秋沙鸭家庭中,秋沙鸭妈妈带40多个宝宝,成为那一方水域的一道风景。其实,一个繁殖季,一对秋沙鸭最多只能孵化10几只宝宝。这40多只中,很多都是这只彪悍的秋沙鸭妈妈以实力的地位从别的秋沙鸭家庭中抢来的。这看似不仁道,但这样对物种的繁衍是有好处的,因为强壮的父母必然带出强壮的孩子,对种族的延续有利。
突然想起2021年3月18日至19日在安克雷奇举行的中美战略对话中,杨洁篪强调,“你们在中国面前没有资格说,你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小到菱角湾,大到国际局势,实力的地位变化代表着资格的有无,不觉会心一笑,强大真好!
下午3点多,又与先生一起来到菱角湾。薄云,微风,海面大潮。寻遍了整个海湾,不见北方家庭,估计又到船的缝隙里去安息了。向西南角望去,只看见南方家庭的父亲站在高高的桥墩上,却不见它的妻子和儿女。赶紧站到大草坪的边缘,向西南方向寻找。发现他的妻儿正在靠近岸边的地方休息、玩耍。整个过程那位父亲就一直站在高高的桥墩上迎风而立,像一位尽职尽责的哨兵。直到水位合适了,它才飞下来,带着妻儿一起觅食去了。

观察发现,在赤麻鸭家庭中,父亲的主要责任是站岗放哨,防范来犯之敌;母亲的责任是带着孩子游玩、觅食。父母的分工非常明确,配合默契。这与人类传统的家庭分工:男主外,女主内,多么的相似。地球生命多少年来或许都是遵循着这样的一种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才使种族得以传承吧。
一个多小时后,开始退潮了,结束观察往回返的时候,发现北方家庭又出现在河道里。

(二)机智过防污拦挡
2023年5月27日,早晨8点多,大雾小雨不断。退大潮。
北方家庭在河道里,6个宝宝仍然很健康。小鸭宝宝过河道里的防污拦挡非常的有趣儿。它们或者摇摇晃晃地从拦挡浮漂的上面跨过,或者一缩身子钻进水里,从拦挡浮漂的下面钻过,各自凭自身的能力,选择跨越的方式,聪明才智一展无余,谁说野生动物不会审时度势呢?!其实它们机智得很!
今天大潮退的太早了,看来两个家庭都觅食很好,没有饥饿感。北方家庭看到我们到来也没有乞食的行为。南方家庭更是在礁石上休息,不为周围的环境所动。

(三)河道明星
2023年5月28日,下午3点左右,多云,涨潮。
北方家庭成了河道明星。
人类家庭在大黄鸭游乐船上,赤麻鸭家庭在碧蓝的水面上。大黄鸭上的小朋友们时不时地投喂赤麻鸭家庭,赤麻鸭家庭紧紧跟随着人类家庭,一幅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缓缓的水波,缓缓的大黄鸭,慢悠悠的赤麻鸭家庭,共生共情于这并不宽敞的河道游乐场。特别是在夕阳的余辉中,更显宁静温馨。这是自开始观察菱角湾赤麻鸭家庭半个月以来,最令我感动欣喜的画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原来如此的美丽与美好!
南方家庭还在西南角的大柱子周边活动。鸥鸟混迹其中,它们根本不把鸥鸟当回事儿了。

(四)接纳与拒绝
2023年,5月29日,下午3点多,大潮,阳光显示出了盛夏的毒辣。
北方家庭在河道的礁石上休息,见到我们靠近并不惊慌,亲鸟们只是转头望着我们,不做任何反应,宝宝们或者趴在礁石上休息,或者梳理羽毛,也并不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惊慌。鸥鸟就在它们不远处站立休息,它们也并没有畏惧。北方家庭真的是成长壮大到有藐视天敌的能力了。

南方家庭还是保持着对人类和周围环境的警觉。本来它们是在靠近珊瑚馆旁边的礁石上休息。远远地看到我们靠近,亲鸟立即带着孩子们下水,向它们的传统领地西南角游过去。

两个共同生活在菱角湾里的赤麻鸭家庭,如今对人类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究其原因:北方家庭多在河道周围活动,河道沿岸经常有游客往来,经常被游客投喂,享受了过多的人类的好处;河道里还经常有大黄鸭游船穿梭,大黄鸭上的人类的宝宝常把鸭宝宝当成自己的萌宠,经常一边游玩一边洒食投喂,这就使它们一家习惯了与人类的亲近。因此,并不避讳,而是持接纳和融入的态度。

南方家庭的领地因为在偏远的西南角很难与人类有接触,所以它们一直保持着野生的状态,主要靠捡拾海藻为生,没有享受人类的恩惠,也对人类始终保持着警觉。因此,见到人类靠近便迅速逃离,持拒绝的态度。

这也再次证明:如果突破了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安全距离,野生动物就会习惯于与人类的接触,从而丧失警觉性。所以,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一直强调不干预是最好的保护,不提倡人类与野生动物密切接触,非必要情况下不提倡投喂野生动物。这是非常有道理和必要的。因为这些非理性的人类的干预都会让它们丧失警觉和野性,从而陷入危险之中。两个赤麻鸭家庭对人类的反应足以说明这一切!

这些天一直没有发现移民家庭。今天下午倒是在菱湾桥的上游发现了一个有六只宝宝的赤麻鸭家庭。这是本繁殖季在菱角湾发现的第四个赤麻鸭家庭。
今天最欣喜的发现是北方家庭六个宝宝中有四只宝宝翅膀已经有砖红色,这意味着它们长出了初级飞羽。昨天还没有任何迹象,一夜之后,今天就已经很明显了,可见鸭宝宝的成长速度极快。这也是生存之必须。

(五)惬意
2023年5月30日,下午两点半,大潮。
北方家庭还在河道里。六个宝宝都长出了初级飞羽。它们都非常放松地在岸上休息。

宝宝们真的都长大了,再也没有向我乞食的动作了。看着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威胁到它们的安全了,我也特别的开心。鸭妈妈和孩子们一起梳理着羽毛,鸭爸爸还像个警卫员一样,目视前方,警惕着周围的动静变化。梳理完羽毛之后,全家老少一起闭眼进入睡眠状态,由此可见,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非常的安全放心,甚至有一丝惬意了。

南方家庭还在它们的根据地里休息。鸭父母也显得非常的放松。由此可见,它们也比较安全了。只是宝宝的背上还没有长出初级飞羽。可见,南方家庭的宝宝要比北方家庭出生的晚,长得慢。
(待续)
作者:谷国强 审核:Candy 编辑:E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