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引进动画反而关上了国漫的大门?国漫最黑暗的十年 其一
时间线:2005-2015
这次是个新题材,不过我一直都很想写,因为很生气。
不过和B站内一直关注国漫的UP主们我是没法比的,我的学识有限,肯定有遗漏的东西。也许有更新,不过B站的更新机制导致本文无法查补,只能试试在某乎慢慢更新了。
原因
直白点说,这十年国漫发展的停滞,罪魁祸首就是****。这个东西间接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低成本烂制作就能获得激励。那真正做内容的作者呢?资本当然不会花钱去买他们的版权,更别提什么用良好的制作来做个漫改了。
当然罪不止这一个。相关人员的傲慢与轻视也是关键。说穿了,什么片子它都敢放敢买,不去审核评价其内容的优劣,就在电视上播出。贴钱播放的例子也到处都是,包括当时的爆款喜洋洋在内。倒不如说,由于形成了以电视台为核心的买家市场,使得被主宰的动画相关从业人士形成了一种非常不良的生态。
有人说日漫影响三观,但是那些劣质动画也难以脱罪,况且那个年代还有大量韩剧台湾偶像剧在播,你说国动变成那个样子,被挤压到偶像剧的人当然会越来越多。以至于琼瑶剧能够大行其道,每天被家里长辈拉着看,三观也可能受到污染,为什么没禁呢?显然不是这个问题。

这个禁令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保护国内动画产业,此时央视动画已是强弩之末,两个老厂最后一搏的宝莲灯也已燃尽,曾经创作出蓝皮鼠、小糊涂神、动画版西游记等经典作品的央视动画决定撤出,这使得国内原创动画匮乏的事实暴露无遗。而此时市场尚未开辟,相关人才基本没有,也确实需要保护。
但是,当没有竞争之后,任何产业都会陷入无序的野蛮生长,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劣币驱逐良币。但是中国动漫又挺特殊,毕竟家旁边就住着两个大户,韩国和日本的经验是完全可以吸取的,(香港等地情况比较特殊)甚至包括内容。于是一些先行者开始探索,比如知音漫客和漫友。这也就使得纸媒成为刚刚破土而出的国漫的第一块阵地。
先行者·漫友
什么,有人说国漫从60年代就开始了?那并不是,那些优秀的作品仍旧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意义上的国漫应当是由独立作者或单位,而非国家制造。而当时漫友出版的作品中有很多即使是在今天也能上得台面的作品,比如说《黑白无双》。现在腾讯动漫的头牌作品《狐妖小红娘》《王牌御史》也都是出身漫友。甚至,在当年漫友系杂志里,它们都不是牌面作品。
顺带一提,《黑白无双》有动画版,

但肉眼可见的贫穷限制了它的表现力,与原作画面差距甚大。其作者于叔画面表现力十足,而且产量奇高。
所以说其实,在这黑暗的十年间,我们仍旧不缺乏热爱动漫的人,和拥有创作能力的人。甚至不缺乏优秀的作品,只是它们被淹死在纸媒上而已。而当年也有不少笑话,比如之前出了大事件的夏达和夏天岛和姚非拉。夏达的代表作《长歌行》质量奇高,动画版没有,电视剧版倒是要出来了。当然实际上如果要动画化这部作品,成本也是奇高的。
电视剧版主演:热巴,吴磊。

版权纠纷在漫友系非常严重。漫友的头牌作品《血族Bloodline》就因版权问题无限期停更,作者艾欧在本站还有视频,可以去围观一下。著名的《长安督武司》也因版权纠纷中途断更,其连载杂志倒闭后也彻底太监,作者不得不转战外国,结果又被坑了一手,《拾又之国》被制作组献祭。而与夏达同属夏天岛的小新(狐妖小红娘)也被坑了。这三部作品都出自《漫画SHOW》(原名少年S),周刊化不久后倒闭。周刊后它的内容再也无法保持高水准,大量如同今日腾讯动漫的网漫作品涌入,导致自身崩盘。至于后来它的很多作品作者甚至功勋老编都被腾讯动漫回收,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腾讯血赚。
总之,在那十年间,无数的作品被埋没了。这里给各位推荐一个《花非花》,在腾讯漫画可以找到这部作品,不知道现在是否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