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君的烧拍回忆录 16~20

第16块:蝴蝶Moonbeam
结构:林巴面材、红芳基、林巴、桐木大芯。5+2。大芯很厚。
1992年上市,蝴蝶的芳基四君子之一。这是月光(Moonbeam),而非月光女神(Amultart)。因为偏厚的桐木芯,速度上直追碳素板,在防守和弹击时很稳定,又快。击打的手感上其实算得上硬实。昨晚刚打了。摩擦的时候,芳基纤维板(不加碳)手感上也会比较柔,好起球,便于制造旋转。总体来说,可以说拉打皆宜。林巴面材的存在,小力量下摩擦、快撕其实还挺好的。然后因为厚桐木芯的存在,弹击、攻打啥的也很爽。正手拉冲的话,胶皮要配好透点的,因为板子厚。黑马君感觉,厚板打防守反击是比较给力的,由此联想到奥恰洛夫ALC在Innerforce Layer ALC的基础上做厚。

第17块:斯帝卡北极木
结构:北极木面材、云杉力材、阿尤斯大芯。五层纯木。
价格:约750元
2016年斯帝卡的“七剑下天山”海报上最后露脸的一块球板。不得不说它有点颠覆纯木五夹的印象。因为它很硬,速度可以跟外置芳碳媲美。传说中的北极木,应该是一种杉木。在北极圈内气温很低,生长很慢,所以木头很硬。再配上云杉力材,就是又硬又弹。实战效果来看,上旋相持真的很稳定,失误很少,又具有速度感。拉冲后也有不错的形变,也喷。不过,确实还是硬,你没发足力时,拉冲对方的下旋球,会感觉费劲。

第18块:孔芳碳
结构:桧木面材、蓝芳碳ALC、桐木大芯。3+2。
因为孔令辉用的应该是异质,一面是ALC,一面是纯木,所以算不上真正的代表人物。这个孔芳碳,虽然也是3+2的结构,但厚度约6.2mm,不厚,吃球挺好的。上手拉球也是很轻松。最早关于芳碳的“咬球停顿感”好像就是用来描述它的。应该说,它这种咬球的局部形变很牛逼,吃球真的稳,反手也是舒服。但是,局部形变牛逼的,往往整体形变就不突出,于是蓄能就比较一般了。是块打摆速的好板子。反手弹击等各项技术的施展很出彩,落点精准,拉和打都好。就是正手底劲一般。

第19块:梅兹芳碳(G码)
结构:林巴面材、蓝芳碳ALC、阿尤斯、桐木大芯。5+2。
在那个时间段,黑马君好像是觉得自己小球比较粗糙,都是打得过分暴力,想要加强中等力量下回球的控制力和稳定性。比如想打孔芳碳到这块梅兹芳碳,缘由大抵相似。梅兹芳碳算是Viscaria结构的变种,面材从寇头改成柔和的林巴,所以摩擦球的感觉就好很多。Vis对于彼时的我来说,还有些生硬。梅兹芳碳虽然面材跟林高远ALC不一样,不过达到的效果其实差不多,就是更吃球,弧线感更好。但是,它的力量感比林高远ALC还差一点。所以也就尝尝,然后放弃。

第20块:梅兹芳碳特注
结构:林巴面材、蓝芳碳ALC、阿尤斯、桐木大芯。5+2。
买这块之前,我就知道它不会成为主板。ST柄不是为我所喜,而且手柄被吐了护木液。握感不够舒服。不过从这块板可以看到与市售版的区别。这块特注比那块G码的梅兹芳碳明显扎实,弹性也更大。手感清晰度也比市售版胜出。黑马君觉得发力后的底劲跟Vis差不多了,当然,它也是更吃球些。你会感觉到它比市售版更硬朗,上限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