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被带火,周大福成了幕后赢家
继盘串在年轻群体间火了之后,又一小众消费被带火,那就是黄金饰品。

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确实是令人捉摸不透的。要说他们的购物观念更加理性现实,但是他们也会购买品牌效应价格虚高的鞋子潮玩;要说他们的购物理念更洒脱随意,他们还会购买黄金这样保值的商品。
也许现在的消费主力人群成了年轻人,所以任何消费行为都会冠上年轻人的头衔。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买黄金这件事上,年轻人也成了主力军。在黄金价格低迷的十年前,是一群大妈大爷拿着自己的退休金在黄金交易所疯狂采购,而在十年后,则是当初的未成年在黄金柜台排队结账。

现在年轻人购买黄金也不仅仅是看中保值,更是看中了现在黄金饰品的款式。周大福带头发布的各种品牌联名,掏遍了年轻男女们的钱包。周大福不仅和迪士尼联名出了各种IP的小头像吊坠收割女性消费者;还跟奥特曼联名推出了奥特曼头像吊坠收割男性消费者。
而且对于喜欢古风的年轻人们,周大福还推出了“传承系列”,将古代黄金与现代设计结合,为黄金注入了民族文化,增添了心理认同。

1. 周大福的主人不姓周
市面上有很多黄金品牌,周大福可以算是各大品牌的第一梯队,大家可能认为周大福的主人姓周,但是目前周大福的主人却姓郑。
不过周大福的前身——广州周大福金行的创始人确实姓周,名叫周至元。

将当时的周大福金行接手过来的郑裕彤是周至元的女婿,也就是现在帮周大福扭转乾坤的郑志刚的祖父。
当年的郑裕彤只是周大福金行的一个杂工,他一直都喜欢着周至元的女儿周翠英,二人情投意合陷入爱情的漩涡。不过这次的故事跟以往不一样,周至元不仅没有拆散两人,反而看中了郑裕彤的才华能干,不久后就让两人结了婚。
周至元果然没有看错郑裕彤的经商头脑,在婚后的日子里,郑裕彤将周大福的门店逐渐开到了中国澳门和香港等地。

但是周大福在的火爆并不是因为门店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当时郑裕彤提出的9999黄金概念。99.99%纯度的黄金,在当时已经达到了业界顶级的水平,直接将那些95%纯度的黄金比作99%纯度黄金来卖的黑心商家拉开了距离。
周大福凭借这一次9999黄金纯度的改造,彻底在业内成名,也成了黄金纯度的标杆,建立起了消费者的信任,可以说这次进步是周大福迈出的最大一步。
发家之后的郑裕彤还在香港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可谓是混得风生水起,凭借他过人的商业头脑和交际能力,在2011年周大福迎来了上市的机会。

后来,郑裕彤退位后郑家纯开始经营周大福,但是这位继承人似乎没有继承父亲的经商基因,在他接管家族的业务后,众多投资都惨遭失败欠下了大批债务。就在大家都认为郑家纯要将周大福败光之时,郑志刚留学回来了。
郑志刚毕业于哈佛大学,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有着洞察消费者的能力,在回国后将周大福重新带回了正轨。

2. 周大福在“发福”
了解口红经济的人都知道,在经济低迷的时候奢侈品反而会卖的更好,但是别忘了,黄金也算是口红效应包含的范畴。
在疫情期间,众多行业都深受打击,但是周大福并没有在低迷的市场中苟延残喘,销售额反而还增加了。在周大福的21-22年中期财报中显示,营收增长同比高达79.1%,达441.86亿港币;而Q4虽多地频发疫情,但也同样录得了同比31.1%的迅猛增长。和疫情之前相比近乎翻倍。

这些销售数据确实不可思议,但不容置疑的是:周大福“发福”了。做到在疫情期间营收翻倍的原因只有两个,那就是疯狂开店+线上渠道。
疫情之前,周大福在国内的门店共计有3634家;而截至21年底,这一数字已经涨到了5502家。也就是说疫情期间的周大福门店整整多了1868家,而且还有很多的门店将位置选在了下沉市场。

其实开了这么多门店大家也能知道,周大福开始搞加盟制了。众多品牌的疯狂开店都离不开加盟制,像蜜雪冰城、杨国福麻辣烫等,这些品牌都是以加盟+直营店的模式运行。
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周大福这次开设的店面有很多都选在了下沉市场,这说明周大福正在履行几年前的“新城镇计划”,品牌加速了低线市场的下沉与渗透。据数据显示,目前周大福的门店中,在三四线城市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二线城市。
在下沉市场开店,周大福有着自身的品牌效应,从众多不知名的黄金品牌中更加显眼。而且黄金在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也是巨大的,不仅有结婚用的三金五金,过年过节回家的子女也会带着不经常见面的家人挑选金饰。

线上渠道的周大福不仅用了电商和直播两种方式,还推出了一些只有线上才能抢到的专属款式、IP联名款式等。也正是这些联名款收割了年轻人的钱包,星黛露、玲娜贝儿的挂坠一上架就抢空。
而且在线上买黄金,大家肯定不敢相信杂牌,周大福这样有品牌背景的黄金就成了线上消费者的首选。最新的季度报告显示,包含天猫京东等网店以及云柜台等方式的销售额及销量大幅增长74.1%和87.7%。
3. “一口价”模式很危险
之前的周大福的售卖规则是以黄金的克数*当日金价再加上每克几十元的加工费计算的,这样其实周大福的金价也不算贵,顶多比其他金店的黄金贵上几十元,这样拥有千足金技术的周大福就更受欢迎。
但是如今的周大福却将一些比较好卖的款式做成了一口价,也就是说无论这个吊坠多少克数,也不论加工工艺多复杂,就是直接标出最终价格。
不过,在网友的眼中这些一口价黄金直接成了智商税。一款只有1.77g的黄金吊坠售价2200元,也就是说一口价的黄金每克的价格达到了1000元以上,跟500元左右的金价相比非常不划算。
虽然一口价黄金刚开始因为设计潮流、款式新颖,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后知后觉才发现根本不划算。
有的款式在周大福要价2000左右,而其他的店铺只要700元,巨大的差距开始让消费者怀疑周大福的价格。

不过,一口价的黄金本身品质高低就难以辨别,而且周大福也凭借这一点收割了众多年轻的消费群体。但是问题也出现在这里,因为年轻消费群体普遍消费能力有限,对于较贵的金饰还是消费不起,长此以往这种模式也是很危险的。
所以说,吃够了年轻消费者的红利也要开始转变。因为款式并不是行业壁垒,周大福能设计加工出来的款式,潮宏基也能做出来。所以,这次的周大福不像当年郑裕彤提出9999黄金纯度时趾高气昂。

结语
周大福目前的品牌效应已经完全建立起来,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也是黄金的天花板,但是要想走进年轻消费者的内心,还需要仔细研究。因为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是很辩证的,追捧得快、忘得也快。
周大福,不想沦为网红的地步就一定要及时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