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皂苷Ro主要药理作用研究
人参皂苷Ro又名竹节参皂苷5,分子式为C48H76O19,是在人参中为数不多的以齐墩果酸为昔元的五环三萜皂。五加科中药三七、西洋参则不含有齐墩果酸型皂苷,与人参有着明显的区别。而在竹节参、珠子参、牛膝等则含有人参皂苷Ro。

目前对于人参皂苷Ro主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如下
1、抗炎作用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发现人参皂苷Ro具有抗炎活性,对于乙酸引起的小鼠血管通透性增加,口服给予200mg/kg的Ro可明显地抑制血管通透性增加,与同剂量的安替比林作用相近。对于角叉菜胶引起大鼠足肿胀,口服给予10、50、200 mg/kg的人参皂苷Ro有明显抗炎活性。口服给予0.05 ~1.0mmol/L的人参皂苷Ro,可显著抑制由化合物48/80引起的大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口服给予200 mg/kg的人参皂苷Ro可明显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纤维蛋白原活性的降低,微弱抑制血小板含量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值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增加。
2、免疫调节作用
人参皂苷Ro在1~10μmol/L浓度时可显著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小鼠脾淋巴细胞白介素-2的产生;在2-10 μmol/L时可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表达Th2型细胞因子IL-4,而降低Con 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和表达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提示人参皂苷Ro通过调节脾细胞内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的转录和表达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3、心血管保护作用
人参皂苷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显著的改进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功能,并可以改善炎症介质的活性水平。测定人参皂苷各单体中分别或兼具有溶血和抗溶血的特性,其溶血和抗溶血能力各不相同,原人参皂苷三醇型人参皂苷Re、Rg1、20(R)-Rg2、20(S)-Rg2和Rh1都具有抗溶血作用,其中20(R)-Rg2、20(S)-Rg2和Rh1在较高浓度时还表现出溶血作用;原人参皂苷二醇型人参皂苷Rb1、Rb2、Rc和Rd均表现出抗溶血作用,其中Rd还在浓度较高时表现出了溶血作用。齐墩果酸型人参皂苷Ro在较低浓度便表现出抗溶血作用,未见溶血作用。
4、保护肝脏作用
人参皂苷Ro体外对半乳糖胺和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细胞中毒有保护作用,大鼠口服人参皂苷Ro(50 ,200 mng/kg) 能抑制由半乳糖胺和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炎,而对于由ANT(a-萘酚异硫腈酸酯)诱导的急性肝炎无效。腹腔注射给以人参皂苷Ro对于由半乳糖胺诱导的大鼠急性肝炎的抑制作用优于齐墩果酸、甘草酸、甘草次酸及其苷元。对CCI4诱导的小鼠慢性肝炎,人参皂苷Ro可以抑制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增加。抑制肝脏中结缔组织的增长。
人参皂苷作为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已得到广泛的开发利用。综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可以看到,人参皂苷Ro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保护心血管、保护肝脏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并有研究认为人参皂苷Ro是一种新的NF-KB抑制剂。作为人参中代表性的齐墩果烷型皂苷,同时作为竹节参、珠子参、牛膝等中药中重要的物质基础,人参皂苷Ro的研究尚显不够深人。相信随着对人参皂苷Ro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等逐步阐明,人参皂苷Ro 在医药保健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