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载具资料】B-17G“空中堡垒”轰炸机

概述↓
类型:水平轰炸机
权重:5.3
原产国:美国
品牌:波音
设计师:E·吉福德·艾梅利、爱德华·寇蒂斯·威尔斯
原型首飞时间:1935年7月28日
所属系列:B-17“空中堡垒”轰炸机
同系列产量:12731架(本型号8680架)
尺寸与重量↓
机长:22.78米
翼展:31.63米
机高:5.82米
机翼面积:131.92平方米
空重:16855千克
外挂量:3188.4千克
最大实用重量:27619千克
理论翼载荷:127.77~209.36千克/平方米
动力配置↓
引擎数量:4台
引擎原产国:美国
引擎品牌:莱特
引擎类型:9缸星形气冷活塞发动机
引擎型号:R-1820-97
增压配置:一级增压
引擎自重:593千克
怠速功率:8马力
海平面静功率:1102马力
海平面加力功率:1218马力
两千米静功率:1177马力
五千米静功率:1188马力
八千米静功率:1195马力
平飞速度↓
海平面极速:352千米/小时
最大速度:510千米/小时(7680米)
气动临界:0.65马赫
爬升能力↓
实用升限:11156米
2000-爬升率:5.69米/秒
2000~5000爬升率:4.82米/秒
5000~8000爬升率:2.27米/秒
格斗性能↓
低空转弯半径:430米
低空垂直机动直径:无法纵盘
最大过载:2.5/-1.6G
失速临界速度:210千米/小时
理论最大滚转率:无法滚转
起降性能与地面机动性↓
起飞滑跑距离:910米
着陆滑跑距离:340米
起落架损坏速度:290千米/小时
最小起飞速度:171千米/小时
起落架布局:后三点
起落架构型:全机轮
滑行转弯半径:33.39米
续航力↓
油箱分布:两侧机翼(内发动机舱内侧)各1具,两侧机翼(内外发动机舱之间)各2具,两侧机翼(外发动机舱外侧)各2具
内油量:2273~7576千克
最大静油耗:24.57千克/分钟(每台6.14千克/分钟)
通算续航时间:92分30秒~308分20秒
理论航程:3614千米
作战半径:1260千米
结构强度↓
解体临界速度:516千米/小时
副翼锁舵临界:330千米/小时
升降舵锁舵临界:270千米/小时
转向舵锁舵临界:310千米/小时
襟翼档位:关闭-作战-起飞-着陆
襟翼各档位损坏速度(不包括关闭档位):383-361-249千米/小时
武器配置↓
一级武器组:2挺12.7毫米勃朗宁M2型机枪(机头回转800发),单管射速750发/分钟,最大穿深26毫米
二级武器组:2挺12.7毫米勃朗宁M2型机枪(机头两侧600发),单管射速750发/分钟,最大穿深26毫米
三级武器组:2挺12.7毫米勃朗宁M2型机枪(机背回转1000发),单管射速750发/分钟,最大穿深26毫米
四级武器组:2挺12.7毫米勃朗宁M2型机枪(机腹回转1000发),单管射速750发/分钟,最大穿深26毫米
五级武器组:2挺12.7毫米勃朗宁M2型机枪(机尾1150发),单管射速750发/分钟,最大穿深26毫米
六级武器组:2挺12.7毫米勃朗宁M2型机枪(腰部两侧1200发),单管射速750发/分钟,最大穿深26毫米
七级武器组:1挺12.7毫米勃朗宁M2型机枪(机背500发),单管射速750发/分钟,最大穿深26毫米
前方投射量:3.210千克/秒
总投射量:6.955千克/秒
一级航弹配置:6枚500/50GP型航弹,弹重453.6千克,装药当量340.6千克TNT(260千克B炸药)
二级航弹配置:12枚250/50GP型航弹,弹重265.7千克,装药当量151.51千克TNT(128.4千克特里纳托尔炸药)
三级航弹配置:16枚100/50GP型航弹,弹重134千克,装药当量72.81千克TNT(61.7千克特里纳托尔炸药)
防护措施↓
油箱配备自封内衬及手动灭火系统,驾驶舱座椅靠背内衬6.35毫米钢板,驾驶舱与机头间隔段内衬6.35毫米钢板,机背机枪塔后部配备6.35毫米 钢板,腰部机枪手位配备6.35毫米钢板,机尾机枪手后部配备6.35毫米钢板和38毫米防弹玻璃,机腹机枪塔配备38毫米防弹玻璃,机背单装机枪手位配备6.35毫米钢板
评价↓
该型飞机为美国波音公司研发的一款四发重型战略轰炸机,其具有自卫火力强大和航程远的优势,相对于尺寸吨位而言载弹量偏小,但对于战略轰炸机而言至少处于同时期主流水准,最大的缺陷在于结构极为脆弱,特别是机翼的解体速度不高,且对机动过载的承受能力极为低下,因此该机几乎无法完成任何较为剧烈的机动,仅能够以平飞或低强度简单机动的方式飞行。在外观方面,该机具有相近时期美国轰炸机当中较为普遍的粗大机身,机头尺寸也相对较大,领航舱罩几乎无加强筋,水平尾翼具有宽大的翼展,垂直尾翼较为高大且圆滑,前缘带有庞大的边条结构,周身密布自卫机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