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高寒版“高铁黄医生”到访东南沿海!

近日,东南沿海的铁路线上出现了一位从未造访过的“黄医生”。从远处看,ta的外形与普通的CRH380B动车组没有区别;然而在近处仔细一看,ta是一头披着黄白相间外衣的“高寒兔”(兔是CRH380B系列的爱称)。没错,ta就是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RH380BJ-A-0504。
自ta诞生的那天起,就长年在我国北方守护着高铁的安全运营,极少出现在在南方地区。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一睹这位在南方罕有一见的“黄医生”的尊容。

最复杂的身份标识

列车头尾两端车组号包括符号在内一共有15位,这几乎可以说是我国编号最长最复杂的动车组列车之一了。

根据铁总的相关规范文件,这串编号的解读如下:
CRH:中国铁路高速动车组标志(与稍后推出的“复兴号”系列标志不同,这里CRH为和谐系列动车组)
380:动车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目标值350km/h(事实上,实验中此车持续运行速度可大于380km/h)
B:技术平台代码。这里“B”代表长客股份/唐车公司研制生产的动车组、8辆编组(西门子技术平台)
J:子型号。这里“J”是综合检测列车
–:分隔符
A:重大改进型号(如,和谐系列动车组动力布局出现变化)
0:代表检测、试验等特殊用途动车组及非国铁控股企业采购
5:列车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04:序列号


平凡的来历 首创的命名

CRH380BJ-A-0504动车组诞生于2016年4月,ta诞生的背后,并不像有些综合检测列车那样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在ta诞生之前,可适应高寒环境的综合检测列车仅有CRH5J-0501与CRH380BJ-0301两组。随着东北、西北地区的多条高速铁路陆续建成通车,平均一个月两轮的日常线路巡检以及随时到来的新线联调联试任务,对于这两组动车组来说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新造一列可适应高寒环境的综合检测列车,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CRH380BJ-A-0504动车组以CRH380BG统型动车组为基础进行打造,由四节动力车和四节拖车构成。列车不仅在动力布局上与CRH380B及CRH380BG相同,连外壳都与这两款动车组高度一致。车厢连接处的独立小窗式旅客信息屏就暴露了一切,当然这个显示屏只会显示车厢号和时间。

在CRH380BJ系列动车组中,已有一列0301车组,与新造的0504车组相比,不仅头型不同,连动力布局都有天壤之别(0301车组为6动2拖)。正因为0504车组与0301车组之间的诸多不同,ta就此被定义为重大改进型号,也就此成为全路第一组带有重大改进型号标识(-A)的动车组列车。

车厢布置

尽管CRH380BJ-A-0504动车组的外壳与CRH380B及CRH380BG统型高度一致,但车厢的设施布局与其它的动检车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小编继续带领大家解读ta的功能。

CRH380BJ-A-0504动车组中,01车与00车为信号检测车厢,车头观光区布置了环绕式沙发;02车与07为受电弓检测车厢;03车为通信检测车厢;04车为轮轨检测车厢,保留无障碍卫生间;05车为餐车,厨房设施全部保留;06车为软卧车,预留了小型会客区。

CRH380BJ-A-0504动车组布置了两套受电弓检测系统,相比之下,四方系列的检测列车只有一套受电弓检测系统(位于06车,04车受电弓不具备检测功能)。因此,受设备摆放条件限制,ta并没有配备类似CRH2J、CRH380AJ等四方系“高铁医生”拥有的会议室车厢。

南国稀客
CRH380BJ-A-0504动车组毕竟是一列可适应高寒环境的综合检测列车,因此绝大多数时间ta都活跃在北方。在正常情况下,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期间CRH380BJ-A-0504动车组会和CRH380BJ-0301动车组一起负责东北地区的高铁线路检测,只有在每年的5月至10月期间才有机会来到华北以南的地区。

随着高铁线路的不断扩张,综合检测列车家族的工作量也在日益增长,因此CRH380BJ-A-0504动车组也有一定的几率来南方协助高铁线路检测工作。至于啥时候来,则是根据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的统筹安排来决定,所以高寒检测列车来到南方算是个十分罕见的景象。

CRH380BJ-A-0504动车组在今年5月的线路例行检测中到访过西南及华中部分地区,在6月完成了张呼高铁的联调联试任务,在7月初还到访过广州并参加了部分城际铁路的联调联试,本月ta在完成一轮东南沿海地区的线路例行检测后将前往郑州参加郑万、郑阜高铁的联调联试工作,可以说是行程满满了。

今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线路开通,许多新地方正等待着ta前往打卡。
想了解更多综合检测列车的故事?欢迎持续关注“通行线”,我们下回再聊。

相关链接




本文作者
LandCrusier
苏浩 | 配图
阿卡 | 配图
didi7 | 配图
LandCruiser | 配图
didi7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