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53《天道》:芮小丹问芮母,想一个人就这么苦吗

2022-07-12 20:54 作者:长空行者读书会  | 我要投稿

芮小丹来德国十二天了,这段时间她一直在母亲的饭店里做洗碗工。这天,郑建时打电话过来了,他说事情都办妥了。芮小丹跟母亲说了一声,就去与郑建时见面了。俩人一起来到了芮母的饭店里,一起吃了个饭。

吃饭期间,郑建时把所有资料交给了芮小丹,芮小丹看着资料,忽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恍惚这一切都是在梦境而不是真实的存在。那些音箱、机柜,那座遥远的王庙村,那群名叫叶晓明、冯世杰、李铁军、周国正的人们……所有这一切都与这几个欧洲国际大都市有了某种虚幻的联系。

郑建时说音响卖出去了两套,芮小丹笑道算开张了哈。郑建时说詹妮把主观测评的事交给了柏林《音响世界》杂志社来组织。结果这个杂志社又加码了这件事,做成了十款音箱大测评。丁元英对此事的评价是:头上安头,妇人之见。

芮小丹送走郑建时后,跟母亲聊了一个话题:想一个人就这么苦吗?芮母说:“做人就苦,没这个苦有那个苦,你这么聪明还问这种傻问题?”芮小丹给母亲说了接下来的回程安排。

芮小丹想:谁是聪明人呢?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他们都是聪明人,他们可以不必知道柏林、巴黎、北京能做什么,不必知道韩楚风、詹妮、郑建时是何许人,不必知道资金从哪里来,不必知道人情这东西将来要回应什么……总之,只要有丁元英就行了。他们知道用了一个丁元英也就用了他的知识、智慧和社会关系,用了他的一切可用之处,他们是聪明人。

那么,聪明与智慧在多大程度上能兼容呢?她想。

丁元英曾对叶晓明的评价是,他是个聪明人。但是,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用“聪明”来评价。

芮小丹和丁元英在网上聊天。芮小丹先客观地把公事都讲了,没有任何个人判断。然后,他俩就谈起了私事。

芮小丹说自己的所有事都办完了,就不绕道耶路撒冷了,直接回去。丁元英反对地说如果她是在“执行任务”,也会说一句“我想你了”就回家吗。芮小丹说:“反对!条件设置错误!那是没选择,这是有选择。我妈看我心不在这儿,已经同意让我回去。我想你了,很想。”

丁元英看完消息后,就没再回复,芮小丹想了很多:他是不是掉线了?于是打出一串问号,“老汉憨憨”的昵称还在,这说明他没有掉线。又等了一会儿,丁元英还没有回应,她决定陈述自己的观点,一边斟酌着词汇一边打字:元英,我是警察,就连我这个警察也没有像你那样完全活在“应该”里,你看看你,做什么都是应该、应该,整个人都活在“应该”里,活在“如法、如是”的规律里,我们就不能往“我想”里活一点吗?活得像计算机一样精确,连接吻都纳入了程序,生活精确到这种程度好吗?对此我有看法,我申诉……

就在她将要打完这段文字还没有点击发送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丁元英发送的文字。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豆豆《遥远的救世主》读后转述

53《天道》:芮小丹问芮母,想一个人就这么苦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