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苏州有轨电车车地综合感知系统》研究课题完成结题验收
注:每日专栏发布上限5篇,更多资讯欢迎进群了解。

文章来源:富欣智控
源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sXE0Z-tqG7RQRPF74RNEEw
12月6日,《苏州有轨电车车地综合感知系统》课题评审会在苏州召开,并顺利通过结题验收。本次会议邀请中城协专家学术委副主任李鸿春,中城协专家学术委委员、中铁电气化局原副总经理沈九江,中城协专家学术委委员、南京地铁原副总工程师韦苏来,武汉光谷有轨运营公司总经理何小林,淮安有轨电车公司安全管理部经理杜康,上海隧道院施宇豪六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

苏州高新城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漳敏、副总经理邱慧玉、运营分公司总经理孙宁、运营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春杰等领导,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简称“富欣智控”)总经理吴昊,副总经理隗宇参会。

《苏州有轨电车车地感知系统》自2020年度作为苏州有轨公司重点科研课题项目立项以来,便受到行业内的广泛关注。本项目一阶段基于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的AI算法实现了单车障碍物识别并报警,二阶段引入V2X设备、路侧检测设备,构建车地综合感知系统,从而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和应用验证,系统在功能和实用性等方面均达到预期的目标,该课题已具备验收条件。




苏州有轨电车采用混合路权的运营方式,运营安全性是交通主管机构和运营单位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司机目视驾驶情况下,运营安全性完全由司机和运管人员协同保证,较少自动化系统参与,易受到外部人员、车辆、异物等侵入轨行区影响,通过路口需降速通过,人员易疲劳、出错,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苏州有轨车地综合感知系统以富欣智控SEERail®欣睿系列自主感知产品为基础,以车载司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SEERail®iCab)为核心,辅以增强的路口智能感知和V2X通信系统,实现单车智能感知与路侧感知的融合,为列车提供路口行人与接近列车的实时冲突检测、速度诱导等功能,形成有轨电车从区间到路口的全方位感知能力,提升路口通过效率,降低冲突风险,有效提升运营安全性。
当日,专家组登乘试车线及正线见证了测距标定和行人检测、行人闯轨行区告警、绿化带藏人告警、路口侵限告警、非标物体告警、站台人员提示、路口远距离感知、路口横向车流提示八大场景的成果演示。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团队总体测试成果汇报,包括系统应用背景、功能及架构、关键技术及测试方案等。本项目通过在苏州有轨试车线及苏州有轨1号线正线分别验证了验证系统各项基础感知功能及性能指标、验证系统在实际运营场景下的车地综合感知能力,并进行了初步的人机协同试验(全功能试用)。
富欣智控总经理吴昊对项目应用情况做了总结。课题研究目的是为解决运营实际问题,通过传感器、通信、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构建辅助驾驶系统,具有障碍物识别、危险提醒、车路协同控制等功能,实现提升运营安全、提高运行效率的目标。通过课题一系列研究及试验,数据结果证明系统性能指标符合要求,课题组将认真落实各位专家给出的优化建议,进一步优化系统,为系统工程化运用做好准备。同时,公司会全力做好课题成果工程化应用。

专家组成员审阅了《苏州有轨电车车地综合感知系统方案、测试验收汇报》及《苏州有轨电车车地综合感知系统测试报告》,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项目提供的验收资料完整,满足任务书的要求,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项目成果具有可实施性,可推广应用。

未来,富欣智控从运营管理的需求和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出发,继续吸收业界先进感知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探索新型传感器和AI设备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持续提升综合智能感知能力,提高路口通过效率。同时,加强与行业内外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自动驾驶创新技术,加快智能技术深度推广应用,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助力有轨电车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