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旧闻】北京2008残奥会昨晚盛大开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7日07:34 长江商报 昨日,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 新华社图 国家主席胡锦涛、国际残奥会主席克雷文出席 笑脸、欢呼、焰火、掌声、人浪……北京2008残奥会开幕式伴随着无数个欢快的元素,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成功举行。本届残奥会开幕式历时近三个小时,其中文艺演出分为三个篇章:空间的旅行、时间的旅行和生命的旅行,香港著名歌手刘德华携手韩红深情演唱了主题歌《和梦一起飞》。 五个不同肤色的孩子在天安门前举起倒计时牌——60、50、40、30、20……时间就这样有节奏地“迈”入国家体育场“鸟巢”,在距离北京2008残奥会开幕的最后10秒钟,全场观众随着“鸟巢”上空焰火打出的倒计时数字图像,齐声报出闪现的10个数字。 昨晚8点,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正式开始,国家主席胡锦涛、国际残奥会主席克雷文共同出席。和以往的开幕式程序不同,为了便于残疾人运动员观看表演或参与互动,北京2008残奥会首先进行运动员入场仪式,然后才是文艺表演。共有148个国家和地区的名字出现在本届开幕式,是残奥会历史上参加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多的一届。 其实早在下午6点半左右,“鸟巢”内已是相当热闹。湖北黄石市肢残歌手李莉和多才多艺的盲人歌手杨光在垫场演出中完美演绎了男女声二重唱《欢聚北京》,此外,她还和其他残疾人歌手及香港著名歌星刘德华共同演唱《Every one is NO.1》等歌曲。 随后杨澜、吴大维、濮存昕等主持人也登上舞台,引导现场观众在开幕式不同环节中如何使用看台座椅上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小道具。由于文艺表演下篇中的节目需要,吴大维、濮存昕还和现场观众一起练习模仿青蛙、海鸥的叫声,十分可爱。 本报记者 彭磊 周玥廷 发自北京 旗手:独臂“泳王”王晓福 昨晚,独臂“泳王”王晓福作为旗手,高擎五星红旗引领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入场。 王晓福1988年出生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一个普通家庭,现为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生。王晓福曾在雅典残奥会上夺得3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并同时刷新三项世界纪录。 王晓福6岁时被高压电击中,造成右上肢截肢。2001年开始参加残疾人游泳训练。 旗手王晓福引领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入场。 新华社发 主火炬手侯斌: 感受生命艰难求索 一寸又一寸上升,当残疾人运动员、第七棒火炬手侯斌拉动手中的绳索,艰难却坚定地“飞”向火炬塔,每一寸,他的心灵在升华,每一寸,人们的眼中溢满泪水却面带笑容。 在昨晚举行的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在最激动人心的点火环节,由残疾人田径运动员侯斌以一种最为震撼人心的方式,独自拉紧绳索攀升到主火炬台底部,并点燃了残奥会主火炬台。残奥圣火点燃的刹那,全场沸腾欢声雷动,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被全球媒体聚焦的北京残奥会主火炬台圣火点燃的时刻终于到来。在经过残疾人击剑运动员金晶、游泳运动员武云虎、田径运动员张宏伟、举重运动员张海东、田径运动员孙长亭和平亚丽的手手相传后,残疾人田径选手侯斌的出现引爆了全场的最高潮。 乘坐在轮椅上的侯斌高擎着手中被点燃的“祥云”火炬,向观众展示后,将火炬安置在轮椅特殊的支架上,自己拉紧绳索,牵动着自己和所乘坐的轮椅缓缓向上攀升。火焰不时炙烤着他的脸庞,但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坚毅的神色,坚持着继续向上攀升。不少观众随着侯斌每一次拉紧绳索而高喊:“侯斌!加油!” 在全场数万观众的欢呼和助威声中,侯斌缓缓的上升到位于场地上空的主火炬台下。他举起“祥云”火炬,点燃位于主火炬台下方的引火装置,霎时火焰形成了一条火龙盘旋而上,点燃了北京残奥会的主火炬台。 北京残奥会以这样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诠释者残奥会的价值理念,诠释着坚毅与勇敢的精神。现场观众也被侯斌的点火深深感染着。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数字趣解开幕式 1 北京残奥会与北京奥运会拥有共同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是北京奥组委筹办残奥会的目标。 3 国际残奥委会新会徽由红、蓝、绿三个扇叶组成。象征国际残奥委会的目标“为残奥会运动员取得杰出的运动成就创造条件,激励和鼓舞世界”。 40 开幕式上空的钢索总重量达40吨,钢丝绳总长度达55公里,安装31台威亚设备,帮助演员完成高空表演。 72 开幕式中心舞台“白玉盘”,象征着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它的直径达72米,重达1000吨,可升高隆起至5米。开幕式表演的主要内容都将在“白玉盘”上进行。 98 开幕式音乐总共时长为98分21秒,由三位作曲家创作完成。录制共花费180小时。 750 750名演员用750双灵动的手,在小舞台形成的“蓝色海面”上,展现海燕、天鹅自由飞翔的壮丽景象。 2000 2000名可爱的小演员表演的卡通舞蹈,通过青蛙、海鸥、牛、鸭四种动物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宇宙生命的聚会。 4934 开幕式文艺表演共有服装13款4934套。 据新华社 ◇现场 八旬老太五年来首次出门 为了提前感受残奥会开幕式气氛,家住北京和平里的姚嵬女士一家四口下午四点就动身出发。“拿到四张票很不容易”,姚嵬女士感慨道,“有三张票是好不容易买的,要不是一个朋友临时生病不来,把票让给我,还凑不全四张。” 由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太紧张,姚嵬女士想跟家人来“鸟巢”一起看开幕式的愿望落空了,不过,她一直通过各种渠道来订残奥会开幕式的门票。因为在她心里一直有个心愿,带着80岁的老母亲来看看雄伟的国家体育场“鸟巢”。由于年事已高,姚女士的母亲已经四五年没有出过门了,对于北京这些年的变化,老母亲也只能通过电视和报纸来了解。 昨天上午,姚女士确定能拿到四张票后,才把去鸟巢看开幕式的消息告诉老母亲。老人听说能去“鸟巢”看开幕式后,高兴得很,尽管姚女士的家离 “鸟巢”并不算远,可一家人还是提前4个小时出来。 台湾观众感叹祖国强大 垫场演出还没开始,来自台湾的林进兴和与他同行的26个朋友已经来到“鸟巢”的内场。 他们都需要轮椅代步。不过,在进入“鸟巢”的整个过程,没有谁感到不方便,“我们在安检口就没有花多少时间,因为工作人员考虑到轮椅本身是金属的,没有使用金属探测器,而仅是用目测和手进行了检查。” 林进兴第一次来北京是在1992年,八年后他又来过一次北京。这是他的第三次北京之旅,也是感想最多的一次:“北京的变化真的太大了,十六年前哪有这么多高楼大厦啊……我感觉到了祖国的强大。” 让林进兴印象最深刻的,还有国人对残疾人士的关爱。“昨天我们去了故宫博物院,其实我前两次也去过,但里面很多地方都到不了,必须要人帮忙抬上抬下才行,可这次完全不用了,那儿添了不少无障碍通道和升降机,我们自己想去哪里都行!”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 均据特派北京记者 周玥廷 彭磊 ◇手记 我们共处同一个世界 北京进入了一年中最佳的季节。凉爽的秋夜,首先给北京2008残奥会开幕式起了一个好头。 虽然已经现场感受过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无与伦比,可在昨天清晨睁开眼睛那一刻,心依然充满激动、期待。总导演张艺谋之前说:“这个晚上,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赞美你们(残疾人运动员)。”到了现场,我不得不由衷地佩服张艺谋的预估能力,他猜准的不仅是工作人员、演员的心,还包括在场的九万观众的真实情感。 当然,预测一般都是可寻根的。张艺谋真正吃准的是残疾人多才多艺后的那份坚强。郎朗可以在开幕式上弹奏出天籁之音,盲人金元辉指尖弹奏出的音符则与四季美景交相辉映,更加自然;地震小英雄林浩能够与姚明一起高举五星红旗,为中国健儿、为北京奥运会加油助威,在四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左腿的李月则用更加坚强向世人展示了永不停跳的舞步;体操王子李宁为点燃主火炬勇于在“鸟巢”上空行走一圈,侯斌则更实在,他没有漂亮的转体,只是默默地向上攀爬,最终他同样点燃了这支矗立在“鸟巢”上空的主火炬......这一切,在开幕式前,张艺谋无疑看得最多,已烙入心底。 也有一些张艺谋没看到的精彩。由于场内的地面大面积铺有地毯,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场后有个运动员的轮椅由于地毯的摩擦力过大,不小心翻了,随行的志愿者赶紧上前搀扶她,而其他运动员纷纷停住了“脚步”,有序地在原地等待,就此避免了一场极有可能出现的“追尾”事件;而在《节日》的表演中,做倒立动作时一个小演员姿势不对提前跪在了地上,这时,就在距离他不到5米的残疾人运动员不但没有露出嘲笑的表情,还使劲地鼓掌为他们加油.....这一些,细心的观众都看在眼里。 我们常提到和谐。可往往对这个词语理解不够生动,不过昨晚看到坐在轮椅上的国际残奥会主席克雷文,和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并行,共同走进“鸟巢”场地中央时,我想这个镜头可以是对“和谐”的一次很好诠释。克雷文说:“在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十二天当中,你将会发现,那些你本以为存在于世上的差别其实远非那么明显。你们将会看到我们共处同一个世界。”其实不用十二天那么长,在昨晚的三个小时,我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 胡锦涛为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据新华社电昨日中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宴会,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欢迎前来出席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国际贵宾。 胡锦涛在祝酒词中指出,通过参与残奥会,各国残疾人运动员展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感受欢乐、友谊、梦想、成功,实现挑战自我、追求生命价值的目标。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激励着残疾人和健全人在世界大家庭中相互交融,共享社会权利,共建和谐世界。 汤涛率团观摩开幕式 本报北京专电(特派记者 彭磊 周玥廷)昨晚,北京2008残奥会隆重开幕。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汤涛率领的省残奥观摩代表团成员共37人,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看台上观摩了精彩纷呈的北京2008残奥会开幕式。 9月5日晚,省委常委、副省长汤涛率我省残奥观摩代表团一行37人登上了北上的火车,代表团成员主要由省政府及各地市州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组成。代表团于昨日上午抵京,此行的目的是感受北京残奥气氛,为我省残奥健儿加油鼓劲。来自省残联的代表表示:“希望我省游泳名将何军权能超越雅典残奥会勇夺四金的成绩,同时也期待省内其他运动员能在北京残奥会上取得佳绩。” 三镇残疾朋友关注残奥会开幕式 本报讯(记者 望隽 实习生 龚妍 通讯员 张国旗)北京残奥会昨晚揭开大幕,精彩绝伦的演出在给人以强烈震撼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示出残疾人为梦想勇于追求、自强不息的精神。昨日,武汉三镇的残疾朋友们,也用他们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迎接这一盛事的到来。 新合社区:特地准备56吋大彩电 昨晚,近50位残疾朋友相聚在硚口区宗关街新合社区,共同等待残奥会开幕式的开始。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观看开幕式,社区还特地准备了一台56吋的超大彩电。 晚上8点,残奥会开幕式终于在鸟巢拉开帷幕。当看到手语舞蹈《星星,你好》的华彩乐章时,拄着双拐赶来观看的、44岁的刘珍娥眼眶湿润了:“大家对残奥会都蛮期待的,因为这是我们残疾人的奥运会!” 盲人朋友:坐在电脑前“听”奥运 如果眼睛看不见,那该怎样欣赏残奥会开幕式?家住武昌的武汉市盲人协会副主席袁明晞有自己的好方法:“听”奥运。 尽管双目失明,无法亲眼从电视上目睹宏大的残奥会开幕式,但这并不太妨碍袁明晞领略这一盛事的美丽。昨晚,她在电脑上同时打开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网页,通过聆听解说,来欣赏开幕式的精彩。 由于电台的解说相比电视更为详细,袁明晞更倾向于收听电台的直播。同时,读大学的女儿也在她身边一起观看残奥会开幕式,当女儿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片段,也会为妈妈进行“现场解说”。 “残奥会开幕式真的太美了!”袁明晞高兴地说,听着解说,一幅有着温暖的震撼的画卷在她脑海里徐徐展开——感受着这种激情,她心中的奥运圣火也被点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