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封神:请不要做中国的指环王

2023-07-19 12:33 作者:嘻哈裙  | 我要投稿

一切要从五年前的一张海报说起:当年我就是被《封神》的水墨风概念海报骗进来的。

那个时候我对导演乌尔善的印象是2015年上映的《寻龙诀》。《寻龙诀》可以说是目前盗墓题材的国产电影中拍得最好的一部了,所以大家对于乌尔善的新作还是抱有很高的期待值。而且《封神》这部电影号称投资三十个亿,要做“中国的《指环王》”,更是把饼画得非常大。与之同期拍摄的是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郭帆自己也说自己这里简直是个小作坊,很羡慕隔壁《封神》剧组能实现电影工业化。

不巧的是,《封神》从2017年开始选新人训练再到三部曲连续拍摄,已经花了不少时间,拍完以后还由于各种原因没能上映。在此期间,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是2017年《战狼2》对打某古偶电影并大爆,已经充分说明了观众对于以往众星云集+烂剧本的国产商业片的厌弃,国产商业片终于走回拼质量的正路;另一方面是《流浪地球》拉高了观众对于国产科幻和电脑特效水平的期待,还有《刺杀小说家》等电影也对国内电脑特效行业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就像刚才所提到的,这部电影压了好几年,有一些东西可能会落后了;更重要的是,按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国产古装魔幻巨制”就是烂片代名词了,比如《封神传奇》、《长城》、《阿修罗》、《图兰朵》,观众还愿不愿意走进电影院去看一部这种题材的电影还未可知。因此在《封神》定档之前,我始终抱着“主动降低期待值”的想法,甚至看了一遍《封神传奇》先给垫个底。

那么,在《流浪地球》第二部都上映了之后才姗姗来迟的《封神第一部》真的能“封神”吗?

为了避免《阿修罗》上映三天后撤档从此再无机会看到它有多烂的吃瓜惨案再次发生,我果断买了点映场的票,第一时间前往影院审判。

点映场送了海报;书是N年之前看的

在影评正文之前先上结论:7分(10分制),有瑕疵但能看,属于完成度较高的商业片。


剧情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影视剧作品,都是“剧本为王”,剧情稀碎其他东西再好也是镶金边的朽木,无法支撑起整部作品。说实在的,《封神》的剧本着实不太能让人放心,剧本顾问是外国人,编剧的代表作是《赤狐书生》和《画皮2》。最终呈现出来的剧情还是合格的,对原著的改编不少但仍然逻辑自洽,能把故事讲明白,比起很多影视作品前面弯弯绕绕铺垫了一大堆最后却潦草结束甚至看不明白还是好很多了。

(警告!以下涉及剧透!拒绝剧透请跳到下一PART特效)

《封神》电影主要改编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和宋元时期话本《武王伐纣平话》。按官方说法,第一部剧情大概到《封神演义》前33回,但电影的结尾彩蛋中才出现了闻太师回朝和姜太公钓鱼,大概只有前22回和第26回妲己设计害比干的内容,主要讲纣王殷寿残暴无道,各种大战和斗法都还没开始。预计第二部的剧情应该是讨伐西岐,第三部就是武王伐纣了。经过改编后,电影叙事上分三条线:封神榜现世和寻找天下共主的主题线索,纣王残暴无道商朝灭亡,以及姬发大男主的成长。

封神榜是整个故事的第一明线,电影在这里进行了设定上的改变,《封神演义》中没有寻找天下共主拯救苍生这么一回事,封神榜是收集商周战争中战死者的名册然后给他们封神到天上打工的。个人感觉这样改是为了把三线合一并把故事整体往人间的方向倾斜,按原著的意思,天下的纷争不过都是当了神仙派系打架的工具人而已。

相应的第二条线,殷商灭亡也进行了很大的改动。《封神演义》里写的是昏庸无能的纣王亵渎女娲,女娲用招妖幡招来轩辕坟三妖加快殷商灭亡进程,昏庸无能的纣王什么都听信妲己的;在电影里则改编成了纣王是真正的心狠手辣暴戾无情,一心只爱权力,妲己也从狐媚惑主的背锅工具人改成了和纣王互利互惠的奶妈工具人。电影里还给纣王加了一个pua大师的人设,忽悠了各地诸侯送来的质子都给他卖命。当初大家还在吐槽“逃番”、要半退圈六旬老人费翔承担一切,其实他的戏份真挺多的,人设也很完整。

第三条线是大男主姬发的成长线,这条线有一个非常标准的大男主剧情:弑父。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如果一个孩子要成为一个成年人,那么是要踩着一个成年人的尸体才能完成这段成长之路的。”弑父情节不仅是字面意思,更是精神上打破对父权的崇拜,摆脱被统治、被支配的枷锁,争取独立自主、建立自我的过程。这部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弑父情节:开头的冀州大战就开始讲父子对立,接着就是帝乙被长子刺杀,纣王殷寿让四方诸侯的质子手刃生父,姬昌预言纣王将亡于血亲之手,纣王让姬发杀姬昌……

有趣的是,弑父情节与传统的儒家思想“天地君亲师“、三纲五常中君臣父子的关系是完全相悖的。所以在电影中纣王一直在批判弑父、借此走上权力巅峰、巩固地位,另一边他自己却又是帝乙遇刺的真正凶手,还把祖宗十八代的排位都烧了,显得极为讽刺。这里甚至还有一点小巧思,问斩殷郊时,背景音审判着殷郊弑父,另一边姬发正按纣王的要求杀了姬昌、提头来见纣王。

大男主姬发和纣王之子殷郊在第一部中已经开始走上弑父之路,他们已经认识到纣王的虚伪和无情,对他的崇拜已经完全破碎,后面两部将会完成这一过程。姬发大男主剧情大家都很熟悉了,任用贤明、推翻暴君统治;关于殷郊的剧情,电影提到了纣王将亡于血亲之手以及殷郊为母报仇反遭杀身之祸,明显是选择了《武王伐纣平话》的剧情人设来进行改编的,这在过往的影视作品中呈现得比较少。

电影的三条线设计上是很清晰的,讲故事的能力方面也没有问题,但也只是停留在这个水平了,离制作方想要的那个高度还是有一定距离的。首先是没有特别出彩的剧情点,看完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我认真回忆一个印象特别深刻的片段或者说向大家介绍、推荐其中某一段,却发现我是真说不出来。

开头的冀州大战情绪刚拉起来就结束了,可以理解,毕竟刚开始;但是中间一长串文戏过后,到结局才有比较剧烈的打斗,倒也不是拖沓,两个多小时剧情还是挺满的,就是缺了一点爆发力,高潮没起来,可以再展开一些,节奏把控还可以更好。

电影中的一些桥段甚至非常老套,比如说主角光环跳崖必不会死,就一部电影里还搞了两回,还有百分百被听到的大声密谋……还有,可能受限于电影时长,部分剧情有点跳,例如雷震子刚才还是个孩子呢,怎么突然就长这么大了,也没交代为什么。

 

特效

制作方大吹特吹的特效啊,水军狂喊炸裂的特效啊,我只感受到了诈骗(bushi)。电影中特效的整体水平位于第一梯队,但是具体来说真的是参差不齐。很多大场面的特效做得都还不错,看得出来是花了钱的。第一部出场的人物中,基本只有杨戬、哪吒、申公豹展现了法术,法术的特效做得也还行。在彩蛋中出现的闻太师坐骑以及四个巨人做得还可以,或许是最近才做完的?

饕餮做得还可以

但有些确实是五毛特效、页游水平:长大后的雷震子救姬昌和放雷电那一段远景镜头,CG感很重,画面渲染得连周围的真人都变得很假,反而是雷震子的怼脸镜头效果还好点;昆仑的玉虚宫简直给我看笑了,86版西游记放干冰都比这有仙气;有一个镜头从鹿台楼梯透视进去汤池,《眷思量》即视感。

去电影院看的雷震子真就是这么假啊!
你猜哪个是投资几十亿的电影?

关于之前争议很大的九尾狐建模问题,我专门盯着看了,实际呈现效果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建模的争议。

九尾狐的特效做出来是白色半透明的魂体,而且每次出场都飞得很快,看不清它的细节。只有一个在宗庙里被赶出妲己身体的镜头能看到它本质还是有争议的“九奶狐“。

 

演员演技

全员演技没有问题,但美国纣王和俄罗斯妲己的口音真的很奇怪。这个问题其实在预告里就能感受到了,两位演员看着还是不出戏的,但一开口就能听出来不是土生土长中国人的感觉,其实他们的中文发音很标准,就是腔调和咬字不太对劲。

老一辈的演员一如既往的发挥稳定。黄渤演的姜子牙是全片唯一喜剧人,不同于以往影视作品中仙风道骨的形象,这次的形象倒有点原著《封神演义》里被老婆嫌弃的糟老头子的感觉了。李雪健饰演的姬昌吃肉饼那里的爆发力,以及游街那一段的悲戚都让人很感动,可能是有字幕的原因,我并不觉得李雪健的声带问题影响到台词以及角色的完成。王洛勇饰演的比干虽然出场不多,经典的“空心菜“桥段也改没了,却依旧不影响一位忠君爱国的托孤老臣形象的塑造。

年轻一辈的演员都是新人,参考乌尔善在《寻龙诀》中把ab都拍得能拿(史上最水的)百花女配奖的水平,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西伯侯质子姬发的演员于适,电影里是质子里最帅的一个,表演中规中矩,人物形象可能是太典型的正派男主了,不出彩。另外三个质子,有一个我连名字和脸都没记清楚就盒饭了,另外两个质子一个正一个反,反正气质上能区分了。纣王之子殷郊由陈牧驰饰演,他的长相演费翔和袁泉儿子还挺有说服力的,戏份比姬发的更大起大落,我的评价是挺敢做表情的幸好也没太崩。乌尔善选人的时候说要找阳刚之气的,确实都是肌肉男,酒池肉林的“肉”都由这群质子和费翔承担了。

怎么说呢,我觉得内娱都该这样卷起来,也有人觉得太油了

最后吐槽一下妲己,俄罗斯妲己但是蒙古族,脸和妆造弄得挺东方的,比混血贵妃看着还好点。但是乌尔善是不是拿着周迅演的小唯对演员说“照着演“了?很难评价她的演技,因为她演的不是妲己而是周迅。

 

美术道具音乐

电影的美术设计、道具场景以及音乐都挺用心的,最后字幕出来好长好长的工作人员名单也能感受到这一点——不过《阿修罗》也说自己是制作精良呢。很多东方仙侠和魔幻题材都是东方故事配西幻画风,所以看之前还是比较担心画风会不会太西幻的问题。

实际电影给我的观感还是很东方的,城市和宫殿都是很标准的东方建筑,没有罗马风,户外场景是中国的景观风貌,整体很写实。

这个场景真的不错

比较拉跨的是服装,之前有看过制作方发出来的服装设计概念图,和成品完全两个感觉。

概念图是这个画风的……

一个问题在于纹饰设计太满,过满则溢,中国传统美学是讲究留白的。更大的问题在于衣服材质,概念图里的衣服材质垂坠感很好,层层叠叠也不会臃肿,再配合大放量就很有古代气息。实际成品的材质过于硬了,是西欧宫廷风那种挺阔的感觉。

实际衣服是这个样子的……

只有昆仑玉虚宫那一段,人人都有鼓风机吹动衣服,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姜子牙接封神榜时袖子有点半透明质感,再随风流动起来,感觉就对了。另外,妲己跳舞的衣服和造型比较倭,全片就她的造型不中式,果然是在复刻小唯。

镜头语言方面,我认为全片最佳是结尾男主姬发骑马回西岐那一段:白马从麦田中穿过,朝阳从远山上升起,他奔向阔别已久的故乡,整个场景都写着希望。西岐的色调偏黄,与色调灰暗的朝歌形成对比,一个是温暖、充满生气的家乡,一个是残酷无情、充满压迫的人间地狱。

有一些片段拍得很微妙。电影开头有一个雪花飘落到人眼睛上的镜头,看着我特别想笑,因为上一个要在眼睛上P雪花的是张翰(详见张翰指导《东八区的先生》的后期制作的视频),如果我是导演,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之后一定连夜把这段改了。

有没有人能get到啊!

又比如说纣王击鼓、妲己跳舞那一段又像鬼片又像在搞什么性暗示,更离奇的是妲己跳完舞,外面开始下雨,她就跑到室外淋雨发疯,完全不知道想表达什么。还有姜王后走进汤池和妲己对峙那一段,感觉《画皮2》有一段差不多的。

音乐方面,我的感觉是很合适,很适配场景。像我前面提到的姬发回西岐那一段,音乐就配得很好,悠扬的笛声说尽思乡之情,后面磅礴的交响乐进一步情绪高潮拉起来。登基大典的音乐也很不错,沉重的鼓声和低声唱词,搭配笙箫一类比较高音的乐器,既有来自远古的神秘气息,又能感受到这是中国传统的民乐。

如果要挑刺的话,我觉得就和这部电影整体感觉一样,缺一个爆点,比如说我在看《铃芽之旅》的时候,东京上空蚓厄出现的场景配乐就非常让人震撼,会让我想要马上去搜索这首曲子。《封神》里的大场面并不少,却少了一个特别突出特别惊艳的配乐,确实有点可惜。

 

请不要做中国的指环王

我对这部电影最大的差评就是一边说要做中国的神话史诗一边说要做中国的《指环王》,在我看来就不该提《指环王》,就像国产手机厂商逢发布会必提苹果,只能说明现在还是苹果手机卖得最好,真超越了它那还用拉出来对标吗。同理,把《封神》拿来对标《指环王》,只能说明追逐的对象还是《指环王》——这可是二十年前的电影,超越了我会觉得时代在进步这都很正常,超越不了就更惨了,有相似地方我会先入为主觉得都是模仿,模仿者又怎能后来居上呢?

举个例子,杨戬和哪吒冲出宫殿后,杨戬踩着门板滑下宫殿外的台阶,一眼幻视莱戈拉斯,但你能打过原版吗,明显不能。

杨戬冲出宫殿之后请注意他的脚下有一块门板
接下来的动作几乎一样,也是踩着板子滑下楼梯

又比如祭台建筑工地,一眼幻视萨鲁曼大搞工业革命,而且是不是太超出商朝生产力水平了。

区别不就是一个地上一个地下

还有一些人设,是不是也能在《指环王》中找到对应的人物呢?比如说姬发和阿拉贡,姜子牙和甘道夫,申公豹和萨鲁曼,杨戬和莱戈拉斯,哪吒和金雳……说真的,人物配置大差不差很正常,但是你一拿来对比,就特别容易让人联想起来。甚至于开头在大雪中进行的冀州大战,原著并未提到下雪,商代的气候远比现在温暖,雪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权力的游戏》,这一联想,你就比不过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自己作品质量有信心的,就没有必要去蹭前人的热度。做中国版XXX也好,超越XXX也好,都不如做自己最好。

 

总评

《封神第一部》是合格甚至优秀的商业片,但能不能做成功的商业片,尚未可知。不过不管成不成功。电影的讨论度确实很高,目前的repo两极分化很严重,夸炸裂的,骂难看的,就是没有中间的,不过黑红也是红,流量时代最怕无人在意。既如此,也希望明年有机会看到做得更好的第二部吧。


封神:请不要做中国的指环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